一种气体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892发布日期:2019-10-19 03:3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电厂碳捕集装置多采用化学吸收法,即通过化学吸收剂在吸收塔中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形成富含二氧化碳的富液;除去二氧化碳的尾气经吸收塔顶部的烟气出口送入大气中。富液在解吸塔中解吸,生成高浓度二氧化碳,经冷却压缩后制成液态二氧化碳。

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检修与实验阶段,在解吸塔中解吸生成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可能不会经压缩制成液态二氧化碳,而是直接排放至大气中,此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高,由于二氧化碳具有一定毒性,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太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例如,影响动物呼吸,甚至造成动物窒息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排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排放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吸收塔和输气管;

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检修孔,所述输气管通过所述检修孔进入所述吸收塔内;

所述输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部的第一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垂直于所述吸收塔塔身轴线的第一子管路和平行于所述吸收塔塔身轴线的第二子管路,所述第一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子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子管路的出口朝向所述吸收塔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子管路与所述吸收塔塔身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包括设置在塔顶的弧形通道,所述弧形通道顶端开口,所述第二子管路靠近所述弧形通道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弧形通道相匹配的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检修孔的挡板;

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输气管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吸收塔内。

进一步的,若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多个检修孔,所述输气管穿过的检修孔为最靠近所述吸收塔顶端的检修孔。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外部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气体排放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吸收塔和输气管;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检修孔,所述输气管通过所述检修孔进入所述吸收塔内;所述输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部的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垂直于所述吸收塔塔身轴线的第一子管路和平行于所述吸收塔塔身轴线的第二子管路,所述第一子管路与所述第二子管路连接。输入管用于输送高浓度气体。例如二氧化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通过输气管进入到吸收塔内部,与吸收塔内部的净化气体相混合,获得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吸收塔的顶端开口排放到吸收塔外。这样,排放到吸收塔外的混合气体由于混入了净化气体,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排放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排放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吸收塔1和输气管;

所述吸收塔1上设置有检修孔3,所述输气管通过所述检修孔3进入所述吸收塔1内;

所述输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塔1内部的第一管路2;

所述第一管路2包括垂直于所述吸收塔1塔身轴线的第一子管路21和平行于所述吸收塔1塔身轴线的第二子管路22,所述第一子管路21与所述第二子管路22连接。

具体的,输入管用于输送高浓度气体。例如二氧化碳,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通过输气管进入到吸收塔1内部,与吸收塔1内部的净化气体相混合,获得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吸收塔1的顶端开口排放到吸收塔1外。净化气体可为氦气。混合气体中包括净化气体和二氧化碳,这样,排放到吸收塔1外的混合气体由于混入了净化气体,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所述输气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收塔1外部的第二管路5,所述第一管路2与所述第二管路5连接。第一管路2沿着吸收塔1塔身设置,从吸收塔1塔身底部向上延伸,直到与第一管路2连接。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通过第二管路5沿吸收塔1从下往上输送。所述第二子管路22的出口朝向所述吸收塔1的顶端,便于二氧化碳在与净化气混合后,通过吸收塔1的顶端开口排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通过输气管运输,稳定可靠。

所述第二子管路22与所述吸收塔1塔身轴线重合,这可以使得第二子管路22位于吸收塔1塔身的正中间位置处,可使得从第二子管路22的出口输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吸收塔1中的净化气体混合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1包括设置在塔顶的弧形通道11,所述弧形通道11顶端开口,所述第二子管路22靠近所述弧形通道11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弧形通道11相匹配的弧形。

第二子管路22靠近弧形通道11的一端可具有与弧形通道11相匹配的弧形,例如,具有与弧形通道11相同或相似的弧形,以使得从第二子管路22的出口输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吸收塔1中的净化气体能有效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1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检修孔3的挡板4;所述挡板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输气管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吸收塔1内。

检修孔3上设置有挡板4,正常情况下,挡板4是关闭的,以保证吸收塔1内部密封,当需要检修时,挡板4打开,检修人员通过检修孔3进入到吸收塔1内部进行检修。在本实施例中,输气管通过检修孔3上的通孔进入到吸收塔1内部,可以避免对吸收塔1塔身的破坏,以有效保障吸收塔1塔身的密封性。并且,在挡板4上开孔的难度远远小于在吸收塔1塔身上开孔的难度,降低了工艺复杂性。

进一步的,若所述吸收塔1上设置有多个检修孔,所述输气管穿过的检修孔为最靠近所述吸收塔1顶端的检修孔。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净化气体的密度大,输气管穿过最靠近吸收塔1顶端的检修孔进入到吸收塔1内部,这样,可使得从输气管输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吸收塔1顶端排出至吸收塔1内,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密度大,会往吸收塔1底端的方向移动,而净化气体由于密度小,会向吸收塔1塔顶的方向移动,这样,可使得二氧化碳气体与净化气体充分混合,使得气体混合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的气体排放装置,将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与净化气体混合后排放,避免了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富集于地面附近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气体排放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实用价值。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气体排放装置在检修和实验时稳定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佳;使用的输气管尺寸较小,输送距离短,有利于现场施工作业;在吸收塔1的检修孔3(即人孔)上进行开孔作业,施工简便易行,并且不会破坏吸收塔1塔身的结构,保证了吸收塔1塔身的完整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