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4903发布日期:2020-02-18 13:5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面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动带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粘合剂将上传输层和尼龙骨架、尼龙骨架和下摩擦层粘结起来。目前,大部分用于传动带的上胶工序通常采用单面涂覆,在生产过程中,工序多、工时长。涂覆过程中确保被涂覆片材平整性和涂覆均匀性至关重要,而片材的在涂覆过程中的平整性直接影响涂覆的均匀性,涂覆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上胶(胶粘剂)量。由于胶粘剂对片材的化学腐蚀性,如果局部上胶量过多,测破坏片材的力学性能,如果上胶量过少,则带来片材间粘合力不足,引起传动带层间脱层。传统的涂胶机组在保证涂覆均匀性的同时,只能单面涂覆,效率低下。

公告号为cn2084947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涂胶机,该双面涂胶机包括第一涂胶机构、第二涂胶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二涂胶机构位于第一涂胶机构的上方,且第一涂胶机构与第二涂胶机构之间形成涂胶通道;驱动机构与第一涂胶机构和第二涂胶机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涂胶机构向第一方向转动以涂覆胶体至材料的第一面、以及驱动第二涂胶机构向第二方向转动以涂覆胶体至材料的第二面,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第一面和第二面为材料的相反的两侧面。该涂胶机虽可以实现双面涂胶,但无法对涂胶面的涂胶宽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且上述发明专利的第二涂胶机构仅通过出胶管和上滚筒即完成了对上涂胶面的涂胶,无法确切的保证涂胶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涂胶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双面涂胶,且能有效的控制涂胶宽度和涂胶厚度,进一步提高涂胶面的涂胶均匀性。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包括支架、上涂胶机构、下涂胶机构,所述上涂胶机构和所述下涂胶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在所述上涂胶机构和下涂胶机构之间形成涂胶通道;所述下涂胶机构包括下胶水槽和下涂胶辊,所述下涂胶辊置于所述支架的下侧,在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一升降机构,所述下胶水槽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下胶水槽位于下涂胶辊的下方,所述下胶水槽为上开口槽,所述下胶水槽内盛有胶水,通过调节升降机构可以调节所述下涂胶辊与所述胶水槽内液面的距离;所述上涂胶机构包括上胶斗、转移辊和上涂胶辊,所述上胶斗通过立柱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上涂胶辊位于所述涂胶通道的上方,在所述上胶斗和上涂胶辊之间设有一转移辊,且所述转移辊与所述上涂胶辊的辊面相接触;所述上胶斗的底部开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朝向所述转移辊;所述上涂胶辊为驱动辊。

优选的,在所述出胶口处还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在所述调节阀的下方设有滴胶管,所述滴胶管通过三通管接头设在所述调节阀的下端,在所述滴胶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滴胶孔,所述滴胶管可以通过三通管接头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旋转。

优选的,所述滴胶孔的中心轴线设置为水平方向。

优选的,所述滴胶孔间的距离为3-6cm。

优选的,所述滴胶孔间的距离为4.5cm。

优选的,在所述上涂胶辊和下涂胶辊的辊面上均开设有连续的网格纹。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双面涂胶装置,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下涂胶机构的下胶水槽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下涂胶辊与胶水槽内液面的距离,即可实现下涂胶辊的辊面始终能与胶水槽内的胶水直接接触;

(2)所述上涂胶机构包括上胶斗、转移辊和上涂胶辊,所述上胶斗内的胶水通过底部出胶口滴落至所述转移辊上,并通过转移辊的转动将胶水均匀涂抹到上涂胶辊上,从而进一步确保上涂胶面涂胶的均匀性;

(3)在上胶斗的出胶口处通过设置可水平旋转的滴胶管,可调整滴落宽度,控制涂胶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上胶斗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上胶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滴胶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1、支架;2、上涂胶机构;3、下涂胶机构;4、带体;5、导向辊;6、主辊;

11、升降机构;

21、上胶斗;22、转移辊;23、上涂胶辊;

211、通孔;212、出胶口;213、调节阀;214、滴胶管;215三通管接头;216、滴胶孔;217、立柱;

31、下胶水槽;32、下涂胶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包括支架1、上涂胶机构2、下涂胶机构3,所述上涂胶机构2和所述下涂胶机构3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1的上部和下部,在所述上涂胶机构2和下涂胶机构3之间形成涂胶通道;所述下涂胶机构3包括下胶水槽31和下涂胶辊32,所述下涂胶辊32置于所述支架1的下侧,在所述支架1的下端设有一升降机构11,所述下胶水槽31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11上,所述下胶水槽31位于下涂胶辊32的下方,所述下胶水槽31为上开口槽,所述下胶水槽31内盛有胶水,通过调节升降机构11可以调节所述下涂胶辊32与所述胶水槽内液面的距离;所述上涂胶机构2包括上胶斗21、转移辊22和下涂胶辊32,所述上胶斗21通过立柱217固定在所述支架1的顶端,所述下涂胶辊32位于所述涂胶通道的上方,在所述上胶斗21和上涂胶辊23之间设有一转移辊22,且所述转移辊22与所述下涂胶辊32的辊面相接触;所述上胶斗21的底部开有一通孔211,所述通孔211的下端设有出胶口212,所述出胶口212朝向所述转移辊22;所述上涂胶辊23为传动辊。

在所述上涂胶辊23和下涂胶辊32的辊面上均开设有连续的网格纹,所述网格纹的凹槽内能够储存一定量的胶水,进而可以使带体4的上下两面沾附更多的胶水。

为了控制上胶斗21出胶口212的出胶量和转移辊22的辊面上沾附的胶水量,使上涂胶辊23的辊面上能均匀沾附胶水,从而实现胶水均匀涂覆到位于所述涂胶通道的材料的上表面,如图4和5所示,在所述出胶口212处还设有调节阀213,在所述调节阀213的下方设有滴胶管214,所述滴胶管214通过三通管接头215设在所述调节阀213的下端,在所述滴胶管21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滴胶孔216,所述滴胶管214可以通过三通管接头215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旋转,从而可以调节滴胶管214在所述转移辊22上的投影宽度,调整滴落宽度,达到调整涂胶宽度的目的。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涂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在传动带的生产过程中,将用于涂覆的胶水注入所述上胶斗21和下胶水槽31内,并将待涂覆的带体4通过传动辊置于所述涂胶通道上,并将带体4按图6所示的方式在导向辊5和主辊6上,其中主辊6为传动辊,带体4在主辊6的牵引作用下沿箭头方向传送。根据带体4的涂覆宽度要求,选择合适宽度的下涂胶辊32并将下涂胶辊32放置于所述支架1下侧,调节升降机构11使所述下涂胶辊32的辊面与所述下胶水槽31内的胶水液面相接触,下涂胶辊32在带体4的运动作用下转动,在下涂胶辊32的辊面形成均匀的胶水膜;同时,水平旋转所述上胶斗21出胶口212处的滴胶管214,调整所述滴胶管214在转移辊22上的投影宽度至合适位置后,开启调节阀213并控制滴胶管214的滴胶量,滴胶管214内的胶水通过滴胶孔216滴落至转移辊22上,转移辊22在上涂胶辊23的传动作用下开始旋转,转移辊22上的胶水通过转移辊22和上涂胶辊23的挤压作用,在上涂胶辊的辊面上形成均匀的胶水膜。带体4在主辊6的牵引作用下,不断向前运动,通过传输通道时,上涂胶辊23和下涂胶辊32辊面上的胶水膜分别涂覆到带体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完成对对带体4的涂胶工序。随着带体4的涂覆数量增多,下胶水槽31内的胶水液面逐渐下移,通过调整升降机构11,即可实现下涂胶辊32的辊面上始终形成均匀的胶水膜,从而确保涂胶工序的连续性。

为了保证滴胶孔216胶水流出的连续性,所述滴胶孔216的中心轴线设置为水平方向,此时,上胶斗21内的胶水从出胶口212流至滴胶管214内并堆积在滴胶管214底部,当滴胶管214内的胶水积累到一定量时,胶水从滴胶孔216溢出,并在滴胶管214的外壁上形成连续的胶水膜,胶水膜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滴胶管214下方的转移辊22的辊面上,所述转移辊22在所述上涂胶辊23的驱动作用下发生旋转,转移辊22表面的胶水通过旋转转移至所述上涂胶辊23的辊面上,通过调节所述上胶斗21的调节阀213的大小,实现控制上涂胶辊23的辊面上的胶水厚度,从而实现对带体4上表面的均匀涂胶。

由于传送带生产中所使用的胶水一般黏度在350cps左右,为了使滴胶孔216处溢出的胶水能在滴胶管214的外壁上形成连续的胶水膜,所述滴胶孔216间的距离为3~6cm,优选为4.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11采用丝杆升降机构等常规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11调节下涂胶辊32与下胶水槽31内液面的距离,即可实现下涂胶辊32的辊面始终能与下胶水槽31内的胶水直接接触。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