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芯板及生物除臭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3924发布日期:2020-11-10 12:3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夹芯板及生物除臭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芯板及生物除臭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物箱体(用来除臭)大部分是由复合板制作的,复合板的结构是由外板(不锈钢板或玻璃钢)+中间钢骨架(不锈钢或碳钢)+保温层(岩棉或聚氨酯保温棉)+内板(均为玻璃钢板)构成,这种结构的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如下所示,骨架固定→外板与骨架采用玻璃纤维布糊接固定→铺设保温棉→铺设内板并临时固定→采用自攻钉将内板与骨架固定→采用玻璃纤维布将自攻钉进行糊接避免漏水(生物箱体内部会装填料并喷淋,箱体需密封不漏气不漏水)

上述结构的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内板与骨架的连接仅通过自攻钉来保证强度,当设备处于负压时,受力非常不利,强度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2、内板会存在很多钉眼,这些都给设备带来了漏水隐患,同时由于该设备尺寸过大,很多都是现场组装,此举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和科技感;3、此法等于是发原材料至现场组装,易受现场施工环境影响,导致安装周期加长;同时由于该设备的组装工艺需现场采用玻璃纤维布糊结,而此工艺受天气影响较大,当下雨天时无法施工,导致工期无法可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夹芯板及生物除臭箱体。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芯板,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框架及保温块,所述第一平板及第二平板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两侧,且第一平板及第二平板均贴紧所述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卡口,所述保温块位于所述卡口内,所述保温块与所述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及框架粘接固定在一起,且保温块贴紧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及框架。

本方案所提供的夹芯板,利用粘结作用将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保温块及框架粘结在了一起,相对于螺栓固定的方法,不会在第一平板及第二平板上留下钉眼,连接强度更高,不存在漏水隐患,耐压强度更高,施工组装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第二平板包括若干层玻璃纤维布及树脂,所述玻璃纤维布叠合在一起,玻璃纤维布之间通过树脂粘结,且框架与第一平板之间通过玻璃纤维布及树脂粘结在一起。

在上述结构中,相当于每块保温块被玻璃纤维布包裹住了,且由于第二平板自身是由玻璃纤维布及树脂占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这样相当于保温块与第二平板一体成型,同时由于树脂的粘接作用,实际上将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粘结固定在了一起。所以这样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的粘接强度更高,其耐负压能力更强。

一种制备夹芯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框架放置在第一平板上,且使框架处于贴紧第一平板的状态;

s2,将若干块独立的玻璃纤维布各自放在框架的卡口内,且将玻璃纤维布与框架及第一平板粘结在一起;

具体操作时先在玻璃纤维布的表面涂抹一层树脂,然后再将玻璃纤维布放进卡口内,利用树脂的粘接作用,将玻璃纤维布与框架的边缘及第一平板粘接在一起。

s3,将保温块卡在框架的卡口内,使得部分玻璃纤维布被夹紧在框架与保温块及第一平板与保温块之间;

在保温块的夹紧作用以及树脂的粘接作用下,可以使得玻璃纤维布与框架及第一平板贴得更紧。

s4,将玻璃纤维布未被框架、保温块及第一平板夹住的部分贴紧到保温块的表面;

s5,利用树脂将若干层玻璃纤维布贴紧到保温块及框架上,玻璃纤维布盖住保温块及框架。

步骤s3与s4的作用相当于将保温块与第二平板一体成型,在一体成型的基础上相当于再将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粘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框架为“田”字状的框架,所述卡口为四边形的卡口,所述保温块为四边形的保温块。

四边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温块不会发生变形。

可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布通过树脂与所述框架及第一平板粘结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板为不锈钢材质的平板或玻璃钢材质的平板。

一种生物除臭箱体,包括喷淋设备、加湿设备及除臭风机,还包括夹芯板,所述夹芯板配合在一起形成了箱子,所述喷淋设备设置在箱子内,所述加湿设备置于箱子外,所述除臭风机设置于箱子外,所述除臭风机用于排出箱子内的气体。

加湿设备是用来保证箱子内填料的湿度的,而喷淋设备是用来喷水的,喷水的作用是吸附有机物气体(臭气)及部分颗粒物的,除臭风机的作用是排除箱子内的气体(已经经过除臭处理)。

可选的,还包括排气筒,所述排气筒通过支架固定在箱子上,且排气筒位于箱子外,所述排气筒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除臭风机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循环水箱及加湿水箱,所述循环水箱通过循环喷淋系统及循环水泵与所述喷淋设备相接,所述加湿水箱通过加湿循环系统及加湿水泵与所述加湿设备相接。

为了监测循环水箱内的水质状况,在循环水箱上设置ph计;同时为了保证循环水箱内的水位保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在循环水箱上安装液位开关,同时为了实时监测循环水箱内的温度,在循环水箱内安装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还包括给水管路及排水管路,所述给水管路及排水管路均安装在箱子上,且给水管路与排水管路均与箱子内的空间联通。

给水管路的的作用是整个箱子供水,而排水管路的作用是排出箱子内的积水。

上述生物箱体中安装有诸多电气设备,为了协调控制上述电气设备,在箱子上安装控制柜,将诸多电气设备的开关统一安装到控制柜上以便于控制电气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粘结作用将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保温块及框架粘结在了一起,相对于螺栓固定的方法,不会在第一平板及第二平板上留下钉眼,连接强度更高,不存在漏水隐患,耐压强度更高,施工组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夹芯板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生物除臭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生物除臭箱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箱子,2、喷淋设备,3、夹芯板,301、框架,30101、卡口,302、第一平板,303、玻璃纤维布,304、保温块,401、循环水箱,402、加湿水箱,5、除臭风机,6、循环水泵,7、加湿水泵,8、连接管路,9、排气筒,10、温度传感器,11、ph计,12、液位开关,13、加热器,14、循环喷淋系统,15、加湿循环系统,16、给水管路,17、排水管路,18、控制柜,19、不锈钢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夹芯板3,包括第一平板302、第二平板、框架301及保温块304,第一平板302及第二平板分别设置在框架301的两侧,且第一平板302及第二平板均贴紧框架301,框架301内设置有卡口30101,保温块304位于卡口30101内,保温块304与第一平板302、第二平板及框架301粘接固定在一起,且保温块304贴紧第一平板302、第二平板及框架301。

本方案所提供的夹芯板3,利用粘结作用将第一平板302、第二平板、保温块304及框架301粘结在了一起,相对于螺栓固定的方法,不会在第一平板302及第二平板上留下钉眼,连接强度更高,不存在漏水隐患,耐压强度更高,施工组装方便快捷。

如附图1所示,第二平板包括若干层玻璃纤维布303及树脂,玻璃纤维布303叠合在一起,玻璃纤维布303之间通过树脂粘结,且框架301与第一平板302之间通过玻璃纤维布303及树脂粘结在一起。

在上述结构中,相当于每块保温块304被玻璃纤维布303包裹住了,且由于第二平板自身是由玻璃纤维布303及树脂占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这样相当于保温块304与第二平板一体成型,同时由于树脂的粘接作用,实际上将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302粘结固定在了一起。所以这样第一平板302与第二平板的粘接强度更高,其耐负压能力更强。

参看附图1,一种制备夹芯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框架301放置在第一平板302上,且使框架301处于贴紧第一平板302的状态;

s2,将若干块独立的玻璃纤维布303各自放在框架301的卡口30101内,且将玻璃纤维布303与框架301及第一平板302粘结在一起;

具体操作时先在玻璃纤维布303的表面涂抹一层树脂,然后再将玻璃纤维布303放进卡口30101内,利用树脂的粘接作用,将玻璃纤维布303与框架301的边缘及第一平板302粘接在一起。

s3,将保温块304卡在框架301的卡口30101内,使得部分玻璃纤维布303被夹紧在框架301与保温块304及第一平板302与保温块304之间;

在保温块304的夹紧作用以及树脂的粘接作用下,可以使得玻璃纤维布303与框架301及第一平板302贴得更紧。

s4,将玻璃纤维布303未被框架301、保温块304及第一平板302夹住的部分贴紧到保温块304的表面;

s5,利用树脂将若干层玻璃纤维布303贴紧到保温块304及框架301上,玻璃纤维布303盖住保温块304及框架301。

步骤s3与s4的作用相当于将保温块304与第二平板一体成型,在一体成型的基础上相当于再将第二平板与第一平板302粘接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框架301为“田”字状的框架301,卡口30101为四边形的卡口30101,保温块304为四边形的保温块304。

四边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温块304不会发生变形。

如附图1所示,玻璃纤维布303通过树脂与框架301及第一平板302粘结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第一平板302为不锈钢材质的平板或玻璃钢材质的平板。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生物除臭箱体,包括喷淋设备2、加湿设备及除臭风机5,还包括夹芯板3,夹芯板3配合在一起形成了箱子1,

外喷淋设备2设置在箱子1内,加湿设备设置在箱子1外,除臭风机5设置在箱子1外,除臭风机5用于排出箱子1内的气体。

加湿设备是用来保证箱子1内的填料的湿度的,而喷淋设备2是用来喷水的,喷水的作用是吸附有机物气体(臭气)及部分颗粒物的,除臭风机5的作用是排除箱子1内的气体(已经经过除臭处理)。

如附图2及3所示,还包括排气筒9,排气筒9通过支架固定在箱子1上,且排气筒9位于箱子1外,排气筒9通过连接管路8与除臭风机5相连接。

如附图2及3所示,还包括循环水箱401及加湿水箱402,循环水箱401通过循环喷淋系统14及循环水泵6与喷淋设备2相接,加湿水箱402通过加湿循环系统15及加湿水泵7与加湿设备相接。

为了监测循环水箱401内的水质状况,在循环水箱401上设置ph计11;同时为了保证循环水箱401内的水位保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在循环水箱401上安装液位开关12,同时为了实时监测循环水箱401内的温度,在循环水箱401内安装温度传感器10。循环水箱401与加湿水箱402均安装有加热器13。

如附图2及3所示,还包括给水管路16及排水管路17,给水管路16及排水管路17均安装在箱子1上,且给水管路16与排水管路17均与箱子1内的空间联通。

给水管路16的的作用是整个箱子1供水,而排水管路17的作用是排出箱子1内的积水。参看附图2,为了便于检修箱子上的设备,进一步在箱子1的外壁上安装不锈钢爬梯19。

上述生物箱体中安装有诸多电气设备,为了协调控制上述电气设备,在箱子1上安装控制柜18,将诸多电气设备的开关统一安装到控制柜18上以便于控制电气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