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1225发布日期:2021-02-09 17:3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0003]
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焚烧发电,由于秸秆密度小、体积大、极不便于运输和利用,要使秸秆充分燃烧,就必须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主要处理手段就是破碎。
[0004]
秸秆破碎需要使用破碎机,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一些秸秆破碎机,一般是双辊破碎,为了防止秸秆捆直接掉落到破碎辊卡死破碎辊导致电机憋死,一般将两个并列的破碎辊相互错开,端部相互交错,避免秸秆捆直接将两个破碎辊卡死,而且一般是使用直接出料,即在破碎仓内设置延伸至外部的传送带进行出料,但是传送带会在破碎机边缘位置产生弯折,需要使用压板压紧皮带,使其贴紧辊轴,导致秸秆容易在弯曲处堵塞,影响正常出料,并且会造成设备长度过长,占地面积较大,并且现有的破碎机的破碎轴高度固定,使得与秸秆的接触面积固定,不能满足不同种类秸秆的破碎需要,容易出现无法充分破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秸秆破碎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秸秆破碎装置一般将两个并列的破碎辊相互错开,端部相互交错,传送带会在破碎机边缘位置产生弯折,需要使用压板压紧皮带,使其贴紧辊轴,导致秸秆容易在弯曲处堵塞,影响正常出料,并且会造成设备长度过长,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秸秆破碎装置,包括一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前端为设备腔,所述机箱内腔的后端为破碎腔,所述设备腔的内腔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破碎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破碎轴相互对称的第二破碎轴,所述第一破碎轴和所述第二破碎轴均位于所述破碎腔内,所述第一破碎轴和所述第二破碎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一破碎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破碎轴的两端分别对应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破碎腔的内腔水平设置有一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顶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破碎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板表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破碎轴相适配的第一通槽和与所述第二破碎轴相适配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通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与所述第二支撑环相互错开,所述接料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之间设置有切刀,所述破碎腔外部的上方设置有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贯通所述破碎腔的顶部延
伸至所述破碎腔的内部,所述进料斗的底端位于所述接料板的上方,所述破碎腔内壁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一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破碎腔的外部,所述箱体后端设置有一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外端的下方。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一固定环,所述破碎腔的顶部竖向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上边缘与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接触。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腔内设置有一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固定环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内壁的底部横向设置有拨料杆。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腔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该秸秆破碎装置,通过设置二级出料结构,使用两个传送带配合出料,传送带不会出现弯折,不需要使用压板压紧皮带,从而避免了秸秆在弯曲处堵塞导致无法出料,使得出料更加顺畅,将两个破碎辊对称设置,缩短了设备的整体长度,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在接料板上设置两个支撑环,在秸秆捆落下时,对秸秆捆进行支撑,使秸秆捆可以与破碎辊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触同时避免秸秆捆直接掉落在破碎辊上将破碎辊卡死,保证在两个破碎辊并列设置的情况下不会卡死,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提高了破碎效率。
[0014]
(2)、该秸秆破碎装置,通过设置可以升降的接料板,可以改变接料板的高度,从而调整破碎辊的顶部伸出至接料板上方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秸秆选择不同的高度,使得设备可以破碎各种秸秆,避免破碎辊伸出量过低导致无法拉扯秸秆进行破碎,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实用性更强,可以保证对不同秸秆的破碎效率。
[0015]
(3)、该秸秆破碎装置,通过设置可升降的接料板,控制伸缩杆伸缩,调整接料板的高度,从而调整第一破碎轴和第二破碎轴伸出至接料板上方的高度,从而调整凸齿与秸秆捆的接触面积,使得凸齿可以充分与秸秆接触将秸秆扯下进行破碎,而又不会拉扯过多秸秆导致破碎不充分,可以满足不同种类秸秆的破碎需求,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箱与接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俯视图。
[0021]
图中:1-机箱、2-设备腔、3-破碎腔、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一传动轴、7-第二传动轴、8-第一破碎轴、9-第二破碎轴、10-接料板、11
-ꢀ
第一通槽、12-第二通槽、13-第一支撑环、14-第二支撑环、15-伸缩杆、16
-ꢀ
切刀、17-进料斗、18-第一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20-万向轮、21-第三电机、22-主动轮、23-固定环、24-传动链、25-支撑板、26-支撑轮、27-上盖、 28-支撑腿、29-拨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破碎装置,包括一机箱1,机箱1内腔的前端为设备腔2,机箱1内腔的后端为破碎腔3,设备腔2的内腔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 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破碎轴8,第二传动轴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破碎轴8相互对称的第二破碎轴9,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均位于破碎腔3内,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破碎轴8 的两端与第二破碎轴9的两端分别对应处于同一平面内。
[0024]
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规格、尺寸相同,相互对称并列设置,第一电机4工作带动第一破碎轴8转动,第二电动5工作带动第二破碎轴9转动,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凸齿,拉扯秸秆转动进行破碎。
[0025]
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对称并列设置,使得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的总长度只为一个破碎轴的长度,缩短了设备的尺寸,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0026]
破碎腔3的内腔水平设置有一接料板10,接料板10的顶部竖向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顶端与破碎腔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接料板10 表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与第一破碎轴8相适配的第一通槽11和与第二破碎轴 9相适配的第二通槽12。
[0027]
第一破碎轴8的上部通过第一通槽11延伸至接料板11上方一定距离,第二破碎轴9的上部通过第二通槽12延伸至接料板10上方一定距离,秸秆捆落下时掉落至接料板10上,与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的上表面接触,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表面的凸齿拉扯秸秆进行破碎。
[0028]
由于不同的秸秆纤维结构、强度不同,当凸齿伸出高度较低,与某些秸秆接触面积较小时,凸齿无法将秸秆扯开拉扯秸秆进行破碎,设备会处于空转状态,当凸齿伸出过多时,拉扯秸秆量过多会导致无法对秸秆进行充分破碎,破碎效果不好。
[0029]
根据不同的秸秆种类,控制伸缩杆15伸缩,调整接料板10的高度,从而调整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伸出至接料板10上方的高度,从而调整凸齿与秸秆捆的接触面积,使得凸齿可以充分与秸秆接触将秸秆扯下进行破碎,而又不会拉扯过多秸秆导致破碎不充分,可以满足不同种类秸秆的破碎需求,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0030]
第一通槽11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环13,第二通槽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环14,第一支撑环13与第二支撑环14相互错开,接料板10的上表面位于第一通槽11和第二通槽12之间设置有切刀16。
[0031]
第一支撑环13位于第一破碎轴8的上方,第二支撑环14位于第二破碎轴9的上方,当秸秆落到接料板10上时,由第一支撑环13和第二支撑环14 进行一定支撑,使秸秆捆倾斜与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接触,不会完全砸在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上将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卡死,避免设备憋死导致电机损坏,同时可以正常进行破碎,设备的稳定性更强。
[0032]
如图4所示,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的外侧经上方向内侧转动,表面的凸齿与秸秆捆接触,将秸秆捆扯开,将秸秆拉扯下来随凸齿同步转动,当凸齿带动秸秆转动至与切刀16对应的位置时,凸齿携带的秸秆与切刀16 接触,同时受到凸齿的拉扯,实现切割破碎。
[0033]
破碎腔3外部的上方设置有一进料斗17,进料斗17的底端贯通破碎腔3 的顶部延伸至破碎腔3的内部,进料斗17的底端位于接料板10的上方。进料斗17内壁的底部横向设置有拨料杆29。
[0034]
进料斗17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一固定环23,破碎腔3的顶部竖向设置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支撑轮26,支撑轮26的上边缘与固定环23的下表面接触。
[0035]
设备腔2内设置有一第三电机21,第三电机2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主动轮22,主动轮22与固定环23通过传动链24传动连接。
[0036]
第三电机21工作,带动主动轮22转动,通过传动链24带动固定环23 转动,从而带动进料斗17整体转动,转动时,固定环23所在的平面与支撑轮26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固定环23的下表面与支撑轮26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带动支撑轮26转动,固定环23与支撑轮26相互独立转动,同时产生相对运动,支撑轮26对固定环23进行支撑,同时使得固定环23和进料斗17 可以自由转动。
[0037]
将秸秆捆投入进料斗17内,秸秆捆向下掉落至接料板10上,由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进行拉扯、破碎,第三电机21工作带动进料斗17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的拨料杆29转动,对秸秆捆进行拨动,使得秸秆捆多角度与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接触,保证秸秆捆可以被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上的凸块拉扯破碎,避免秸秆捆固定不动导致与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接触不充分无法进行破碎的情况。
[0038]
破碎腔3内壁的底部水平设置有一第一传送带18,第一传送带18的后端延伸至破碎腔3的外部,箱体1后端设置有一第二传送带19,第二传送带19 的前端位于第一传送带18外端的下方。
[0039]
破碎后的秸秆经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8输送到破碎腔3外部,掉落至第二传送带19的前端,经第二传送带19向外输送,实现二级出料,避免了现有的单个传送带出料,容易在弯折处产生堵塞的情况,使得处理更加顺畅,同时缩短了设备的长度,更便于运输。
[0040]
第二传送带19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0。便于对第二传送带19的位置进行调整。
[0041]
设备腔2的顶部设置有上盖27,可以打开上盖27对设备腔2内的设备进行检修。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8。
[0042]
工作时,将秸秆捆投入进料斗17内,秸秆捆向下掉落至接料板10上,由第一支撑环13和第二支撑环14进行一定支撑,使秸秆捆倾斜与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接触,第一电机4工作带动第一破碎轴8转动,第二电动5工作带动第二破碎轴9转动,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上的凸块与秸秆捆接触,将秸秆捆扯开,秸秆随凸块转动,当凸齿带动秸秆转动至与切刀16对应的位置时,凸齿携带的秸秆与切刀16接触,同时受到凸齿的拉扯,实现切割破碎,第三电机21工作带动进料斗17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的拨料杆19转动,对秸秆捆进行拨动,使得秸秆捆多角度与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接触,保证秸秆捆可以被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上的凸块拉扯破碎,破碎后的秸秆随第一破碎轴8和第二破碎轴9转动至下方,掉落至第一传送带18上,秸秆经水平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8输送到破碎腔3外部,掉落至
第二传送带19的前端,经第二传送带19向外输送,实现二级出料,避免了现有的单个传送带出料,容易在弯折处产生堵塞的情况,使得处理更加顺畅,同时缩短了设备的长度,更便于运输。
[00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