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8947发布日期:2021-01-15 1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出风口;

多个第一过滤部,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部呈矩形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或,多个所述第一过滤部呈多排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相邻两排所述第一过滤部交错布置;

多个第二过滤部,多个所述第二过滤部呈矩形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过滤部呈多排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相邻两排所述第二过滤部交错布置;所述第二过滤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过滤部的高度;

吸风部,所述吸风部软连接于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部和所述第二过滤部均为筒状结构,且所述筒状结构的顶部为开口端,底部为封闭端;

所述筒状结构包括呈网状的内筒,和套设于所述内筒外部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截面形状为锯齿状环形和/或波浪状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清灰机构,所述第一清灰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清理积聚在所述第一过滤部上的灰尘;

第二清灰机构,所述第二清灰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清理积聚在所述第二过滤部上的灰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灰机构和所述第二清灰机构均包括储气罐和多个管路;

多个所述管路并排布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且分别与每排所述第一过滤部或每排所述第二过滤部相对;

多个所述管路分别通过控制阀与所述储气罐连通;

每个所述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喷嘴,每个所述喷嘴与每个所述第一过滤部或每个所述第二过滤部的顶部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灰机构的至少一个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二清灰机构的至少一个所述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清灰机构的喷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清灰机构的喷嘴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压力值;

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于发出提示信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提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反馈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提示模块发出所述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灰机构和所述第二清灰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清灰按钮;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清灰按钮和所述控制阀连接;

当所述清灰按钮被触发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阀开启,所述储气罐内的气体进入所述管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卸灰机构,所述卸灰机构包括多个连接件和多个柔性板;

多个所述连接件并排布置且排满于所述本体的整个底部,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与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柔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柔性板位于所述空隙处;

当所述吸风部启动时,所述柔性板的另一端在负压作用下向上运动,封堵所述空隙;当所述吸风部关闭时,所述柔性板的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垂落,打开所述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板体结构,所述板体结构上靠近所述本体底部的一端为弯折端,所述弯折端具有两个相对且向下倾斜的倾斜表面;

所述柔性板的一端与所述倾斜表面连接;

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柔性板的另一端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滤部连接有第一防静电保护部;每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滤部连接有第二防静电保护部;

所述矿用除尘装置还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本体和所述吸风部设置于所述运输平台上;

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腔体所在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腔体所在的部分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除尘装置,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除尘效果,同时避免对底板造成破坏,以及对煤矿巷道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矿用除尘装置包括本体,其内部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和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出风口;多个第一过滤部,呈矩形阵列排布于第一腔体内,和/或,多个第一过滤部呈多排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相邻两排第一过滤部交错布置;多个第二过滤部,呈矩形阵列排布于第二腔体内,和/或,多个第二过滤部呈多排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相邻两排第二过滤部交错布置;第二过滤部的高度小于第一过滤部的高度;吸风部,软连接于出风口。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泷;项杰;李楠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