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8907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刷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设计一种刷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金属板材在加工、存放和运输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刷油,现有技术的刷油工具有刷油不均匀或者浪费油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刷油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刷油装置,包括:油箱部分、渗透部分及毛刷部分,所述渗透部分设置在所述油箱部分的下部,所述油箱部分上表面连接有手柄,且所述油箱部分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加油孔,所述渗透部分的下端设置成弧形部,且粘合有所述毛刷部分,所述渗透部分内部设置有渗油管,所述渗油管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渗油管的内径为I?3毫米,所述渗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箱部分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毛刷部分,所述毛刷部分的厚度为2?4厘米。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省油效果好、刷油均匀的刷油装置。
[0006]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刷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刷油装置100,包括:油箱部分1、渗透部分2及毛刷部分3,所述渗透部分2设置在所述油箱部分I的下部,所述油箱部分I上表面连接有手柄4,且所述油箱部分I的上端面还开设有加油孔5,所述渗透部分2的下端设置成弧形部,且粘合有所述毛刷部分3,所述渗透部分2内部设置有渗油管6,所述渗油管6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渗油管6的内径为I?3毫米,所述渗油管6的一端与所述油箱油箱部分I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毛刷部分3,所述毛刷部分3的厚度为2?4厘米。
[0009]结合图1,本发明是一种省油效果好、刷油均匀的刷油装置。
[001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部分、渗透部分及毛刷部分,所述渗透部分设置在所述油箱部分的下部,所述油箱部分上端面连接有手柄,且所述油箱部分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加油孔,所述渗透部分的下端设置成弧形部,且粘合有所述毛刷部分,所述渗透部分内部设置有渗油管,所述渗油管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渗油管的内径为I?3毫米,所述渗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箱部分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毛刷部分,所述毛刷部分的厚度为2?4厘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刷油装置,包括:油箱部分、渗透部分及毛刷部分,所述渗透部分设置在所述油箱部分的下部,所述油箱部分上端面连接有手柄,且所述油箱部分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加油孔,所述渗透部分的下端设置成弧形部,且粘合有所述毛刷部分,所述渗透部分内部设置有渗油管,所述渗油管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渗油管的内径为1~3毫米,所述渗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箱部分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毛刷部分,所述毛刷部分的厚度为2~4厘米。本发明是一种省油效果好、刷油均匀的刷油装置。
【IPC分类】B05C1-06
【公开号】CN104707755
【申请号】CN201310673387
【发明人】杨雪峰
【申请人】重庆市永川区永锻机床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