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263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液搅拌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主要是靠人工干预,当反应温度升高后,通过循环水来保持恒温,但是有时,反应釜内的循环水大流量通过反应釜时,可能会造成温度的骤然降低,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所以现在市场上需要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带恒温调节装置的反应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以恒温调节的反应釜。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它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的两端为椭圆形封头,中部为横截面成圆形的结构,所述的釜体为双层的中空结构,所述的釜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的盘管为S型结构且均匀分布在釜体的四周,所述的盘管一端设置有进水口 A,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A,所述的盘管的底部每隔2-8cm开设有圆孔,所述的釜体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B,所述的进水口 B和进水口 A连接,所述的釜体下部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 B,所述的出水口 B和出水口 A连接,所述的釜体的上部设置有喷洒管,所述的釜体的中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的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架。
[0005]所述的支架数量为两个且结构相同。
[0006]所述的喷洒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头。
[0007]所述的搅拌器包括搅拌支架以及设置在搅拌支架一端的搅拌面板。
[0008]所述的搅拌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成上下关系分布在搅拌器的下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首先该反应釜具有恒温调节的作用,由于釜体为双层的中空结构,当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需要调节时,通过进水口 B向盘管的进水口 A注入水,由于盘管的底部设置有圆孔,水从盘管的圆孔流入釜体的中空结构内,由于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设置有圆孔,这样整个釜体均匀的缓慢的降温,直到反应釜需要的温度,然后水从出水口排出,这样形成了循环回路,也保证了整个固液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内进行,保证了反应的质量,其次反应需要的液体是通过喷头喷洒,这样加大了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再次釜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器,设置有两个搅拌支架,这样保证固液充分接触,也保证了整个釜体内无死角,充分搅拌均匀,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恒温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釜体2、椭圆形封头3、盘管4、进水口 A 5、出水口 A 6、圆孔7、进水口 B8、出水口 B 9、喷洒管10、搅拌器11、支架12、搅拌支架13、搅拌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3所示,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它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I的两端为椭圆形封头2,中部为横截面成圆形的结构,所述的釜体I为双层的中空结构,所述的釜体I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盘管3,所述的盘管3为S型结构且均匀分布在釜体I的四周,所述的盘管3 —端设置有进水口 A4,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A5,所述的盘管3的底部每隔2-8cm开设有圆孔6,所述的釜体I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B7,所述的进水口 B7和进水口 A4连接,所述的釜体I下部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 B8,所述的出水口 B8和出水口 A5连接,所述的釜体I的上部设置有喷洒管9,所述的釜体I的中部设置有搅拌器10,所述的釜体I底部设置有支架11。
[0017]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首先该反应釜具有恒温调节的作用,由于釜体为双层的中空结构,当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需要调节时,通过进水口 B向盘管的进水口 A注入水,由于盘管的底部设置有圆孔,水从盘管的圆孔流入釜体的中空结构内,由于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设置有圆孔,这样整个釜体均匀的缓慢的降温,直到反应釜需要的温度,然后水从出水口排出,这样形成了循环回路,也保证了整个固液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内进行,保证了反应的质量,其次反应需要的液体是通过喷管喷洒,这样加大了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再次釜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器,设置有两个搅拌支架,这样保证固液充分接触,也保证了整个釜体内无死角,充分搅拌均匀,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恒温调节的优点。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它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I的两端为椭圆形封头2,中部为横截面成圆形的结构,所述的釜体I为双层的中空结构,所述的釜体I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盘管3,所述的盘管3为S型结构且均匀分布在釜体I的四周,所述的盘管3 —端设置有进水口 A4,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A5,所述的盘管3的底部每隔2-8cm开设有圆孔6,所述的釜体I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B7,所述的进水口 B7和进水口 A4连接,所述的釜体I下部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 B8,所述的出水口 B8和出水口 A5连接,所述的釜体I的上部设置有喷洒管9,所述的釜体I的中部设置有搅拌器10,所述的釜体I底部设置有支架11。
[0020]所述的支架11数量为两个且结构相同。
[0021]所述的喷洒管9的末端设置有喷头。
[0022]所述的搅拌器10包括搅拌支架12以及设置在搅拌支架12 —端的搅拌面板13。
[0023]所述的搅拌支架12的数量为两个且成上下关系分布在搅拌器10的下部。
[0024]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首先该反应釜具有恒温调节的作用,由于釜体为双层的中空结构,当反应釜内的温度升高,需要调节时,通过进水口 B向盘管的进水口 A注入水,由于盘管的底部设置有圆孔,水从盘管的圆孔流入釜体的中空结构内,由于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设置有圆孔,这样整个釜体均匀的缓慢的降温,直到反应釜需要的温度,然后水从出水口排出,这样形成了循环回路,也保证了整个固液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内进行,保证了反应的质量,其次反应需要的液体是通过喷头喷洒,这样加大了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再次釜体内部设置有搅拌器,设置有两个搅拌支架,两个支架成上下关系,搅拌支架上安装有搅拌面板,这样增大了固液搅拌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釜内的固液搅拌更均匀,这样保证固液充分接触,也保证了整个釜体内无死角,充分搅拌均匀,整个反应釜设置有两个支架,保证了反应釜的稳定性,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恒温调节的优点。
【主权项】
1.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它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两端为椭圆形封头,中部为横截面成圆形的结构,所述的釜体为双层的中空结构,所述的釜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的盘管为S型结构且均匀分布在釜体的四周,所述的盘管一端设置有进水口 A,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A,所述的盘管的底部每隔2-8cm开设有圆孔,所述的釜体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B,所述的进水口 B和进水口 A连接,所述的釜体下部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B,所述的出水口 B和出水口 A连接,所述的釜体的上部设置有喷洒管,所述的釜体的中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的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数量为两个且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洒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包括搅拌支架以及设置在搅拌支架一端的搅拌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成上下关系分布在搅拌器的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恒温调节装置,它包括釜体,釜体的两端为椭圆形封头,中部为横截面成圆形的结构,釜体为双层的中空结构,釜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盘管,盘管成S型结构且均匀分布在釜体的四周,盘管一端设置有进水口A,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A,盘管的底部每隔2-8cm开设有圆孔,釜体上部设置有进水口B,进水口B和进水口A连接,釜体下部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B,出水口B和出水口A连接,釜体的上部设置有喷洒管,釜体的中部设置有搅拌器,釜体底部设置有支架,本实用新型先将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盘管内,再通过盘管上的圆孔将水均匀的流入釜体的中空结构内,这样对反应釜内部的温度调节,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保证反应釜的恒温。
【IPC分类】B01J19-18
【公开号】CN204320307
【申请号】CN201420808742
【发明人】祁灿林, 张卫勇
【申请人】新乡瑞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