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钛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229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钛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的钛材质的吸收塔,用于吸收工业生产中的硝酸废气并制备钠盐。
【背景技术】
[0002]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硝酸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0003]—种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碱液(主要是指氢氧化钠)对硝酸废气进行吸收并发生中和反应以获得硝酸钠盐,在处理废气的同时获得钠盐而一举两得。但现有的用于硝酸废气的吸收装备具有如下不足:
[0004]①硝酸废气进气口设置过低,一般进气口位置均低于碱液喷淋头位置,由于碱液与硝酸废气中和反应会生产钠盐,因此容易在进气口位置形成钠盐结晶而堵塞进气口 ;
[0005]②由于碱液喷淋后直接进入筒体内,因此虽然喷淋了大量碱液却不能对硝酸废气形成有效的完全吸收,从而造成吸收效率较低;
[0006]③常规的吸收设备分体式设置,占用空间比较大;
[0007]④由于硝酸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普通的钢材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造成严重腐蚀,因此需要采用更具有耐腐蚀性的材质制备关键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钛吸收塔,以提高硝酸废液的吸收效率。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种一体式钛吸收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封头、筒体及下封头,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法兰与所述上封头及下封头连接;
[0011]所述筒体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之间并列设置有位于所述筒体内的换热管;
[0012]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竖直的拉杆,且对应所述拉杆由上至下分布有相互错位的折流板;
[0013]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钛材分水头,所述钛材分水头的上端伸出至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钛材分水头的进液口高于所述上封头与筒体的连接面;
[0014]所述上封头设置有钛材喷淋头,以及对应所述钛材喷淋头的钛材弯管,所述钛材弯管的出气口位置高于所述钛材喷淋头的出液口位置。
[0015]其中,所述钛材弯管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以与所述钛材喷淋头的喷淋方向一致。
[0016]其中,位于所述上封头内的所述钛材分水头长度小于等于50mm。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钛吸收塔,其具有如下优点:
[0018]①一体式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0019]②直接接触硝酸废气的部位采用钛材,极大提高了相关部位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
[0020]③钛材分水头高于上封头与筒体的连接界面,因此可以在该处形成一定高度的积液,有利于对硝酸废气的进一步吸收,极大提高了吸收效果;
[0021]④硝酸废气的出气口高度高于喷淋头的出液口高度,因此不会在出气口位置形成钠盐结晶,不存在出气口堵塞状况,有效确保了钛吸收塔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体式钛吸收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数字表示:
[0025]11.下封头 12.筒体13.焊接法兰
[0026]14.管板15.换热管 16.拉杆
[0027]17.折流板 18.钛材分水头19.钛材弯管
[0028]20.钛材喷淋头21.上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钛吸收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封头21、筒体12及下封头11,筒体12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法兰13与上封头21及下封头11连接;筒体12的两端设置有管板14,管板14之间并列设置有位于筒体12内的换热管15用于对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进行换热降温;筒体12内还设置有竖直的拉杆16,且对应拉杆16由上至下分布有相互错位的折流板17以对筒体内液体形成有效折流并提供换热效率;
[0031]筒体12内还设置有钛材分水头18,钛材分水头18的上端伸出至上封头21内部,钛材分水头18的进液口高于上封头21与筒体12的连接面,通常,位于上封头21内的钛材分水头18长度小于等于50mm ;
[0032]上封头21设置有钛材喷淋头20,以及对应钛材喷淋头20的钛材弯管19,钛材弯管19的出气口位置高于钛材喷淋头20的出液口位置,且钛材弯管19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以与钛材喷淋头20的喷淋方向一致。
[0033]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直接接触硝酸废气的部位采用钛材,极大提高了相关部位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钛材分水头18高于上封头21与筒体12的连接界面,因此可以在该处形成一定高度的积液,有利于对硝酸废气的进一步吸收,极大提高了吸收效果;硝酸废气的出气口高度高于喷淋头的出液口高度,因此不会在出气口位置形成钠盐结晶,不存在出气口堵塞状况,有效确保了钛吸收塔的功效。
[00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一体式钛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封头、筒体及下封头,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法兰与所述上封头及下封头连接; 所述筒体的两端设置有管板,所述管板之间并列设置有位于所述筒体内的换热管; 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竖直的拉杆,且对应所述拉杆由上至下分布有相互错位的折流板; 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钛材分水头,所述钛材分水头的上端伸出至所述上封头内部,所述钛材分水头的进液口高于所述上封头与筒体的连接面; 所述上封头设置有钛材喷淋头,以及对应所述钛材喷淋头的钛材弯管,所述钛材弯管的出气口位置高于所述钛材喷淋头的出液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钛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材弯管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以与所述钛材喷淋头的喷淋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钛吸收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封头内的所述钛材分水头长度小于等于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钛吸收塔,包括通过焊接法兰连接的上封头、筒体及下封头;筒体内还设置有钛材分水头,钛材分水头的上端伸出至上封头内部,钛材分水头的进液口高于上封头与筒体的连接面;上封头设置有钛材喷淋头,以及对应钛材喷淋头的钛材弯管,钛材弯管的出气口位置高于钛材喷淋头的出液口位置。该实用新型一体式设计,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直接接触硝酸废气的部位采用钛材,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钛材分水头的设计可以形成一定高度的积液,极大提高了吸收效果;硝酸废气的出气口高度高于喷淋头的出液口高度,避免了钠盐结晶堵塞状况。
【IPC分类】B01D53/78, B01D53/54
【公开号】CN204891588
【申请号】CN201520662487
【发明人】胡文华
【申请人】苏州朗锐晟钛镍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