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012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筛分机。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的种子,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中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硬粒型玉米,华北地区多种植适于磨粉的马齿型玉米,品质次于硬粒型玉米。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玉米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玉米上玉米粒进行脱粒后,需要根据玉米粒大小进行筛分。现有技术分料多为工作人员人工用筛网筛分,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分料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筛分机,根据玉米粒大小进行筛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玉米筛分机,包括机壳、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所述机壳为圆筒形,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分别安装在机壳内部不同高度;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均为倾斜状,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朝向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筛网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筛网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三筛网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三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第二u型槽、第三u型槽分别延伸出机壳外侧所对应的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的筛孔大小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机壳底部设有设有粗料出口,所述机壳顶端设有入料口。

优选地,所述机壳内壁上设有防静电涂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槽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筛网两侧固定,所述第二u型槽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二筛网两侧固定,所述第三u型槽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三筛网两侧固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筛分机,将玉米从入料口倒入,玉米从入料口倒入,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的筛孔大小依次增大,玉米依次滑落到三个筛网上,使得玉米粒能够得到更细致的分拣,较小的玉米粒通过第一筛网掉入第一u型槽后从第一出料口出来,一般大小的玉米粒通过第二筛网掉入第二u型槽后从第二出料口出来,最大的玉米粒通过第三筛网掉入第三u型槽后从第三出料口出来,其余的粗料从粗料出口出来,实现了玉米粒的有序分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筛分机,包括机壳1、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所述机壳1为圆筒形,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分别安装在机壳1内部不同高度;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均为倾斜状,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朝向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筛网2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u型槽5,所述第二筛网3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u型槽6,所述第三筛网4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三u型槽7,所述第一u型槽5、第二u型槽6、第三u型槽7分别延伸出机壳1外侧所对应的第一出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第三出料口12。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的筛孔大小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设有粗料出口8,所述机壳1顶端设有入料口9。

优选地,所述机壳1内壁上设有防静电涂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筛网2两侧固定,所述第二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二筛网2两侧固定,所述第三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三筛网2两侧固定。

实施例2:

一种玉米筛分机,包括机壳1、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所述机壳1为圆筒形,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分别安装在机壳1内部不同高度;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均为倾斜状,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朝向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筛网2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u型槽5,所述第二筛网3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u型槽6,所述第三筛网4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三u型槽7,所述第一u型槽5、第二u型槽6、第三u型槽7分别延伸出机壳1外侧所对应的第一出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第三出料口12。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的筛孔大小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设有粗料出口8,所述机壳1顶端设有入料口9。

优选地,所述机壳1内壁上设有防静电涂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筛网2两侧固定,所述第二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二筛网2两侧固定,所述第三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三筛网2两侧固定。

优选地,所述防静电涂层包括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树脂35-43份、天然胶乳8-12份、氧化聚丙烯酯6-10份、丁二醇11-14份、改性石墨烯4-7份、三聚氰胺15-20份、防静电剂6-12份、防静电助剂1-3份、纳米金属化合物3-8份、抗氧剂0.1-0.5份、稳定剂0.3-0.8份、分散剂3-5份、增塑剂16-22份、流平剂2-4份、成膜助剂3-5份。

实施例3:

一种玉米筛分机,包括机壳1、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所述机壳1为圆筒形,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分别安装在机壳1内部不同高度;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均为倾斜状,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朝向均不相同,所述第一筛网2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u型槽5,所述第二筛网3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u型槽6,所述第三筛网4下方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三u型槽7,所述第一u型槽5、第二u型槽6、第三u型槽7分别延伸出机壳1外侧所对应的第一出料口10、第二出料口11、第三出料口12。

优选地,所述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第三筛网4的筛孔大小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设有粗料出口8,所述机壳1顶端设有入料口9。

优选地,所述机壳1内壁上设有防静电涂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筛网2两侧固定,所述第二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二筛网2两侧固定,所述第三u型槽5两侧向上延伸并与第三筛网2两侧固定。

优选地,所述防静电涂层包括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树脂35-43份、天然胶乳8-12份、氧化聚丙烯酯6-10份、丁二醇11-14份、改性石墨烯4-7份、三聚氰胺15-20份、防静电剂6-12份、防静电助剂1-3份、纳米金属化合物3-8份、抗氧剂0.1-0.5份、稳定剂0.3-0.8份、分散剂3-5份、增塑剂16-22份、流平剂2-4份、成膜助剂3-5份。

所述防静电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环氧丙烯酸树脂、天然胶乳、氧化聚丙烯酯、丁二醇、三聚氰胺、分散剂、成膜助剂投入反应釜搅拌混合,以1-2℃/min的升温速率至温度区间40-50℃,搅拌速度为110-135r/min,保温1-1.5h,得到溶液a;

s2、将改性石墨烯、纳米金属化合物混合研磨粉碎,用120-140目筛网过滤出料,得到物料b;

s3、将物料b投入到s1反应釜中所得的溶液a中,放置于超声波分散机中进行分散,超声波功率为220-250w,分散时间为5-10min,分散温度为55-67℃;

s4、将反应釜中的溶液升温至70-85℃,并加入防静电剂、防静电助剂、抗氧剂、稳定剂、增塑剂、流平剂,继续升温至90-95℃,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搅拌时间为25-30min,随后静置保温1-2h,随后过滤,得到涂料。

试验1

将实施例2、3制得的防静电涂层进行试验,并与市面普通防静电涂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1证明:该防静电涂层干燥快、耐冲击性好,涂层剥离强度高,甲醛含量低,对人体基本没有伤害,表面电阻值低,具有导电功能,可以泄放静电,防止灰尘聚集在筛分机机壳内部。

试验2

将实施例1、2、3制得的玉米筛分机进行试验,并与市面普通玉米筛分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2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筛分机使得玉米粒能够得到更细致的分拣,实现了玉米粒的有序分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