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焙烧填充料分离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40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焙烧填充料分离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是一种高能晶体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导电、导热、润滑、耐高温、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使其在高性能材料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石墨焙烧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石墨焙烧是将成型的块料放置于保护介质(填充料)中,一同放入匣钵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块料中的粘接剂焦化,使块料颗粒结合更加紧密的加工过程。其中填充料为碳素类的填料,砂或其他不发生反应的导热性好均匀的物料,这些填充料只起到导热的作用,不发生反应,可以回收再利用。但在出料后块料、填充料和粉尘混合在一起,分离困难,分离时的扬尘也会造成车间环境的污染,需要一种设备在无尘的条件下将块料和填充料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匣钵出料过程中块状料和颗粒填充料的分离以及除尘问题,提供一种石墨匣钵除尘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石墨焙烧填充料分离再利用装置,包括悬臂吊、翻转机构、振动筛、真空上料机和除尘器,所述悬臂吊的立柱固定在地面,横梁与立柱上部连接,横梁上设有用于升降并移动匣钵的电动葫芦,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振动筛斜上方,所述振动筛中部设有筛网,筛网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除尘器通过吸尘管将吸尘罩安装于振动筛的进料口上方,除尘器下部的积灰斗通过抽料管一与真空上料机连通,振动筛的出料口通过抽料管二与真空上料机连通,真空上料机下部设有出料口一,斜下方设有出料口二。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可拆卸安装,根据需要更换目数。

进一步的,所述抽料管一和抽料管二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还设有支架,真空上料机架设在支架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在石墨焙烧出料时及时对成品进行处理以达到分离粉尘、块状料和颗粒填充料的目的,实现了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分离出的块状料和填充料无需人工搬运,可直接从振动筛和真空上料机节的出料口放出,节省人工成本;对填充料进行分离再利用,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及时清除粉尘,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工人作业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悬臂吊,11-立柱,12-横梁,13-电动葫芦,2-翻转机构,3-振动筛,31-筛网,32-进料口,33-出料口三,4-真空上料机,41-抽料管一,42-抽料管二,43-出料口一,44-出料口二,5-除尘器,51-吸尘罩,52-吸尘管,53-积灰斗,6-阀门,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石墨焙烧填充料分离再利用装置,包括悬臂吊1、翻转机构2、振动筛3、真空上料机4和除尘器5,所述悬臂吊1的立柱11固定在地面,横梁12与立柱11上部连接,横梁12上设有用于升降并移动匣钵的电动葫芦13,所述翻转机构2设置在振动筛3斜上方,所述振动筛3中部设有筛网31,筛网上方设有进料口32,下方设有出料口三33,所述除尘器5通过吸尘管52将吸尘罩51安装于振动筛3的进料口32上方,除尘器5下部的积灰斗53通过抽料管一41与真空上料机4连通,振动筛3的出料口三33通过抽料管二42与真空上料机4连通,真空上料机4下部设有出料口一43,斜下方设有出料口二44。

石墨焙烧出料时,悬臂吊1将装有块料和填充料的匣钵吊起并移动到翻转机构2处,翻转机构2将匣钵反转,将匣钵中的块料和填充料倒入振动筛3中,振动筛3振动将块料和填充料筛分,填充料落入筛网31下方,块料被留在筛网上方,筛分时的粉尘通过吸尘罩51经52-吸尘管进入除尘器5并落入积灰斗53中,抽料管一41和抽料管二42分别将积灰斗53和出料口三33中的填充料吸入真空上料机4。在收取块料时,只需将筛网31拆卸,从出料口三33放出;在收取填充料时只需根据需要从真空上料机4的出料口一43和出料口二44放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筛网31可拆卸安装,根据需要更换目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料管一41和抽料管二42上设有阀门6。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支架7,真空上料机4架设在支架7上。方便装有匣钵的窑车从真空上料机4下方经过和取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