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丝引线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3971发布日期:2019-04-13 01:4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险丝引线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险丝引线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保险丝引线帽是保险丝的一个插件,如果引线松动或脱落会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整个电路的安全。现有的铆接工艺都存在无法完全避免引线松动或脱落,而其中内铆点不良是产生松动和脱落最直观的识别方法,但内铆点不良只能在加工后采用人工目视全检的方式来检出不良品。采用人工目视全检存在漏检的风险,生产效率不高,人工成本高的缺点。采用现有的标准化检测设备,需要进行改动才能适用于引线帽产品的检测,设备购置成本和改动成本高。

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检测效率高的保险丝引线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险丝引线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上料装置、分拣装置、检测装置、下料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上料装置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上部,所述分拣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料装置的右侧,并且与所述上料装置连接,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分拣装置的上方,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分拣装置的旁侧;所述分拣装置包括底架、伺服电机和转盘,所述底架通过定位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下部且动力输出端穿出底架的上方,所述转盘与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转盘的边缘处均布有若干个用于卡住产品的卡槽;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和CCD相机,所述调节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并且竖直向上延伸设置,调节支架的上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悬臂,所述悬臂伸至所述转盘的上方,所述CCD相机安装于所述悬臂的末端,且摄像头部分正对转盘的表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输送导轨和直线振动器,所述振动盘固定安装与工作台的上部,所述输送导轨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的边缘部分接触,所述直线振动器的下部固定连接工作台的上部,上部托住所述输送导轨的下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导轨与振动盘连接的一端设有助力气嘴,所述助力气嘴沿着输送导轨送料的方向吹气;所述输送导轨的旁侧设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计算产品数量的红外线探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次品料盘、次品导槽、良品料盘、良品导槽和下料气嘴,所述次品导槽和良品导槽沿着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处,次品料盘和良品料盘对应设置在所述次品导槽和良品导槽的下方,所述下料气嘴设置在转盘的上方,并且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对着次品导槽和良品导槽处吹气,将经过检测的产品吹落到对应的下料位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的边缘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检漏感应器,所述检漏感应器设置于所述上料装置之前,用于检测是否有经过检测的产品没有吹落到料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整个检测过程从上料到下料都是自动化,无需人工检测,检测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另外整体结构简单,相对于市面上的标准检测设备而言更加适合用于保险丝的检测,而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保险丝引线帽检测装置4,包括工作台1,还包括上料装置2、分拣装置3、检测装置4、下料装置5和控制系统6,所述上料装置2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部,所述分拣装置3设置在所述上料装置2的右侧,并且与所述上料装置2连接,所述检测装置4设置在所述分拣装置3的上方,所述下料装置5设置在所述分拣装置3的旁侧;所述分拣装置3包括底架31、伺服电机32和转盘33,所述底架31通过定位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32安装于所述底架31的下部且动力输出端穿出底架31的上方,所述转盘33与所述伺服电机32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转盘33的边缘处均布有若干个用于卡住产品的卡槽331;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调节支架41和CCD相机42,所述调节支架41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1并且竖直向上延伸设置,调节支架41的上部设有与之滑动连接,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悬臂43,所述悬臂43伸至所述转盘33的上方,所述CCD相机42安装于所述悬臂43的末端,且摄像头部分正对转盘33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振动盘21、输送导轨22和直线振动器23,所述振动盘21固定安装与工作台1的上部,所述输送导轨22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21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盘33的边缘部分接触,所述直线振动器23的下部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上部,上部托住所述输送导轨22的下部。

上料装置2选用选用振动盘21与直线振动器23的组合,由于保险丝引线帽的下端会伸出一根细长的铁丝,输送时容易卡料,采用上述结构后,上料装置2的上料效果更好,物料输送过程更加流畅,降低故障率,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导轨22与振动盘21连接的一端设有助力气嘴24,所述助力气嘴24沿着输送导轨22送料的方向吹气;所述输送导轨22的旁侧设有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连接,用于计算产品数量的红外线探头25。

通过设置助力气嘴24,在输送导轨22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助力气嘴24进一步推动物料的前进,物料输送过程更加流畅,降低故障率,更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检测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5包括次品料盘、次品导槽51、良品料盘、良品导槽52和下料气嘴53,所述次品导槽51和良品导槽52沿着转盘33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转盘33的边缘处,次品料盘和良品料盘对应设置在所述次品导槽51和良品导槽52的下方,所述下料气嘴53设置在转盘33的上方,并且由所述控制系统6控制,对着次品导槽51和良品导槽52处吹气,将经过检测的产品吹落到对应的下料位点;下料气嘴53与设置在工作台1之外的风泵连接。

通过气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将卡设在卡槽331内的产品吹落到对应的料盘当中,设计简单实用,由于保险丝引线帽本身的质量很轻,利用下料气嘴53吹气的方式即可将其吹落,下料装置5的响应速度极快,而且制造成本低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33的边缘还设有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连接的检漏感应器332,所述检漏感应器设置于所述上料装置2之前,用于检测是否有经过检测的产品没有吹落到料盘,若卡位经过两个导槽之后依然有残留产品,检漏感应器将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报警,并且紧急停机。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与控制系统6电连接,用于显示产品的检测结果,给操作工人带来更加直观的检测信息。

通过检漏感应器,可以检测到转盘上是否还有残留的产品未被吹落,并且与控制系统联机,检测到有残留产品后反馈到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控制装置停机,并且报警。

工作原理:将未经检测的引线帽放在振动盘21中,启动机台,在振动盘21开始震动,并且将引线帽输送到输送导轨22中,直线振动器23与输送导轨22产生共振作用,将位于输送导轨22内的引线帽依次输送到输送导轨22靠近所述转盘33的一端,转盘33在伺服电机32的带动下不断地旋转,当转盘33上的卡位经过输送导轨22的末端时,接走一个代检测的引线帽,并且将引线帽运输到检测装置4的下方,检测装置4对引线帽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包括保险丝是否有铆接成功,保险丝的内径是否过大或者过小,保险丝与引线帽的同心度是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若上述项目检测均为OK,当卡位经过良品导槽52时,下料气嘴53将引线帽吹落到良品导槽52内,良品随着良品导槽52落入到良品料盘中。

若上述项目的其中一项检测结果为NG,当卡位经过次品导槽51时,位于次品导槽51上方的下料气嘴53将产品吹落到次品导槽51中,次品随着次品导槽51落入到次品料盘中。

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配备一个工人定时添加未检测产品,以及收集成品和次品即可,检测过程全自动化,检测的效率高,而且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相对于市面上的标准设备而言,制造成本低。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