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净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130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净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净化技术,具体为ー种集成净油装置,包括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离心式净油装置和除水净油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液压油等油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周围环境中的及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杂质,如尘埃、水分、气体、磨屑、微生物及油泥等污染,造成油品劣化、氧化加剧、性能下降等。油品的污染将加速被润滑零件表面磨损、损伤、腐蚀或锈蚀,造成设备润滑系统和元件发生故障。为了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油品的质量十分重要。现有的净油器普遍功能単一,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净油效率低。特别是对于油品中的水或水乳分离难度很大。现有采用滤芯去除油品中杂质的方法缺点是1、油品中的水分难以去除;2、使用油 品的质量要求越高,则使用滤芯的目数越大,容易导致滤芯的堵塞,造成管路流量较小,寿命缩短;使用目数小的滤芯,导致油品内的杂质较多,容易使设备受损;3、使用成本高,耗材是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而采用真空加热方式去除油中水分的方法,通常需要高温加热,缺点是能耗大,成本高,同时高温会影响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集成净油装置,该装置为三级净油装置的集成,能够去除油品中的各种杂质,特别是水分(包括游离水、乳化水、水蒸气),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強大,能耗少,成本低,适用性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ー种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依次连接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离心式净油装置和脱水排气净油装置构成,所述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包括箱体、离心盘、传动轴、隔板、导管、电磁阀、測量装置、进油泵、油罐、液压马达和出油泵;所述箱体由隔板分为上下两个箱体,且隔板上均布有分离孔;液压马达安装于箱体上箱体内隔板的中心位置上,传动轴一端与液压马达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离心盘垂直连接;液压马达经进油泵与油罐管接;箱体下箱体的侧壁靠近底部处经导管与电磁阀连接,箱体下箱体的底部与測量装置连接;箱体上箱体的顶部与出油泵管接;所述的离心式净油装置主要包括布油盘、旋转套、2号收集罩,同步板和集水盘,该净油装置的同步板和集水盘设计为一体结构的集水盘同步器,所述布油盘的导流壁长度为120-180毫米,布油盘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所述集水盘同步器安装在布油盘上,布油盘套装在旋转套上,集水盘同步器上开有回油孔,且所述回油孔的高度位置开在靠近布油盘底部处,旋转套穿过布油盘中心处开有出油孔,2号收集罩与旋转套固装为一体,并在其下部固装有喷油盘,喷油盘上开有喷油孔;从收集罩到旋转套由外向内依次是2号收集罩,导流壁、集水盘同步器和空芯主轴,空芯主轴与所述出油泵管接;[0007]所述的脱水排气净油装置包括真空罐、喷淋隔板、排油泵和真空泵,所述喷淋隔板上均匀布有喷淋孔,安装在真空罐的中上部,将真空罐分隔为上、下两个罐体;真空罐上罐体的顶部开有进油孔;下罐体的侧壁开有排气孔,且排气孔开孔位置高于真空罐下罐体内油品液面的高度,排气孔经排气管与真空罐外部的真空泵连接;真空罐的底部开有排油孔,排油孔依次通过排油管与排油泵和箱体连接;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喷油孔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集成净油装置为三级净油装置的集成,显著特点是I.采用隔板设计,把箱体分隔为上下两个箱体,工作时,基本做到上下箱体动静分离,科学合理,能耗降低;2.主要利用离心カ和重力原理进行油水分离,能耗低,污染少,且不破坏油品质量;3.只需定期清洗,不需使用耗材,运行成本低;4.油路走向科学,集污面积大,除杂效果好,净油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净油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组成(包括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I、离心式净油装置2和脱水排气净油装置3)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净油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离心式净油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歩叙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集成净油装置(简称装置,參见图1-2),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依次管路连接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I、离心式净油装置2和脱水排气净油装置3集成构成,是ー种三级净油装置,包括必要的连接管路、阀门和仪表等。所述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I (简称净油装置1,參见图I)包括箱体101、离心盘102、传动轴103、隔板104、导管105、电磁阀106、测量装置107、进油泵108、油罐109、液压马达110和出油泵214 ;所述箱体101由隔板104分为上下两个箱体,且隔板104上均布有分离孔1041 ;液压马达110安装于箱体101上箱体内隔板104的中心位置上,传动轴103一端与液压马达110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离心盘102垂直连接;液压马达110经进油泵108与油罐109管接;箱体101下箱体的侧壁靠近底部处经导管105与电磁阀106连接,箱体101下箱体的底部与測量装置107连接;箱体101上箱体的顶部与出油泵214的一端管接。所述的离心式净油装置2(简称净油装置2,參见图2、1)以现有技术(參见ZL200520026721. 6)为基础,对其做了有益的改进设计,主要包括泵214、布油盘206、旋转套207、2号收集罩205,同步板和集水盘212等,其特征在于该净油装置2的同步板和集水盘设计为一体结构,称之为集水盘同步器203,所述布油盘206的导流壁2061长度由现有技术为20mm延长至或增加到120-180毫米,实施例为150mm,使布油盘206由碗状形状变更为圆筒形状;布油盘206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201 ;所述集水盘同步器203安装在布油盘206上,布油盘206套装在旋转套207上,集水盘同步器203上开有回油孔211,且所述回油孔211的位置开在靠近布油盘206底部处,或者原回油孔位置之上的80-120mm处,实施例为IOOmm ;集水盘同步器203内有旋转套207,旋转套207穿过布油盘206中心处开有出油孔208,2号收集罩205与旋转套207固装为一体,并在其下部固装有喷油盘209,喷油盘209上开有喷油孔202,从2号收集罩205到旋转套207由外向内依次是2号收集罩205,导流壁2061,集水盘同步器203和空芯主轴210,空芯主轴210与所述净油装置I的出油泵(第一级的出油泵即为第二级装置的进油泵)214的另一端管接。所述的脱水排气净油装置3 (简称净油装置3,參见图I)包括真空罐309、喷淋隔板301、排油泵302和真空泵305,所述喷淋隔板301上均匀布有喷淋孔3011,安装在真空罐309的中上部,将真空罐309分隔为上、下两个罐体;真空罐309上罐体的顶部开有进油孔303 ;下罐体的侧壁开有排气孔308,且排气孔308开孔位置应当高于真空罐309下罐体内油品液面的高度,排气孔308经排气管306与真空罐309外部的真空泵305连接;真空罐309的底部开有排油孔,排油孔依次通过排油管307与排油泵302和所述净油装置I的油罐109连接,或者输出给产品油罐;所述进油孔303与所述净油装置2的喷油孔202管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进ー步特征是,所述的离心盘102为由2-20片离心盘构成的离心盘组。实施例的离心盘组为12片离心盘102。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进ー步特征还在于,所述箱体101的内壁安装有可拆卸的I号收集罩111。该I号收集罩111为网状结构,适于扑捉和收集非水分类杂质,且方便拆卸清洗。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进ー步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107为压カ变送器。压カ变送器为市售产品。本实用新型装置所述的净油装置I为第一级净油装置,主要作用是利用离心力作用去除油品中较大颗粒的杂质,以及利用重力原理当分离出的水量达到一定量时测量装置自动启动电磁阀将水排出。其工作原理及过程是工作时,所述的进油泵108将油罐109中的油加压输送到箱体101内,启动液压马达4通过传动轴103带动离心盘102高速旋转,进而带动箱体101内的油高速旋转;由于隔板104的设计把箱体101分隔为上下两个箱体,エ作时,基本做到上下箱体动静分离,科学合理,能耗降低;在离心カ的作用下,油中的水分等杂质被甩出到箱体101的内侧壁上,由于水的比重大于油,在重力作用下,水就会透过隔板104上的分离孔1041下沉到箱体101的底部;当箱体101底部的水量达到设计定量时,測量装置107就启动电磁阀106,通过导管105将水排出;在离心力作用下,其他杂质从油中分离出来后,也会撞击于箱体101的内壁上,随水下流,或者附着于箱体101内壁上或/和所述的I号收集罩111上;箱体101内上部的净油通过出油泵214输出装罐,进入下ー级(即第二级)净油装置。所述的出油泵214不断地输出净油,与此同时,所述的进油泵108不断地泵入待浄化的油,两者处于动平衡状态,净油生产过程连续进行。对箱体101的内壁或/和收集罩111定期清洗,即可使本实用新型装置重复使用,无需耗材滤芯。所述的净油装置2为第二级为净油装置,主要作用是使油路走向进ー步科学,提高净油效率,利用离心カ原理对油品进行净化,自动收集油品中的微小颗粒杂质(杂质直径达到微米级),以及破解乳化液的油水分离。其工作原理及过程是需要浄化的油品由出油泵214经进油孔213和空芯主轴210打入旋转套207中,再经旋转套207的出油孔208流入布油盘206内,经布油盘206的出油孔201沿导流壁2061的外壁流出,油品不断积累,液面升高,再由导流壁2061内集水盘同步器203上的回油孔211进入集水盘同步器203内,再经喷油孔202流出;运转过程中,产生压力差为整个装置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油品流经导流壁2061时进行浄化,由于杂质(包括水在内)的比重大于油(比重差),在离心カ的作用下,使杂质离心到2号收集罩205上,所含水分沉降到集水盘212内;离心分离后的洁净油品经喷油孔202喷出,进入下ー级(即第三级)净油装置。所述的装置3为第三级净油装置,主要作用是在前两级去除固体杂质和破乳的基础上,利用真空泵在常温下去除油水分离后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杂质。其工作原理和过程是当油品从真空罐309上罐体顶部的进油孔3033进入真空罐309内后,经喷淋隔板301上的所述喷淋孔3011沉落到真空罐309下罐体的底部,喷淋隔板301具有缓流作用,并可使油品分散,増加油品水气的蒸发面积。所述真空泵305经排气管306和排气孔308使真空罐309的内部产生负压或真空,同时抽出真空罐309内的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完成除水任务。脱水浄化后的油品则经由排油管307和排油泵302抽出送回到油罐109内,进行下一个循环,或者输送到产品油罐中。工作时,可以控制进油量与排油量的动态平衡,并藉此保持真空罐309下罐体内的油品液面处于适当高度。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结构简単,操作方便,耗能低,无耗材,净油质量好且效率高等特点。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ー种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依次管路连接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离心式净油装置和脱水排气净油装置集成构成, 所述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包括箱体、离心盘、传动轴、隔板、导管、电磁阀、測量装置、进油泵、油罐、液压马达和出油泵;所述箱体由隔板分为上下两个箱体,且隔板上均布有分离孔;液压马达安装于箱体上箱体内隔板的中心位置上,传动轴一端与液压马达垂直连接,另一端与离心盘垂直连接;液压马达经进油泵与油罐管接;箱体下箱体的侧壁靠近底部处经导管与电磁阀连接,箱体下箱体的底部与測量装置连接;箱体上箱体的顶部与出油泵的一端管接; 所述的离心式净油装置主要包括空芯主轴、布油盘、旋转套、2号收集罩,同步板和集水盘,该净油装置的同步板和集水盘设计为一体结构的集水盘同步器,所述布油盘的导流壁长度为120-180毫米,布油盘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所述集水盘同步器安装在布油盘上,布油盘套装在旋转套上,集水盘同步器上开有回油孔,且所述回油孔的高度位置开在靠近布油盘底部处,旋转套穿过布油盘中心处开有出油孔,2号收集罩与旋转套固装为一体,并在其下部固装有喷油盘,喷油盘上开有喷油孔;从收集罩到旋转套由外向内依次是2号收集罩,导流壁、集水盘同步器和空芯主轴,空芯主轴与所述出油泵的另一端管接; 所述的脱水排气净油装置包括真空罐、喷淋隔板、排油泵和真空泵,所述喷淋隔板上均匀布有喷淋孔,安装在真空罐的中上部,将真空罐分隔为上、下两个罐体;真空罐上罐体的顶部开有进油孔;下罐体的侧壁开有排气孔,且排气孔开孔位置高于真空罐下罐体内油品液面的高度,排气孔经排气管与真空罐外部的真空泵连接;真空罐的底部开有排油孔,排油孔依次通过排油管与排油泵和油罐连接;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喷油孔管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盘为由2-20片离心盘构成的离心盘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内壁安装有可拆卸的I号收集罩。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量装置为压カ变送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油盘的导流壁长度为15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净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依次管路连接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离心式净油装置和脱水排气净油装置集成构成,所述的离心式自动排水净油装置包括箱体、离心盘、传动轴、隔板、导管、电磁阀、测量装置、进油泵、油罐、液压马达和出油泵;所述的离心式净油装置主要包括空芯主轴、布油盘、旋转套、2号收集罩,同步板和集水盘,同步板和集水盘设计为一体结构的集水盘同步器,所述布油盘的导流壁长度为120-180毫米,布油盘的侧壁上开有出油孔;所述的脱水排气净油装置包括真空罐、喷淋隔板、排油泵和真空泵;所述喷淋隔板上均匀布有喷淋孔,安装在真空罐的中上部,将真空罐分隔为上、下两个罐体。
文档编号C10M175/00GK202450062SQ20122002987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0日
发明者张俊民, 张艾丹, 柴建祥, 陈玲玲 申请人:张俊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