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渣排出装置及炉渣排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5795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炉渣排出装置及炉渣排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渣排出装置及炉渣排出方法。



背景技术:

对煤炭等含碳燃料进行气化的气化炉的下部具备有收集在燃烧室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溶融炉渣)的灰斗(专利文献1、2)。

在灰斗中设置有具备滤网及推料机(spreader)的炉渣破碎机。从燃烧室掉落的炉渣通过水快速冷却而固化,并掉落于炉渣破碎机所具备的滤网的上表面。

该滤网以相对于炉渣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备有多个开口部。由此,滤网使直径小于开口部的炉渣通过,并向灰斗的下部掉落。

另一方面,在滤网上表面堆积有直径大于开口部的炉渣及直径小于开口部的炉渣的堆积即炉渣块。炉渣块通过炉渣的粒子层内的摩擦力或基于粉体压的交联而结合。

因此,设置在滤网上表面的推料机通过例如液压缸在滤网的上表面移动,并对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施力而进行破碎使其通过滤网。

从滤网的开口部向灰斗的下部掉落而堆积的炉渣从气化炉经由闭锁料斗排出至系统外。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7-247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9-385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即使使推料机工作,有时也会出现堆积的炉渣未被破碎,仅向炉渣破碎机的工作方向集中而不通过滤网的现象。

而且,有时会出现滤网上表面的炉渣堆积量变多,从气化炉排不出炉渣,而灰斗内充满炉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运行气化炉变得困难,需要停止气化炉。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更容易从滤网的开口部通过的炉渣排出装置及炉渣排出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炉渣排出装置及炉渣排出方法采用以下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涉及的炉渣排出装置,其设置在对含碳燃料进行气化的气化炉的燃烧室中,并从所述气化炉排出在所述燃烧室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所述炉渣排出装置具备:滤网,其以相对于所述炉渣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并使直径小于该开口部的所述炉渣通过;破碎机构,其在所述滤网的上表面移动,并破碎堆积在所述滤网上表面的所述炉渣;及水流形成机构,其使液体流过堆积在所述滤网上的所述炉渣而形成水流。

本结构所涉及的炉渣排出装置设置在对含碳燃料进行气化的气化炉的燃烧室中,并从气化炉排出在燃烧室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

而且,炉渣排出装置具备以相对于炉渣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滤网。直径小于滤网的开口部的炉渣通过开口部而掉落。另一方面,没有通过开口部而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通过在滤网的上表面移动的破碎机构被破碎。

在此,在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中包含直径小于开口部的炉渣通过摩擦力或基于粉体压的交联而结合的炉渣块。

为了除去堆积的炉渣,从水流形成机构对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流出液体而形成水流。对通过交联结合的炉渣粒子喷出已加压的液体,由此切断基于交联的结合。由此,炉渣从静置状态缓慢流化。另外,对炉渣喷出的液体例如为水。

而且,变得容易流动的炉渣通过来自水流形成机构的液体而流动。由此,无需移动破碎机构,炉渣从滤网的开口部与液体一起掉落。并且,炉渣也可以通过移动破碎机构简单地从开口部容易掉落。

如上所述,本结构能够使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更容易从滤网的开口部通过。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破碎机构的工作方向并行地竖立设置的所述滤网的侧壁中。

根据本结构,能够对堆积的炉渣简单且均匀地喷出已加压的液体。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所述破碎机构中。

根据本结构,对由破碎机构破碎的炉渣更可靠地喷出已加压的液体,因此能够切断堆积的炉渣基于交联的结合,使炉渣容易通过滤网。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破碎机构具备相对于所述炉渣的破碎方向前倾的倾斜面。

根据本结构,对堆积的炉渣施加向下的力,切断堆积的炉渣基于交联的结合,使炉渣容易通过滤网。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所述倾斜面并向所述滤网的方向喷出液体。

根据本结构,对由破碎机构破碎的炉渣,通过喷出的液体也可施加向下的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破碎堆积的炉渣。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所述滤网中。

根据本结构,能够抑制滤网上表面的炉渣的堆积,并且对堆积的炉渣简单且均匀地喷出已加压的液体。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水流形成机构代替液体喷出气体。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具备限制所述破碎机构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件。

根据本结构,能够防止破碎机构移动时的浮起等,稳定破碎机构的移动。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在所述滤网的上表面相邻具备多个所述破碎机构,并且在相邻的所述破碎机构之间所述滤网通过分隔机构进行分隔被划分,而被划分的每个区域的下方具备所述水流形成机构。

根据本结构,滤网上的炉渣通过水流形成机构形成的水流而流动,因此能够防止炉渣残留在滤网。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使规定的所述破碎机构工作之前,通过来自设置在与该规定的所述破碎机构对应的所述区域下方的所述水流形成机构的水流,使所述炉渣移动到与相邻的其他所述破碎机构对应的所述区域。

根据本结构,通过来自水流形成机构的水流,相对较小的炉渣流至与其他破碎机构对应的区域并在该处从滤网掉落。并且,工作的破碎机构对未被水流流动的相对较大的炉渣进行破碎,因此能够防止较大的炉渣残留在滤网。

上述第一方案中,优选所述破碎机构的下端部以在宽度方向上与移动时对置的面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结构,破碎机构的下端部在宽度方向上与移动时对置的面进行面接触,因此破碎机构的下端部与其对置面之间的间隙会消失。因此,本结构中,能够更可靠地破碎滤网上的炉渣,因此能够防止较大的炉渣残留在滤网。

根据本结构,以在滤网的上表面沾有水的状态,从滤网的上表面喷出气体,由此通过气泡的上升切断炉渣的基于交联的结合。由此,流化炉渣,因此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变得更容易通过滤网的开口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涉及的炉渣排出方法,其使用设置在对含碳燃料进行气化的气化炉的燃烧室中,并从所述气化炉排出在所述燃烧室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的炉渣排出装置,所述方法包含:第1工序,对以相对于所述炉渣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滤网的上表面堆积的炉渣,从水流形成机构流出液体而形成水流;第2工序,破碎堆积在所述滤网上表面的所述炉渣的破碎机构在所述滤网的上表面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使堆积在滤网上表面的炉渣更容易从滤网的开口部通过的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的侧视纵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的主视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的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滤网的纵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的纵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滤网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及侧壁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说明推料机的浮起的纵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的侧视纵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的主视纵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炉渣残留状态的侧视纵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的侧视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炉渣排出装置及炉渣排出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纵剖视图。

在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中适用的含碳燃料除了煤炭、石油焦、焦炭、柏油、沥青及油页岩等重质类燃料之外,作为一例还可举出废胎、塑胶等废弃物。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将待气化的含碳燃料作为煤炭的情形进行说明。

气化炉10中,在设为灰熔点以上的1500~1800℃左右的高温气氛的燃烧室12中,从煤炭供给设备(未图示)供给的微粉煤及用除尘装置(未图示)回收并供给的煤焦与氧化剂进行反应。由此,在燃烧室12中通过高温燃烧微粉煤,生成可燃性气体即煤气并且生成熔融有微粉煤中的灰分的炉渣14。

而且,通过燃烧室12的高温燃烧所得到的高温煤气流入设置在燃烧室12上方的减压室16。在该减压室16中,供给有微粉煤及煤焦,而供给的微粉煤及煤焦进一步被气化,并通过煤气生成可燃性气体。另外,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室12为气流床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流化床式或固定床式。

在气化炉10的下部具备有收集在燃烧室12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14的灰斗18。

在灰斗18中设置有破碎炉渣14并将其从气化炉10排出的炉渣破碎机20。另外,气化炉10的下部被设为用水装满至设置有炉渣破碎机20的区域的状态。

图2是表示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炉渣破碎机20具备滤网22(也称为破碎机网)、推料机24及喷嘴26。

从燃烧室12掉落的炉渣14,由从灰斗进水管28喷出的水(以下称为“灰斗水”。)快速冷却而固化,并掉落于炉渣破碎机20所具备的滤网22的上表面。

滤网22以相对于炉渣14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30,并使直径小于开口部30的炉渣14通过。滤网22为具有开口部30的例如板状的部件。另外,开口部30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圆形或多边形等。

通过开口部30的炉渣14与灰斗水一起掉落于灰斗18的下部。如图1所示,在灰斗18的下部连接有闭锁料斗34,掉落到灰斗18下部的炉渣14经由闭锁料斗34排出至系统外。

另外,作为一例,图1的气化炉10采用通过使炉渣14掉落至闭锁料斗34而排出至系统外的重力掉落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采用使炉渣14不掉落于闭锁料斗34而取出后再利用的横吸方式。

推料机24通过液压缸36及导杆37在滤网22的上表面移动,并破碎堆积在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另外,图2中示出的推料机24的位置为在滤网22的上表面移动之前的待机位置。

在推料机24的待机位置的相反侧具备接受板38。即,推料机24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接受板38以使堆积在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聚集。而且,推料机24与接受板38夹住炉渣14来破碎堆积的炉渣14。另外,在推料机24的正面设置有突起物40,以便容易破碎炉渣14。另外,关于图2中示出的突起物40,作为一例为圆锥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圆锥台形状、多边锥形状或多边锥台形状等。

并且,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24具备相对于炉渣14的破碎方向前倾的倾斜面24a。倾斜面24a设置在推料机24的下部。推料机24主要以倾斜面24a来聚集堆积的炉渣14。倾斜面24a的上方成为相对于滤网22垂直的垂直面24b。

并且,喷嘴26为使液体流过堆积在滤网22上的炉渣14而形成水流的水流形成机构,作为具体例,是喷出已加压的液体的喷出孔。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嘴26设置在推料机24的倾斜面24a。如图3的推料机24的主视图所示,作为一例,可在倾斜面24a上水平地设置多个喷嘴26。

作为一例,从喷嘴26喷出的已加压的液体为水,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后述,只要是能够切断炉渣14的交联的液体即可。并且,以下说明中将已加压的水称为高压水。作为一例,高压水的压力为3~5mpa。

向灰斗进水管28供给高压水的进水管42分支而连接到喷嘴26。更具体而言,分支的进水管42与高压软管44连接。高压软管44为了对应推料机24的移动而具有柔软性,并由高压软管支承物46支撑。

高压软管44与高压水集管48连接。高压水集管48向多个喷嘴26供给高压水。

接着对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燃烧室12中生成的炉渣14掉落在滤网22的上表面。

掉落在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中,直径小于滤网22的开口部30的炉渣14通过开口部30掉落于灰斗18的下部即气化炉10的下部。

另一方面,直径大于开口部30的炉渣14或直径小于开口部30的炉渣14的堆积即炉渣块不能通过开口部30而堆积在滤网22的上表面。

因此,推料机24每隔规定时间在滤网22的上表面从待机位置移动至接受板38。由此,推料机24破碎堆积的炉渣14,使炉渣14容易通过开口部30。

并且,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24通过倾斜面24a对堆积的炉渣14施加向下的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破碎堆积的炉渣14。

但是,小的炉渣14通过交联结合而成的炉渣块,有时会出现通过推料机24也不能破碎而不能通过开口部30,从而在推料机24的移动方向集中的现象。

因此,从设置在推料机24的倾斜面24a的喷嘴26向炉渣14喷出高压水。对通过交联结合的炉渣14的粒子喷出高压水,以切断基于交联的结合。由此,炉渣14从静置状态缓慢流化。

并且,喷嘴26设置在倾斜面24a,由此对由推料机24破碎的炉渣14,更可靠地喷出高压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破碎堆积的炉渣14。

另外,高压水从喷嘴26的喷出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同步,也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无关而间歇或连续进行。

而且,变得容易流动的炉渣14通过从喷嘴26喷出的高压水而流动。由此,炉渣14无需移动推料机24而与高压水一起从滤网22的开口部30掉落。并且,炉渣14也可通过移动推料机24来简单地从开口部30容易掉落。

如以上进行的说明,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具备:滤网22,其以相对于炉渣14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30,并使直径小于开口部30的炉渣14通过;推料机24,其在滤网22上表面移动,并破碎堆积在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及喷嘴26,其对堆积在滤网22上的炉渣14喷出高压水。

因此,炉渣破碎机20能够使堆积在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更容易从滤网22的开口部30通过。由此,即使炉渣14堆积在滤网22的上表面,通过炉渣破碎机20也能够更可靠的排出炉渣14。其结果,能够抑制由炉渣14的堆积引起的气化炉10运行的停止,并能够连续运行气化炉10。

另外,本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在推料机24的倾斜面24a具备喷嘴26,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在推料机24的垂直面24b具备喷嘴26。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4是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24的侧视纵剖视图。图5是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24的主视纵剖视图,且为图4的a-a剖视图。另外,对于图4、5中与图2、3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与图2、3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嘴26设置在倾斜面24a,并向滤网22的方向喷出高压水。

作为一例,在推料机24的内部设置有集管50。在集管50中连接有向下方向的多个喷嘴26,从该喷嘴26对滤网22上表面喷出高压水。另外,高压水从喷嘴26的喷出,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同步,也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无关而间歇或连续进行。另外,在炉渣破碎机20中具备高压水集管48的情况下,可以不具备集管50。

由此,本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对由推料机24破碎的炉渣14,也可通过高压水施加向下的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破碎堆积的炉渣14。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本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中,喷出高压水的喷嘴60设置在滤网22中。

图6是本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22的纵剖视图的一例。

图6的例中,在滤网22的开口部30的侧面具备经由集管62供给高压水的喷嘴60。集管62连接有分支的向灰斗进水管28供给高压水的进水管42。

图7是本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滤网22的纵剖视图。

图7的例中,在滤网22的上表面具备经由集管62供给高压水的喷嘴60。

另外,高压水从喷嘴60的喷出,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同步,也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无关而间歇或连续进行。

本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对通过交联结合的炉渣14的粒子喷出高压水,以切断基于交联的结合。由此,堆积的炉渣14的流化变得容易。

并且,从滤网22的下方向至上方向喷出高压水,因此能够抑制在滤网22的上表面堆积的炉渣14,并且对堆积的炉渣14能够简单且均匀地喷出已加压的液体。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8、9是本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22的纵剖视图。另外,对于图8、9中与图6、7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与图6、7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22,代替高压水从喷嘴60喷出高压的气体(以下称为“高压气体”。)。因此,集管62与供给高压气体的高压气体进水管42连接。

另外,高压气体从喷嘴60的喷出,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同步,也可与推料机24移动的时间间隔无关而间歇或连续进行。

滤网22上表面通过从推料机24所具备的喷嘴60喷出的高压水或来自灰斗进水管28的水,成为沾有水的状态。

而且,本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以滤网22上表面沾有水的状态,从滤网22上表面喷出气体,由此高压气体的气泡从滤网22上表面上升。通过该气泡的上升切断炉渣14的基于交联的结合。因此,炉渣14被流化而堆积在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变得更容易通过滤网22的开口部30。

〔第5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10是本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的俯视图。图11是本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滤网22及侧壁70的纵剖视图,且为图10的a-a剖视图。另外,对于图10、11中与图2、3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与图2、3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中,在相对于推料机24的工作方向并行地竖立设置的滤网22的侧壁70中设置喷出高压水的喷嘴72。

如图11所示,作为一例,喷嘴72设置在侧壁70的下部。

本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能够对堆积的炉渣14简单且均匀地喷出高压水。并且,喷嘴72设置在侧壁70中,因此能够在炉渣破碎机20中简便地设置。

另外,从喷嘴72喷出的高压水可兼作灰斗水。

〔第6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其中,如图12所示,推料机24破碎炉渣14时,由于在推料机24的下部破碎炉渣14,推料机24会前倾,从而有可能对导杆37等产生负载而导致损坏。

因此,如图13~15所示,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具备限制推料机24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件80。即,引导件80沿着推料机24的移动方向设置。

另外,图13、图14及图15分别为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的俯视图、侧视纵剖视图及主视纵剖视图。

并且,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被设为如下方式:将对置的两个推料机24设为一对,通过一对推料机24在滤网22的上表面移动来破碎炉渣14。

并且,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中,作为一例,在滤网22的上表面具备两组相邻的一对推料机24,并且在相邻的推料机24之间,滤网22通过分隔部81进行分隔被划分。并且,在被划分的各个区域(以下还称为“第1室82_1”、“第2室82_2”。)下方设置有净化喷嘴83。如图13所示,第1系统和第3系统的推料机24被设为一对,第2系统和第4系统的推料机24被设为一对。

另外,炉渣破碎机20也可以具备三组以上的一对推料机24。在该情况下,通过两个以上的分隔部81被划分为3个以上的区域。

如图14、15所示,引导件80通过设置在推料机24的两侧面的侧板80a和设置在推料机24的上部的上板80b而形成。

上板80b覆盖推料机24的移动范围上部中的一部分。另外,分隔部81设置在推料机24的侧面,因此分隔滤网22的同时还具有引导件80的功能。并且,侧板80a可以与滤网22的侧壁70设为一体。

通过设置引导件80,推料机24的移动变得更稳定。尤其是,通过上板80b抑制推料机24的浮起,因此可以防止推料机24的前倾。

在第1室82_1及第2室82_2的大致中央附近,净化喷嘴83设置在滤网22的下方,从滤网22的下方使液体(以水作为一例,以下称为“净化水”。)流过炉渣14而形成水流。通过该净化水,位于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中,相对较小的炉渣14(较轻的炉渣14)会从滤网22浮起。

接着,对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的工作方法进行说明。

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中,使一对推料机24交替工作。即,第1系统和第3系统的炉渣破碎机20正在工作时,第2系统和第4系统的炉渣破碎机20不工作。另一方面,第2系统和第4系统的炉渣破碎机20正在工作时,第1系统和第3系统的炉渣破碎机20不工作。

并且,在炉渣破碎机20中,使规定的推料机24进行工作之前,通过来自设置在与该规定的推料机24对应的区域下方的净化喷嘴83的水流,使炉渣14移动到与相邻的其他推料机24对应的区域。

参考图15具体进行说明。

在第1、3系统的推料机24工作之前,从设置在第1室82_1下方的净化喷嘴83喷出净化水。通过该水流,第1室82_1的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浮起,炉渣破碎机20的两侧为气化炉10的内壁,因此浮起的炉渣14移动到第2室82_2。此时,移动到第2室82_2的炉渣14为相对较小的(轻的)炉渣14,相对较大的(重的)炉渣14残留在第1室82_1。

移动到第2室82_2的炉渣14,从第2室82_2的滤网22的开口部30掉落。

另一方面,残留在第1室82_1的炉渣14,通过第1、3系统的推料机24的工作被破碎,并从第1室82_1的滤网22的开口部30掉落。

并且,炉渣破碎机20中,使第1、3系统的推料机24进行工作之后,使第2、4系统的推料机24进行工作。在该情况下,使第2、4系统的推料机24进行工作之前,从设置在第2室82_2的下方的净化喷嘴83喷出净化水,使第2室82_2的滤网22上表面的炉渣14移动到第1室82_1之后,使第2、4系统的推料机24进行工作。

如此,本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中,通过来自净化喷嘴83的水流,较小的炉渣14流至与其他推料机24对应的区域,并在该处从滤网22掉落。并且,工作的推料机24对未被通过水流流动的相对较大的炉渣14进行破碎,因此能够防止较大的炉渣14残留在滤网22。

〔第7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化炉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本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设为如下方式:将对置的两个推料机24设为一对,通过一对推料机24在滤网22的上表面移动来破碎炉渣14。

其中,图16是用于说明炉渣14的残留状态的纵剖视图。

如图16所示,即便推料机24移动,若在最下部的突起物40与滤网22之间产生间隙,也会发生炉渣14残留在该间隙中的情况。

其中,如图17所示,本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推料机24的下端部以在宽度方向上与移动时对置的面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形成突出部90。作为一例,突出部90为向推料机24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方体形状。

另外,图17为本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的侧视纵剖视图,图17(a)为推料机24移动之前的状态,图17(b)为推料机24移动之后的状态。

并且,如图17(b)所示,若推料机24移动,则对置的推料机24的突出部90的面彼此在宽度方向上进行面接触,因此与对置的推料机24之间的间隙消失。

因此,本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炉渣破碎机20能够更可靠地破碎滤网22上的炉渣14,因此能够防止较大的炉渣14残留在滤网22的现象。

以上,利用上述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进行该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且,也可以组合多个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式中,对推料机24与接受板38对置,且推料机24向接受板38移动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代替接受板38设置推料机24,并通过一对推料机24在滤网22上表面移动来破碎炉渣14的方式。

并且,上述第6、第7实施方式中,对推料机24对置,且通过一对推料机24在滤网22的上表面移动来破碎炉渣14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推料机24与接受板38对置,推料机24向接受板38移动的方式。

并且,上述第6、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炉渣破碎机20具备第1~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嘴26、60、72,并由这些喷嘴26、60、72适当喷出高压水或高压气体的方式。例如,推料机24不工作时,由喷嘴26、60、72喷出高压水或高压气体。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由喷嘴26、60、72及净化喷嘴83喷出水或气体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对水的纯度并无特别限定,为了容易排出炉渣14等目的,也可以是水溶液或溶液。并且,气体例如为空气或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但并不特别限定于此。

符号说明

10-气化炉,12-燃烧室,14-炉渣,20-炉渣破碎机,22-滤网,24-推料机,24a-倾斜面,26-喷嘴,30-开口部,60-喷嘴,70-侧壁,72-喷嘴,80-引导件,81-分隔部,83-净化喷嘴。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补正后)一种炉渣排出装置,其设置在对含碳燃料进行气化的气化炉的燃烧室中,并从所述气化炉排出在所述燃烧室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所述炉渣排出装置具备:

滤网,其以相对于所述炉渣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并使直径小于该开口部的所述炉渣通过;

破碎机构,其在所述滤网的上面移动,并破碎堆积在所述滤网上面的所述炉渣;及

水流形成机构,其使液体流过堆积在所述滤网上的所述炉渣而形成水流,

在所述滤网的上表面相邻具备多个所述破碎机构,并且在相邻的所述破碎机构之间所述滤网通过分隔机构进行分隔被划分,而被划分的每个区域的下方具备所述水流形成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破碎机构的动作方向并行地竖立设置的所述滤网的侧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所述破碎机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破碎机构具备相对于所述炉渣的破碎方向前倾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所述倾斜面,并向所述滤网的方向喷出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形成机构设置在所述滤网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形成机构代替液体喷出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具备限制所述破碎机构的移动方向的引导件。

9.(删除)

10.(补正后)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使规定的所述破碎机构工作之前,通过来自设置在与该规定的所述破碎机构对应的所述区域下方的所述水流形成机构的水流,使所述炉渣移动到与相邻的其他所述破碎机构对应的所述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炉渣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破碎机构下端部以在宽度方向上与移动时对置的面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形成。

12.(补正后)一种炉渣排出方法,其使用设置在对含碳燃料进行气化的气化炉的燃烧室中,并从所述气化炉排出在所述燃烧室中生成而掉落的炉渣的炉渣排出装置,所述炉渣排出方法包含:

第1工序,对以相对于所述炉渣的掉落方向交叉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滤网的上面堆积的炉渣,从水流形成机构流出液体而形成水流;及

第2工序,破碎堆积在所述滤网上面的所述炉渣的破碎机构在所述滤网的上面移动,

在所述滤网的上表面相邻具备多个所述破碎机构,并且在相邻的所述破碎机构之间所述滤网通过分隔机构进行分隔被划分,而被划分的每个区域的下方具备所述水流形成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