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59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适用于润滑油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使用机器时经常用到润滑油等油品,经过机器运转后油品中带入杂质,不能直接再次使用,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机器的运转并且损害机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造成油品的极大浪费。因此,对油品的二次利用是节约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滤油机一般包括真空滤油机、板框滤油机和离心滤油机等,其中真空滤油机是利用真空蒸发-滤芯过滤方法去除不纯净油中的固体杂质和水分的过滤机组。传统的真空滤油机在经过一次的水油分离之后直接将润滑油进行回收,不能确保回收润滑油中水分含量的多少,需要另外进行测试,当不达标时需要另外在进行处理,降低了工作效率,以及回收润滑油的质量,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它可以实时检测水油分离后的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当水分含量超标时控制器可以直接控制进行二次处理,保证了回收润滑油的质量,提高了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包括初滤装置、加热装置、分离装置、冷凝装置、精滤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初滤装置包括流量计一和流量计二,所述初滤装置通过进油管与加热装置相连,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一,所述三通电磁阀一的其中 两端分别与初滤装置的出口和加热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分离装置与精滤装置之间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二,所述三通电磁阀二的其中两端分别与分离装置的出口和精滤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三通电磁阀一的第三端和三通电磁阀二的第三端之间通过回油管相连,所述三通电磁阀二与分离装置之间设置有油品水分测试仪,所述油品水分测试仪的输出端、流量计一的输出端和流量计二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三通电磁阀一的输入端和三通电磁阀二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为了能够初步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所述初滤装置包括油泵一和初滤箱,所述初滤箱内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油泵一的出口与初滤箱的出口相连,所述流量计一设置在初滤箱的入口,所述流量计二设置在初滤箱的出口。

进一步,为了能够将废润滑油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丝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进油管穿过加热箱与分离装置相连。

进一步,为了能够将废润滑油中的水和油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在分离塔内出油管的端部,所述分离塔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分离塔的下端设置有油品出口,所述油品出口处设置有油泵二,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油泵二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为了能够将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进行冷凝,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塔,所述冷凝塔的入口与分离塔的蒸汽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塔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冷凝塔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下端设置有冷凝水入口,所述冷凝管的上端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进一步,为了能够将处理过的废润滑油进一步过滤掉其中的杂质,所述精滤装置包括精滤箱,所述精滤箱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器,所述精滤箱的入口通过三通电磁阀二分别与分离装置和回油管相连。

进一步,为了实现分离过滤的自动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油品水分测试仪,可以实时检测水油分离后的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由于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一和三通电磁阀二,在水油分离完全的时候,可以通过三通电磁阀一和三通电磁阀二接通回油管,将分离后不达标的润滑油从分离装置中进入加热装置,继而再次进入分离装置中,实现二次的水油分离,提高润滑油回收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初过滤箱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有流量计一和流量计二,可以通过流量计一和流量计二的流量变化检测过滤板的堵塞情况,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润滑油回收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加热箱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控制器实时调节加热的温度,保证水油分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流量计一,2.流量计二,3.进油管,4.三通电磁阀一,5.三通电磁阀二,6.回油管,7.油品水分测试仪,8.油泵一,9.初滤箱,10.过滤网,11.加热箱,12.加热丝,13.温度传感器,14.分离塔,15.雾化器,16.蒸汽出口,17.油品出口,18.油泵二,19.冷凝塔,20.出水口,21.冷凝管,22.冷凝水入口,23.冷凝水出口,24.精滤箱,2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润滑油回收的真空滤油机,包括初滤装置、加热装置、分离装置、冷凝装置、精滤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初滤装置包括流量计一1和流量计二2,所述初滤装置通过进油管3与加热装置相连,所述进油管3上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一4,所述三通电磁阀一4的其中两端分别与初滤装置的出口和加热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分离装置与精滤装置之间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二5,所述三通电磁阀二5的其中两端分别与分离装置的出口和精滤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三通电磁阀一4的第三端和三通电磁阀二5的第三端之间通过回油管6相连,所述三通电磁阀二5与分离装置之间设置有油品水分测试仪7,所述油品水分测试仪7的输出端、流量计一1的输出端和流量计二1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三通电磁阀一4的输入端和三通电磁阀二5的输入端相连。

为了能够初步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所述初滤装置包括油泵一8和初滤箱9,所述初滤箱9内设置有多个可拆卸的过滤网10,所述油泵一8的出口与初滤箱9的出口相连,所述流量计一1设置在初滤箱9的入口,所述流量计二2设置在初滤箱9的出口。

为了能够将废润滑油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11,所述加热箱11内设置有加热丝12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加热丝1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进油管3穿过加热箱11与分离装置相连。

为了能够将废润滑油中的水和油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塔14和 雾化器15,所述雾化器15设置在分离塔14内进油管3的端部,所述分离塔14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出口16,所述分离塔14的下端设置有油品出口17,所述油品出口17处设置有油泵二18,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油泵二18的输入端相连。

为了能够将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进行冷凝,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塔19,所述冷凝塔19的入口与分离塔14的蒸汽出口16相连,所述冷凝塔19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20,所述冷凝塔19内设置有冷凝管21,所述冷凝管21的下端设置有冷凝水入口22,所述冷凝管21的上端设置有冷凝水出口23。

为了能够将处理过的废润滑油进一步过滤掉其中的杂质,所述精滤装置包括精滤箱24,所述精滤箱24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器25,所述精滤箱24的入口通过三通电磁阀二5分别与分离装置和回油管6相连。

为了实现分离过滤的自动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为PLC。

在进行废润滑油回收处理之前,首先通过控制器设定回收润滑油的含水量范围,通过控制器启动油泵一8和油泵二18,接通加热丝12,油泵一8将废润滑油通入初滤箱9中,经过过滤网10的过滤然后通过进油管进3入加热箱11中,在加热箱11中利用加热丝12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分离塔14中,利用雾化器15进行雾化,水分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水蒸汽通过蒸汽出口16进入冷凝塔19中,经过冷凝管21的冷凝形成水,而润滑油直接以液态的形式通过油泵二18进入精滤箱24中,进行二次过滤后进行回收。在润滑油进入精滤箱24之前,油品水分测试仪7检测分离后的润滑油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高于设定的范围,控制器便会控制三通电磁阀一4和三通电磁阀二5接通回油管6,关闭油泵一8,将从油泵二18中出来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6进入进油管3中,再次进行加热分 离,确保回收润滑油的含水量达标。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流量计一1和流量计二2的参数实时传递给控制器,当流量计二2的流量变化明显小于流量计一1时,控制器便会停止油泵一8、油泵二18和加热丝12工作,提醒工作人员对过滤网10进行清洁更换,保证回收的质量和效率。加热箱中的温度传感器13可以实时检测加热的温度变化,并且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加热丝12来调整加热的温度,保证水油分离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有油品水分测试仪,可以实时检测水油分离后的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由于设置有三通电磁阀一和三通电磁阀二,在水油分离完全的时候,可以通过三通电磁阀一和三通电磁阀二接通回油管,将分离后不达标的润滑油从分离装置中进入加热装置,继而再次进入分离装置中,实现二次的水油分离,提高润滑油回收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初过滤箱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有流量计一和流量计二,可以通过流量计一和流量计二的流量变化检测过滤板的堵塞情况,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清理,进一步保证润滑油回收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加热箱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控制器实时调节加热的温度,保证水油分离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