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026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型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
【背景技术】
[0002]型煤是指以适当的工艺和设备,将具有一定粒度组成的粉煤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强度及理化特性的人工“块煤”;型煤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且能取得提升燃煤品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煤污染等优势,因此作为燃料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煤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每年我国排放的废气中,烟尘排放量约147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91万吨,其中90%来自煤的燃烧,为解决因燃煤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发展高效、环保煤技术势在必行。
[0003]生物质燃料,一般主要是指农林废弃物(如秸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虽然其是大量可直接取用的废弃资源,符合废物再利用的环保趋势,但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且用生物质燃料制成的型煤,往往存在燃烧的不充分,因此发热量较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节能环保,解决了燃烧不充分、发热量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0?60%、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0?36%、粘结剂10?15% ;其中,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45?68份、松树枝15?20份、树叶10?15份、木薯杆15?20份、玉米秸杆15?20份、甘蔗叶5?10份。
[0007]所述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5 %、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4 %、粘结剂11%。
[0008]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60份、松树枝18份、树叶12份、木薯杆18份、玉米稻杆18份、甘鹿叶8份。
[0009]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黄腐酸钾、腐殖酸、羧甲基纤维素与水的混合物。
[0010]所述粘结剂优选由黄腐酸钾、腐殖酸、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按5:1:1:20的质量配比混合制成。
[0011]所述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优选制作工艺为:将原料放入炭化炉中,将桉树皮和松树枝铺在底层和顶层,中间层放入树叶、木薯杆、玉米秸杆和甘蔗叶,点火燃烧,经过4?5天的炭化后,再将炭化后的燃料粉碎,过20?30目筛,即制得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
[0012]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具有以下优势:
[0013](1)经炭化后的生物质燃料,使用时不产生二氧化硫,且炭化后的生物质燃料去除了原料本身所带有的水分,从而提高了型煤燃烧时的发热量,解决了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0014](2)采用了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进一步提高了型煤燃烧时的发热量;
[0015](3)无烟煤和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结合,挥发物含量低,无需使用固硫剂,节能环保,且全面提升了型煤的碳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实施例1
[0018]—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5%、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4%、粘结剂11% ;
[0019]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60份、松树枝18份、树叶12份、木薯杆18份、玉米秸杆18份、甘蔗叶8份;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制作工艺为:将原料放入炭化炉中,将桉树皮和松树枝铺在底层和顶层,中间层放入树叶、木薯杆、玉米秸杆和甘蔗叶,点火燃烧,经过4?5天的炭化后,再将炭化后的燃料粉碎,过20?30目筛,即制得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
[0020]其中,粘结剂由黄腐酸钾、腐殖酸、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按5:1:1:20的质量配比混合制成。
[0021]所述生物质型煤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水与黄腐酸钾、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进行预混合,不停搅拌至其呈胶体状的粘结剂;(2)将粘结剂与无烟煤、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混合均匀,经成型机冷压成型。
[0022]经测试,所述生物质型煤燃烧后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5.l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0.3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50.2mg/m3,烟气黑度〈1级,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要求。发热量为4836大卡/kg,抗压强度大于500N/个,浸水强度大于180N/个。
[0023]实施例2
[0024]—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0%、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6%、粘结剂14% ;
[0025]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68份、松树枝15份、树叶10份、木薯杆15份、玉米秸杆15份、甘蔗叶5份;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制作工艺为:将原料放入炭化炉中,将桉树皮和松树枝铺在底层和顶层,中间层放入树叶、木薯杆、玉米秸杆和甘蔗叶,点火燃烧,经过4?5天的炭化后,再将炭化后的燃料粉碎,过20?30目筛,即制得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
[0026]其中,粘结剂由黄腐酸钾、腐殖酸、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按4:2:1:20的质量配比混合制成。
[0027]所述生物质型煤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水与黄腐酸钾、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进行预混合,不停搅拌至其呈胶体状的粘结剂;(2)将粘结剂与无烟煤、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混合均匀,经成型机冷压成型。
[0028]经测试,所述生物质型煤燃烧后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3.6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45.8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46.7mg/m3,烟气黑度〈1级,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要求。发热量为4536大卡/kg,抗压强度大于505N/个,浸水强度大于183N/个。
[0029]实施例3
[0030]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60%、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0%、粘结剂10% ;
[0031]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45份、松树枝20份、树叶15份、木薯杆20份、玉米秸杆20份、甘蔗叶10份;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制作工艺为:将原料放入炭化炉中,将桉树皮和松树枝铺在底层和顶层,中间层放入树叶、木薯杆、玉米秸杆和甘蔗叶,点火燃烧,经过4?5天的炭化后,再将炭化后的燃料粉碎,过20?30目筛,即制得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
[0032]其中,粘结剂由黄腐酸钾、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按2:5:1:20的质量配比混合制成。
[0033]所述生物质型煤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水与黄腐酸钾、腐殖酸和羧甲基纤维素进行预混合,不停搅拌至其呈胶体状的粘结剂;(2)将粘结剂与无烟煤、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混合均匀,经成型机冷压成型。
[0034]经测试,所述生物质型煤燃烧后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7.l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2.3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55.0mg/m3,烟气黑度〈1级,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要求。发热量为4852大卡/kg,抗压强度大于496N/个,浸水强度大于178N/个。
[0035]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0?60%、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0?36%、粘结剂10?15% ;其中,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45?68份、松树枝15?20份、树叶10?15份、木薯杆15?20份、玉米秸杆15?20份、甘蔗叶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5%、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4%、粘结剂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 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60份、松树枝18份、树叶12份、木薯杆18份、玉米秸杆18份、甘蔗叶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剂为黄腐酸钾、腐殖酸、羧甲基纤维素与水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 所述黄腐酸钾、腐殖酸、羧甲基纤维素和水按5:1:1:20的质量配比混合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其特征在于: 所述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制作工艺为:将原料放入炭化炉中,将桉树皮和松树枝铺在底层和顶层,中间层放入树叶、木薯杆、玉米秸杆和甘蔗叶,点火燃烧,经过4?5天的炭化后,再将炭化后的燃料粉碎,过20?30目筛,即制得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生物质型煤,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烟煤50~60%、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30~36%、粘结剂10~15%;其中,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炭化制成:桉树皮45~68份、松树枝15~20份、树叶10~15份、木薯杆15~20份、玉米秸秆15~20份、甘蔗叶5~10份。所述生物质型煤采用了无烟煤和炭化生物质燃料粉末的结合,挥发物含量低,无需使用固硫剂,节能环保。
【IPC分类】C10L5/14, C10L5/04
【公开号】CN105316060
【申请号】CN201510716369
【发明人】江东, 黄天, 梁君祚, 梁承悍
【申请人】广西桂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