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046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属于生物质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生物质是由阳光和水合成的产物,包括秸杆等农林废弃物。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粮食作物有18亿亩,秸杆加其它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每年约计14亿吨,除做饲料、农肥外,还有少量做板材,剩余的80 %左右农民自用烧掉和腐烂在地里。据统计,每吨秸杆在焚烧时将排放二氧化碳0.0011kg、二氧化硫0.067kg、一氧化碳0.0016kg、烟尘0.081kg,因此,当前较为普遍的秸杆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污染,也常常会殃及交通的正常运行,我国每一年的秋冬季的40%以上的PM2.5的污染源来自农林业的生物质废弃物的直接燃烧。
[0003]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通过热裂解可以产生碳、燃气、焦油和生物质醋液,碳、燃气和焦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物质醋液可以直接作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或者医药工业的原材料,因此,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是近年来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领域。
[0004]中国专利CN202118925U公开了一种农林业的生物质热裂解用装置,它的反应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它采用方形结构,耐压性能差,容易变形;二是其没有采用较为有效的设计增加热效率,致使能源浪费、产能情况不理想;三是其密封性不理想,容易泄
Mo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热效率高的用于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呈圆筒状且带有一半球形底部的釜体,一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顶部的封盖,一设置在封盖上的排气管,一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的中心导热管,以及多个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导热管周围的周边导热管;其中,所述中心导热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底部的中心;所述周边导热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的底部。
[0007]在所述釜体底部的中心设置一直径与所述中心导热管的内径相等的通孔,所述中心导热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釜体的外部连通。
[0008]在每一所述周边导热管的管体上均匀分布多个散热孔;所述中心导热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周边导热管的直径,所述中心导热管的长度为所述周边导热管长度的30%?40%。
[0009]在靠近所述釜体底部的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一层以上的连接架,每一层所述连接架包括数量与所述周边导热管数量相等且在水平面内沿所述釜体径向分布的槽钢,每一所述槽钢的一端与所述釜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导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槽钢的中部与所述周边导热管固定连接。
[0010]所述法兰采用嵌入式法兰。
[0011]在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一冷却气体进气管,所述冷却气体进气管外接一氮气气源。
[00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圆筒状的釜体,并且釜体的底部设置为半球形,增强了釜体自身的耐压性能;同时,在釜体上方开口作为原料进口和产出物的出口,便于物料的装入和产物的取出;再者,釜体的底部固定设置一个中心导热管和多个周边导热管,有利于大幅度提升热传导效率。2、本实用新型在釜体底部中心设置有一通孔,这样可以使中心导热管与釜体外部(加热炉的炉膛)连通,有利于将炉膛内的热能迅速传导至釜体的内部,进一步提高热效率。3、本实用新型的釜体与封盖之间采用嵌入式法兰连接,有利于保证釜体的密封性。4、本实用新型在每一周边导热管的管体上均匀布置多个散热孔,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当利用外部加热炉对釜体进行加热时,周边导热管可以同时利用自身的金属导热性和内部产生的热气流同时向釜体内部散发热量,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另一方面,散热孔也能够平衡周边导热管的内外热气流的压力,避免内外压力差对管体造成破坏。5、本实用新型在釜体的底部设置一冷却气体进气管,冷却气体进气管可以外接氮气气源,当热裂解完成后,可以通过冷却气体进气管将氮气引入釜体内部,从而快速冷却内部物料,使物料能够快速出炉。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呈圆筒状的釜体1,釜体I的底部呈半球形,在釜体I的底部边缘均匀设置多个支脚2,釜体I的顶部通过法兰3固定连接一封盖4,在封盖4的顶部中心设置一用于排出热裂解气体的排气管5,将产生的热裂解气送往下一道处理工序。在藎体I的内部垂直设置有一中心导热管6和多个均勾分布在中心导热管6周围的周边导热管7。其中,中心导热管6的上端密闭,下端固定连接在釜体I底部的中心;周边导热管7的上端密闭,下端固定连接在釜体I的底部。为了保证导热效果,中心导热管6和周边导热管7均采用金属材质。
[0019]上述实施例中,釜体I底部中心设置有一通孔,通孔的直径与中心导热管6的内径相等,这样可以使中心导热管6与釜体I外部(加热炉的炉膛)连通,有利于将炉膛内的热能迅速传导至Il体I的内部,提高热效率。
[0020]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周边导热管7的管体上均匀布置多个散热孔,当利用外部加热炉对釜体I进行加热时,周边导热管7同时利用自身的金属导热性和内部产生的热气流同时向釜体I内部散发热量,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另一方面,散热孔也能够平衡周边导热管7的内外热气流的压力,避免内外压力差对管体造成破坏。
[0021]上述实施例中,中心导热管6的直径大于周边导热管7的直径,中心导热管6的长度为周边导热管7的长度的30%?40%。
[0022]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靠近釜体I底部的釜体I内壁上设置一层以上的连接架8,每一层连接架8包括数量与周边导热管7数量相等且在水平面内沿釜体I径向分布的槽钢,每一槽钢的一端与釜体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心导热管6固定连接,中部与周边导热管7固定连接。连接架8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加固导热管6、7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釜体I底部的热传导效率。
[0023]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法兰3可以采用嵌入式法兰,即将上、下法兰彼此嵌合后再焊接在一起。采用嵌入式法兰有利于保证釜体I的密封性能。
[0024]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釜体I的底部可以设置一冷却气体进气管9,冷却气体进气管9可以外接氮气气源,其作用是在热裂解完成之后,将氮气引入釜体I内部以快速冷却内部物料,从而使物料能够快速出炉。
[0025]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呈圆筒状且带有一半球形底部的釜体, 一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顶部的封盖, 一设置在封盖上的排气管, 一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的中心导热管,以及 多个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导热管周围的周边导热管; 其中,所述中心导热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底部的中心;所述周边导热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底部的中心设置一直径与所述中心导热管的内径相等的通孔,所述中心导热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釜体的外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周边导热管的管体上均匀分布多个散热孔;所述中心导热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周边导热管的直径,所述中心导热管的长度为所述周边导热管长度的30%?4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周边导热管的管体上均匀分布多个散热孔;所述中心导热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周边导热管的直径,所述中心导热管的长度为所述周边导热管长度的30%?40%。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釜体底部的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一层以上的连接架,每一层所述连接架包括数量与所述周边导热管数量相等且在水平面内沿所述釜体径向分布的槽钢,每一所述槽钢的一端与所述釜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导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槽钢的中部与所述周边导热管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采用嵌入式法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采用嵌入式法兰。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一冷却气体进气管,所述冷却气体进气管外接一氮气气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一冷却气体进气管,所述冷却气体进气管外接一氮气气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一冷却气体进气管,所述冷却气体进气管外接一氮气气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呈圆筒状且带有一半球形底部的釜体,一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顶部的封盖,一设置在封盖上的排气管,一设置在所述釜体内部的中心导热管,以及多个均匀布置在所述中心导热管周围的周边导热管;其中,所述中心导热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底部的中心;所述周边导热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
【IPC分类】B01J19-14, C10B47-00, C10B53-02
【公开号】CN204550468
【申请号】CN201520183871
【发明人】温恒勇
【申请人】温恒勇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