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686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
在市场上,已知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如图六所示,由外部形体上观看,是由一阀盖3、一阀座31与另一排气座30锁组而成。
另由该阀的断面观看,得知该阀盖3上设有负压管301,在该阀座31内一体延制形成有一隔墙38,且知在该阀盖3尚未与阀座31相锁组之前,必须由阀座31内隔墙38的上层腔室380先行载入一阀杆35,以及固结于该阀杆35上的一膜片32、二夹垫33及另一胶垫34等众多构件,使该阀杆35穿过隔墙38而显露于其下层腔室381内。
该下层腔室381即定位在阀座31的底部,此阀座31底部是与该设具排气管300的排气座30相衔接组合,同时阀座31的下层腔室381的端侧另延制形成有一进气管310,使阀座31上的进气管310与排气管300皆与下层腔室381构成相连通形态。
然而,在该设具进气管310的阀座31底部尚未衔接组合排气座30之前,尚必须由阀座31底部再予载入一弹簧36、一弹簧座360、一阀片37及另一挡环351等众多构件,使阀片37能承载弹簧座360上的弹簧36,并以挡环351而被固定在下层腔室381所显露的上述阀杆35末端。
由此可知,已知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如图六所示),其构件数量众多且复杂,在组装时必须分别自阀座31的上层腔室380与下层腔室381间分头组装诸多构件,以至于在组装作业上极为不便且效益低落,况且其阀盖3、阀座31与排气座30三者内所必须组配的构件数量过多,也造成了生产效益与成本上的负担,故应加以改善。
于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创作人特以其专门从事汽车、摩托车零组件产品多年的研究、开发及生产经验,不断地苦思、研究及改进,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以改善上述的问题,为本实用新型的研创动机所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主要是由一阀盖及阀座结合形成有一腔室,该阀盖上设有一负压管,衔接至引擎进气歧管的负压供应端,该阀座上设具一新鲜空气的进气管,且该阀座底部设有另一排放新鲜空气的排气端;其特征是该腔室内组设有一套盘、一罩形阀体、一膜片、一弹簧座及一弹簧;该套盘中心形成有一套管,且套盘是设于该阀盖及阀座结合形成的腔室内,使阀盖内区隔形成一第一气室,并使阀座内区隔形成一第二气室;该罩形阀体内形成有一第三气室,罩形阀体周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阀口与第三气室相通,且罩形阀体是活动枢套于该套盘的套管内,并于罩形阀体上方固置该膜片,并于膜片上方固置该弹簧座,该弹簧是直接承载于弹簧座与阀盖内的顶壁之间;该弹簧座及膜片是以一铆钉固置于罩形阀体上;
该第一气室是与阀盖的负压管相连通;该第二气室是与阀座的进气管相连通;该第三气室是与阀座底部的排气端相连通;该多个阀口显露于套管外,该第二气室与第三气室相连通;该多个阀口内藏于套管内,该第二气室与第三气室不相连通;该阀座的底部排气端,是锁组一具有排气管的排气座;该阀座的底部排气端,是设有单一对外开阀能力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是在一阀盖及阀座结合形成的腔室内组设一套盘,于套盘中心活动套设一具有阀口的罩形阀体,由一铆钉使该阀体能与一膜片相结合并承载一弹簧座上的弹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构件;且仅使用一套盘、一罩形阀体、一铆钉、一膜片、一弹簧座及一弹簧等六个必要构件,因此在数量上远比已知的控制阀内复杂组件减少甚多,故具有降低构件生产成本的优点;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必要构件,是具有自阀盖与阀座结合端的腔室内单方向组装阀内必要构件的能力,因此在组装上极为方便且快速;从而解决了使其精简结构组件、提升生产效益及降低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旨在精简二次空气控制阀的阀盖与阀座内的结构必要组件数量,使该等组件仅需自单方向植入于阀座内即可完成装配,并使阀内必要构件易于被组装,以提升二次空气控制阀的生产与组装效益,以利在组装及生产效益上均备具方便性及实用性。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A-A断面的开阀状态剖示图。
图5是图3A-A断面的关阀状态剖示图。
图6是已知二次空气控制阀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的结构立体图,该二次空气控制阀具有一相结合的阀盖1及阀座11,该阀盖1上设有一负压管17,衔接至引擎进气歧管的负压供应端,该阀座11上设有一新鲜空气的进气管18,且该阀座11底部具有另一排放新鲜空气的排气端,是可锁组另一排气座10,该排气座10底端设具有一排气管19。
如图2所示,在实施上,为了达到精简必要构件的目的,仅使用了一套盘12、一罩形阀体16、一铆钉4、一膜片15、一弹簧座14及一弹簧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构件。
其中该套盘12中心是延制形成有一套管122,此套盘12是组设于上述阀盖1及阀座11结合形成的腔室内,使套盘12被固置于阀座11上层开口端(如图4所示)。
该罩形阀体16是呈圆罩状,于其周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阀口161,此罩形阀体16是活动枢套于上述套盘12的套管122内(如图4所示)。
该膜片15是配置于罩形阀体16的上方,且该弹簧座14是配置于膜片15的上方,并利用一铆钉4将该弹簧座14及膜片15固定于罩形阀体16上成一体,同时该弹簧13是直接承载于该弹簧座14与阀盖1内的顶壁之间(如图4所示)。
由上述组配形态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构件均是由阀盖1与阀座11结合端的腔室内单方向载入,因此在组装上极为方便且快速。
再有,如图4所示,由上述套盘12的组置,使阀盖1内区隔形成一第一气室171,且该套盘12并使阀座11内区隔形成一第二气室181,同时上述罩形阀体16内并形成有另一第三气室191。
另观图3及图4,是利于分辨出图3所示的进气管18位在图4中揭示的位置及与负压管17、排气管19端三者间的关系。因此可由图4中揭示出该负压管17是与第一气室171相连通,该进气管18是与第二气室181相连通,且该排气管19端正好位于阀座11底端而与第三气室191构成可相连通气的形态。其间该第二气室181与第三气室191间,亦可通过罩形阀体16上的多个阀口161适时连通气路。
上述阀盖1上的负压管17是衔接至引擎负压供应端,使第一气室171内能由引擎负压而使膜片15往复动作,并带动固置于膜片15上的罩形阀体16同步往复升降引动。
如图5所示,当膜片15受到负压吸力172的吸持而带动罩形阀体16上升时,该罩形阀体16上的多个阀孔161便会缩藏于套管122内,而关闭第二气室181与第三气室191间的通路,呈关阀状态。另如图4所示,当膜片15受到往复频率的负压未吸持动作的瞬间,膜片15及罩形阀体16均会受到弹簧13力量的顶持,而被迫复归成下降的原始状态,使罩形阀体16上的多个阀孔161显露于套管122外,而开启第二气室181与第三气室191间的通路,即呈开阀状态。如此一来借助引擎运作时于进气歧管端产生往复抽吸动作的负压,以带动罩形阀体16产生往复式开阀或关阀的运作,使外界的新鲜空气能配合引擎高速或低速运转时进气与排气的频率,而经由控制阀的进气管18与排气端之间适时的启闭频率,而连通导引等比值的外界新鲜空气进入摩托车排气管内,以促进触媒净化废气的效率。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亦可在上述阀座11底部的排气端组设一仅具有单一对外开阀能力的单向阀2(如图4及图5所示,属已知构件,故不加赘述),以避免排气端的空气回流,以提升控制阀的使用效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二次空气控制阀的结构,除能保有原先利用负压控制二次空气进入引擎排气管内的流量的既定功能以外,甚而兼备有精简必要构件数量以及提增生产效益与组装方便性的能力,于是,本实用新型实已备具产业上的利用性,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主要是由一阀盖及阀座结合形成有一腔室,该阀盖上设有一负压管,衔接至引擎进气歧管的负压供应端,该阀座上设具一新鲜空气的进气管,且该阀座底部设有另一排放新鲜空气的排气端;其特征是该腔室内组设有一套盘、一罩形阀体、一膜片、一弹簧座及一弹簧;该套盘中心形成有一套管,且套盘是设于该阀盖及阀座结合形成的腔室内,使阀盖内区隔形成一第一气室,并使阀座内区隔形成一第二气室;该罩形阀体内形成有一第三气室,罩形阀体周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阀口与第三气室相通,且罩形阀体是活动枢套于该套盘的套管内,并于罩形阀体上方固置该膜片,并于膜片上方固置该弹簧座,该弹簧是直接承载于弹簧座与阀盖内的顶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弹簧座及膜片是以一铆钉固置于罩形阀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第一气室是与阀盖的负压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第二气室是与阀座的进气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第三气室是与阀座底部的排气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多个阀口显露于套管外,该第二气室与第三气室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多个阀口内藏于套管内,该第二气室与第三气室不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阀座的底部排气端,是锁组一具有排气管的排气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其特征是该阀座的底部排气端,是设有单一对外开阀能力的单向阀。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摩托车用二次空气控制阀,主要是由一阀盖及阀座结合形成一腔室,阀盖上设一负压管衔接至引擎进气歧管的负压端,阀座上设一进气管底部设一空气排气端;其特征是腔室内组设一套盘、一罩形阀体、一膜片、一弹簧座及一弹簧;套盘中心有一套管,套盘设于该腔室内,阀盖内形成第一气室,阀座内形成第二气室,罩形阀体内形成第三气室,罩形阀体周壁等距设多个阀口与第三气室相通,罩形阀体活动枢套于套管内,其上方固置膜片,膜片上方固置弹簧座,该弹簧设置于弹簧座与阀盖内顶壁间;由第一气室内引擎负压动作膜片带动罩形阀体往复升降,使阀口具有启闭控制第二、三气室间导通二次空气,达精简结构组件及提升生产组装效益,而具实用性。
文档编号F02M23/00GK2566006SQ0224685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3日
发明者黄钊仁 申请人:厦门信源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