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减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53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尾气减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如果能将汽车尾气在排放前加以治理,使其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减少,就会大大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目前,采用的净化方法有三种第一,改变汽车的动力,如开发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第二,改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装置和燃油质量,采用设计优良的发动机、改善燃烧室结构、采用新材料、提高燃油质量等。第三,采用一些先进的机外净化技术对汽车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以减少污染;机外净化技术需用催化剂控制汽车排放;而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一般费用较高,难以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为了减少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气减污器,该减污器通过钢网对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吸附作用,达到减污效果。它类似于上述第三种方法,但不需要催化剂。尾气通过减污器的进气口先进入排放室,再通过过滤网排出;也可通过旁路腔泄走。进气口与旁路口之间的距离处于最远位置。由于排放室的空间比旁路腔大得多且尾气的经过路径也短很多,空气阻力相对小很多,因而,尾气会优先从过滤网排出;过虑网的网孔越小,尾气经过时使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粘附在过虑网的机会越多;另外,过滤网面向地面,汽车在高速运行中会使钢制的过虑网表面温度较低,热的尾气在经过冷过虑网时,也会加强吸附作用,从而达到吸附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效果。过虑网使用一段时间后,粘附了大量固体悬浮颗粒,会影响尾气排放,所以过虑网要定期清洗。如果忘记清洗,造成过虑网的严重堵塞,使尾气无法从中排放;此时尾气会从旁路腔泄走,不会影响尾气排放;保证发动机使用安全;当然此时也没有减污作用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尾气减污器分为单入口型和双入口型两种,这两种尾气减污器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基本结构都是由进气口、排放室、过虑网、旁路腔和取网门构成。进气口的截面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这样才不会影响汽车尾气的正常排放。排放室的空间很大,应为汽车标称排量的数倍(例如汽车标称排量1. 6L,排放室的空间可为8-10 X 1. 6L),这样可容纳较多气体,使得气体尽量从过虑网排走,而不走旁路腔;这在过虑网不很通畅时尤其重要。过虑网与地面平行,其网孔的大小直接影响减污效果,最小网孔面积的极限是有效网孔面积之和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旁路口是旁路腔的入口,它的截面要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使得在过虑网完全堵塞时不影响尾气排放;旁路腔的出口与过虑网一样,朝向地面。取网门在取出过虑网时先打开,放入过虑网后闭合;取网门内面粘贴密封垫,防止气体从门缝中泄露。尾气减污器可安装在汽车尾部或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物理结构有效减少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结构简单,不需额外动力,不需催化剂,因而制作成本低;使用中无噪音且安全;过虑网便于清洗、更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入口尾气减污器的主视图。 图2是单入口尾气减污器的左视图。 图3是单入口尾气减污器的俯视图。 图4是
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图2的M向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的M向局部放大开门示意图。 图8是卡簧的主视图。 图9是卡簧的侧视图。
图10是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11是
图10的N向局部放大。
图12是压簧主视图。
图13是压簧俯视图。
图14是过滤网上框主视图。
图15是过滤网上框侧视图。
图16是过滤网上框俯视图。
图17是过滤网下框主视图。
图18是过滤网下框侧视图。
图19是过滤网下框俯视图。 图20是钢网图。 图21是过滤网安装过程主视图。 图22是过滤网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23是过滤网安装后的俯视图。 图24是取网门的主视图。 图25是取网门的侧视图。 图26是开门取网过程的主视图。 图27是开门取网过程的侧视图。 图28是开门取网过程的俯视图。 图29是门完全打开取网后的主视图。 图30是门完全打开取网后的侧视图。 图31是用B-B向剖视图表示的理想排尾气情况;箭头表示尾气流动方向。 图32是用B-B向剖视图表示的过滤网排尾气不很畅通情况;箭头表示尾气流动方向。 图33是用B-B向剖视图表示的过滤网完全堵塞后排尾气情况;箭头表示尾气流动方向。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
34是理想排尾气情况外观图。
35是双入口尾气减污器的主视图。
36是双入口尾气减污器的俯视图。
37是图36的E-E向剖视图。
1中1.合页,2.取网门,3.卡簧。
4中4.5中4.6中3.7中9.网槽。
网槽,5.
卡簧,8.
斜凸台:
旁路腔,6.排放室,7.
取网门。
进气口,8.过滤网。
10中2.取网门,IO.旁路口。
11中11.圆头螺钉,12.压簧,13.过滤网框。
14中14.圆孔。螺孔。
平头螺钉,17.过滤网上框,18.钢网,19.过滤网下框c密封垫。
17中1521中1625中2030中8.过滤网37中4.网槽,5
旁路腔,6.排放室,7.进气口,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中是单入口尾气减污器的三个视图,它的壳体可由钢板或其它耐高温可塑的材料制作;壳体与汽车主体连接,位置设在汽车后端下部,连接方式不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在
图1中,取网门(2)通过合页(1)与壳体连接,卡簧(3)使取网门固定在闭合位置,也是打开门的拉手。 在图4中,过滤网放在网槽(4)内,网槽围住过滤网的三个边;其中LXD的面积要远大于MXD的面积。 在图5中,旁路腔(5)的空间远小于排放室(6)的空间,但旁路腔与地面平行的截面要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进气口 (7)与汽车的排气管连接,可由金属软管连接,进气口的截面应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过滤网(8)从取网门侧沿网槽(4)向里放入,并由网槽内的压簧压住,以免汽车行驶中振动。其中h乘以图4中的D要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 在图6中,取网门(8)通过卡簧(3)固定在闭合位置。[0062] 在图7中,斜凸台(9)设在壳体底部,用来卡住卡簧。 在
图10中,取网门(2)安装在壳体顶和两侧的三个边的内侧,旁路口 (10)的截面应大于等于汽车排气管的截面;这样当过滤网完全堵塞后不会影响正常排气。[0064] 在
图11中,过滤网两端的网槽内设有压簧,圆头螺钉(11)和螺母将压簧(12)固定在网槽内,压簧的尺寸应保证过滤网(13)插入后能将其压住。 在
图14中,在过滤网上框四边上打若干个圆孔(14),圆孔直径与所配螺钉相适应(例如04. 5 ),圆孔的数量和位置与过滤网下框上的螺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在
图17中,在过滤网下框四边上打若干个螺孔(15),螺孔直径与所配螺钉相适应
(例如M4),螺孔的数量和位置与过滤网上框上的圆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在图21中,平头螺钉(16)的长度等于过滤网上下框厚度之和,过滤网上框(17)
和过滤网下框(19)用金属板制作,应平整,以便钢网(18)能被加紧并容易在网槽内移动;
钢网由不锈钢制作。 在图25中,取网门的内面粘贴密封垫(20),密封垫应选用有一定弹性并耐高温的材料(例如石棉)。通过密封垫使气体只从底部走。[0069] 在图30中,打开取网门后拉出过滤网(8)的情况。 在图37中,双入口尾气减污器的基本结构与单入口的相同,旁路腔(5)在壳体的中部,进气口 (7)、排放室(6)、网槽(4)和过滤网(8)对称双设置。 这种尾气减污器使用时,将它以适当方式安装在汽车后端下部,过滤网面朝地面,距地面尺寸不应小于汽车的最小离地间距。汽车排气管通过金属软管连接到减污器的进气口。使用中,过虑网需定期清洗。双手握住卡簧,向上抬起打开取网门,即可抽出过滤网,十分便捷。压簧和卡簧要使用弹性好的钢片(例如65锰)制作,这样在汽车运行中过滤网和取网门都不会振动、松开。
权利要求一种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它分为单入口型和双入口型两种,基本结构都是由进气口、排放室、过虑网、旁路腔和取网门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进气口在排放室的一端,旁路口在排放室的另一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排放室下面设置过滤网,过滤网面朝地面,通过网槽安放过滤网,网槽围住过滤网的三个边。
4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过滤网两端的网槽内设有压簧。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取网门内面粘贴密封垫,其下部两端各有一个卡簧,卡簧与壳体下面的斜凸台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取网门通过合页安装在壳体顶和两侧的三个边的内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过滤网由过滤网上框、钢网和过滤网下框通过螺钉组合在一起。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减污器,其特征是双入口尾气减污器的旁路腔在壳体的中部,进气口 、排放室、网槽和过滤网对称双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能减少汽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减污装置,尾气减污器。它主要用于汽车;也可用于有同样需求的其它地方,例如烟囱。该减污器通过过滤网对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吸附作用,达到减污效果。尾气减污器分为单入口型和双入口型两种,这两种尾气减污器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基本结构都是由进气口、排放室、过虑网、旁路腔和取网门构成。正常时尾气大部分通过过虑网排走;当过滤网部分或完全堵塞时可从旁路腔泄走。这样,任何时候都不会影响尾气的正常排放。该减污器通过物理结构有效减少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它结构简单,不需额外动力,不需催化剂,因而制作成本低;使用中无噪音且安全;过虑网便于清洗、更换。
文档编号F01N3/022GK201474758SQ2009201556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田博光 申请人:田博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