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曲轴冷却润滑油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6966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H型曲轴冷却润滑油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曲轴润滑油道的结构。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重要的部件之一,为了保证曲轴、轴瓦以及连杆等之间的润滑,在曲轴轴颈上设有冷却润滑的油道。目前大部分发动机曲轴主轴颈及连杆颈的润滑油道只有一个,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功率也来越大,所以传统润滑油道结构的形式已不太适应高速柴油机的润滑要求,因此会出现一些曲轴抱瓦,曲轴轴颈及轴瓦过度磨损等故障。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H型曲轴润滑油冷却油道,该油道可以保证每个轴颈都有两个润滑油孔,有足够的机油对轴瓦进行润滑,充分保证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油道走向单一,导致高转速发动机冷却润滑油有时断油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H型曲轴润滑油道,以满足发动机更高转速的润滑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进行说明。H型曲轴冷却润滑油道,在曲轴主轴上钻有第一油孔,在连杆上钻有第二油孔,第一油孔偏离主轴轴心距离hi为5mm ;第二油孔偏离连杆轴心距离h2为3mm。在曲拐上钻有斜油孔,通过斜油孔将第一和第二油孔贯通。以曲轴主轴中线为水平线,斜油孔与第一和第二油孔贯通的角度β为43° 46°。斜油孔开放端孔口通过钢球压紧密封。整个曲轴油道在(平面视图上看)形成一个H型。该H型油道在每个轴颈上都形成两个油孔,因此与目前通用的一个油孔相比较,其供油速度更快,润滑效果更好。本发明的特点以及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对目前原有的曲轴结构稍加改进即可。 因为H型油道在每个轴颈上都具有两个油孔,所以比目前通用的单油孔比较,其供油速度更快,润滑及冷却效果更好,并可以有效防止发动机曲轴抱瓦故障的发生。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简图。图2为图IA-A向润滑油道剖面示意图。图3为曲轴油道润滑机油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H型曲轴冷却润滑油道,其结构是在曲轴主轴1上钻有第一油孔5,在连杆2上钻有第二油孔3,第一油孔偏离主轴轴心距离hi为5mm ;第二油孔偏离连杆轴心距离h2为3mm。在曲拐上钻有斜油孔4, 以曲轴主轴中线为水平线,斜油孔与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贯通的角度β为43°,斜油孔开发端孔口通过钢球6压紧密封。当润滑油从机体主轴承座上的油道进入曲轴主轴颈油道后通过斜油孔4迅速进入油孔第一和第二两个油孔,从而从两个方向润滑主轴颈及连杆颈。
本发明已在CYQD80-E3及CYQD80-CE4系列2万3千多台柴油机上实施,效果非常理想,至今没有曲轴抱瓦的故障发生,曲轴及轴瓦早期磨损的故障率也由原来的300PPM降低到50PPM。
权利要求
1.H型曲轴冷却润滑油道,其特征是在曲轴主轴(1)上钻有第一油孔(5),在连杆(2) 上钻有第二油孔( ,第一油孔( 偏离主轴轴心距离hi为5mm ;第二油孔( 偏离连杆轴心距离h2为3mm,在曲拐上钻有斜油孔,以曲轴主轴中线为水平线,斜油孔(4)与第一油孔(5)和第二油孔(3)贯通的角度β为43° 46°,斜油孔(4)开发端孔口通过钢球 (6)压紧密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曲轴冷却润滑油道。其结构是在曲轴主轴上钻有第一油孔,在连杆上钻有第二油孔,第一油孔偏离主轴轴心距离h1为5mm;第二油孔偏离连杆轴心距离h2为3mm。在曲拐上钻有斜油孔,通过斜油孔将第一和第二油孔贯通。以曲轴主轴中线为水平线,斜油孔与第一和第二油孔贯通的角度β为43°~46°。斜油孔开放端孔口通过钢球压紧密封。该H型油道在每个轴颈上都形成两个油孔,因此与目前通用的一个油孔相比较,其供油速度更快,润滑效果更好。而且结构简单,对目前原有的曲轴结构稍加改进即可。
文档编号F01M1/06GK102434244SQ2011103665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伞桂权, 吴广仓, 朱广辉, 李显达, 李晓光, 杜勇, 贺兆欣 申请人: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