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695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结构,具体涉及到一种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链传动正时定位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电控燃油喷射、高压分配泵,凸轮轴顶置等许多新技术的采用,对发动机装配的工艺性,零部件的加工水平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发动机正时定位的准确性是反应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喷油时间、喷油量,通过配气正时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关闭。目前大都采用在发动机前端的减振器上,手工打刻出气缸上止点的标记进行正时定位。该方法的准确性、装配的效率等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发动机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凸轮轴顶置的发动机提供一种精确正时定位的装置,以实现喷油和进排气配气的最优配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同时使发动机装配更加合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予以说明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包括曲轴定位杆、飞轮壳、曲轴、飞轮、凸轮轴定位销、凸轮轴、缸盖等。由曲轴齿轮盘、 凸轮轴齿轮盘以及油泵齿轮盘通过链轮连接组成链轮系。曲轴定位杆穿过飞轮壳上的定位孔插入飞轮中的定位销孔中;凸轮轴定位销穿过凸轮轴插入缸盖的缸盖定位孔中,确定凸轮轴和曲轴的传动关系,完成发动机配气的正时定位和供油的正时定位。链轮系中的曲轴齿轮盘与曲轴装配;凸轮轴齿轮盘与凸轮轴装配;油泵齿轮盘与凸轮轴油泵装配。发动机配气正时和供油正时的作用是按照各缸工作过程的需要,通过链轮传动确定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关系,使凸轮轴按一定的规律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和燃油定时的喷射入汽缸保证功率的输出。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采用顶置凸轮轴、链传动提供精确的正时定位系统, 使发动机配气与供油更加及时、精确。各部件与相应的定位孔配合,省去了常规装配需要对准啮合记号的步骤,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1为本发明分解式立体结构原理图。附图2为图1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其部件连接结构为曲轴定位杆1穿过飞轮壳2上的定位孔3插入飞轮4中的定位销孔5中;凸轮轴定位销6穿过凸轮轴7插入缸盖8的缸盖定位孔9中。链轮系中的曲轴齿轮盘13与曲轴10装配;链轮系中的凸轮轴齿轮盘12与凸轮轴7装配,凸轮轴7装配在缸盖凸轮定位孔15中(如图1)。链轮系中的油泵齿轮盘11与凸轮轴油泵装配。凸轮轴定位销6的平面部分与凸轮轴10的定位面14组合装配(如图2),起到限定凸轮轴转动的目的。 发动机在装配时,将凸轮轴定位销穿过凸轮轴,凸轮轴定位销的平面部分与凸轮轴的定位面组合装配,凸轮轴定位销下端插入缸盖的缸盖定位孔中。同时在发动机后端将曲轴定位杆穿过飞轮壳及定位销孔与飞轮定位,起到限定曲轴做旋转运动的目的。然后安装链轮系,将链轮系中个齿轮盘与相应的轴或泵装配在一起。凸轮轴定位销、曲轴定位杆以及相应的安装孔和配平面全部采用高精度的机械加工,对表面光洁度及配合间隙进行限定,保证了凸轮轴定位销、曲轴定位杆与销孔的匹配,极大地降低了正时误差,保证了配气正时和供油正时的精确,同时也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在NGD系列发动机上已经得到非常成功的应用。
权利要求
1.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包括曲轴定位杆、飞轮壳、曲轴、飞轮、凸轮轴定位销、凸轮轴、缸盖,由曲轴齿轮盘、凸轮轴齿轮盘以及油泵齿轮盘通过链轮连接组成链轮系,其特征是曲轴定位杆(1)穿过飞轮壳( 上的定位孔C3)插入飞轮(4)中的定位销孔(5)中;凸轮轴定位销(6)穿过凸轮轴(7)插入缸盖(8)的缸盖定位孔(9)中;链轮系中的曲轴齿轮盘(13)与曲轴(10)装配,链轮系中的凸轮轴齿轮盘(12)与凸轮轴装配;链轮系中的油泵齿轮盘(11)与凸轮轴油泵装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凸轮轴定位销(6)的平面部分与所述凸轮轴(10)的定位面(14)组合装配,所述凸轮轴(7)装配在缸盖凸轮定位孔(1 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顶置发动机的正时定位系统装置,其结构是曲轴定位杆穿过飞轮壳上的定位孔插入飞轮中的定位销孔中;凸轮轴定位销穿过凸轮轴插入缸盖的缸盖定位孔中,确定凸轮轴和曲轴的传动关系,完成发动机配气的正时定位和供油的正时定位。链轮系中的曲轴齿轮盘与曲轴装配;凸轮轴齿轮盘与凸轮轴装配;油泵齿轮盘与凸轮轴油泵装配。凸轮轴定位销的平面部分与凸轮轴的定位面组合装配,起到限定凸轮轴转动的目的。采用顶置凸轮轴、链传动提供精确的正时定位系统,使发动机配气与供油更加及时、精确。各部件与相应的定位孔配合,省去了常规装配需要对准啮合记号的步骤,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F01L1/348GK102493852SQ2011103659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周杰, 孙超, 曹晓峰, 李晓刚, 杨明, 汪武强, 董立明, 蔡云富, 贺兆欣, 赵霄鹏, 逯明, 陈军磊 申请人: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