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207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音器,壳体前端设有进气口,后端设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腔经未封闭隔断分隔为导流腔、过渡腔、注气腔、消声腔;所述导流腔呈类锥形;所述导流腔内设有类锥形导流体;所述导流体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过渡腔、注气腔、消声腔呈圆柱形;所述注气腔与消声腔内设有圆柱形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管壁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壳体上对应注气腔处设有注气孔。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外观美,具有消声频带宽、消声效果好、排气阻力小的特点,易于工业化生产。
【专利说明】一种消音器【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消音器。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工作时需将废气排放,为了减小排气时的噪音,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及火星,需设置消音器。现有消音器噪音普遍较大,排气污染严重。多数抗性消音器采用空管、共振室、膨胀室结构,消音效果较差,出气口小于进气口,排气不畅,易导致表面温度增高以致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消声频带宽的消音器。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壳体前端设有进气口,后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壳体内腔经未封闭隔断分隔为导流腔、过渡腔、注气腔、消声腔;所述导流腔呈类锥形;所述导流腔内设有类锥形导流体;所述导流体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过渡腔、注气腔、消声腔呈圆柱形;所述注气腔与消声腔内设有圆柱形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管壁上均布有导流孔;所述壳体上对应注气腔处设有注气孔。
[0005]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外观美,具有消声频带宽、消声效果好、排气阻力小的特点,易于工业化生产、大范围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进气口,2、壳体,3、导流腔,4、导流体,5、隔断,6、过渡腔,7、注气孔,8、注
气腔,9、导流管,10、消声腔,1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图1中,壳体2前端设有进气口 1,后端设有出气口 10。壳体2内腔经未封闭隔断5分隔为导流腔3、过渡腔6、注气腔8、消声腔9。导流腔3呈类锥形,导流腔3内设有类锥形导流体4,导流体4上设有若干导流孔。过渡腔6、注气腔8、消声腔9呈圆柱形,注气腔8与消声腔9内设有圆柱形导流管,导流管9管壁上设有若干导流孔。导流管9的入口即为注气腔8入口,导流管9的出口即为出气口 11。壳体2上对应注气腔8处设有注气孔。
[0009]从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噪声气体从进气口 I进入导流腔3,经导流体4分流,噪声气体改变流向,能量降低。从导流腔3流出的噪声气体进入过渡腔6,能量进一步降低。从过渡腔6流出的噪声气体流经 注气腔8,注气腔8注入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可控气体,形成气柱或气幕,撞击噪声气体使其能量再次被消耗。最后,噪声气体流经消声腔10,进一步消耗能量,从排气孔排出,达到消声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 )前端设有进气口( I),后端设有出气口( 10 );所述壳体(2)内腔经未封闭隔断(5)分隔为导流腔(3)、过渡腔(6)、注气腔(8)、消声腔(9); 所述导流腔(3)呈类锥形;所述导流腔(3)内设有类锥形导流体(4);所述导流体(4)上均布有导流孔; 所述过渡腔(6)、注气腔(8)、消声腔(9)呈圆柱形;所述注气腔(8)与消声腔(9)内设有圆柱形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管壁上均布有导流孔; 所述壳体(2)上对应注气腔(8)处设有注气孔。
【文档编号】F01N1/00GK103925052SQ201310009993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李胜利, 韩杨, 梁亮 申请人:襄阳楚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