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气门机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014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气门机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气门机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传统的凸轮轴由中心轴和若干凸轮组成,凸轮轴通常将凸轮和中心轴铸造成一个整体;或者,先分别铸造凸轮和中心轴,然后再加工连接成一个整体。这种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该凸轮型线的设计是对发动机在全工况下的平衡性选择,因此,只能使发动机在某一转速范围下处于最佳的配气相位,当发动机转速很低或很高时,其配气相位就会处于不理想的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发动机所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车用发动机的性能,开发了一种可变气门技术。其中,包括avs可变气门升程技术。该技术为每个气门设计了两组以上不同形状或不同角度的凸轮,通过驱动件切换两组不同的凸轮,从而改变气门的打开行程、打开正时,为发动机在各种工况和转速下提供了更高的进、排气效率。

avs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中,所采用的凸轮轴,包括:中心轴和凸轮;凸轮设置在中心轴上,并可以根据气缸的数量设置多个,凸轮与中心轴不能相对转动,但能够沿中心轴轴向移动;凸轮用于在中心轴的特定转角位置处打开或关闭对应气缸上的气门。通过凸轮的轴向移动,可以使凸轮运动到至少两个轴向位置,在不同轴向位置,气门对应不同的凸轮,因而能够改变气门的打开行程或打开正时。

现有技术中,改变凸轮的位置,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凸轮轴上设置导向部,导向部固定连接凸轮,导向部上设置沟槽;还包括可控制的插销,插销与沟槽配合;使得当导向部围绕凸轮轴的中心轴旋转运动时,导向部沿凸轮轴的轴向运动,从而改变凸轮在凸轮轴上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凸轮轴上的凸轮沿凸轮轴的轴向移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包括:中心轴,可旋转的支撑在发动机的壳体上;凸轮部,具有沿轴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类凸轮,一类凸轮对应一种吸气或排气过程;所述凸轮部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能随所述中心轴的旋转而旋转,并能沿所述中心轴轴向移动,从而使相应的一类凸轮处于发动机的气门位置;所述凸轮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凸轮部轴向一端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第一弧形面能够随所述中心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面轴向一侧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垂直于所述中心轴,所述第二弧形面能够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贴合,使第一驱动件推动所述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弧形面沿周向方向具有至少两个位置,两相邻位置中一个为起始位置,另一个为结束位置,当起始位置与第一弧形面贴合时,其中一类凸轮处于气门位置,随着第二弧形面和第一弧形面的旋转,第二弧形面的结束位置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贴合时,相邻类的凸轮处于气门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以相同的线速度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在周向方向上各个位置均可以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弧形面带动所述第二弧形面旋转。

可选的,所述凸轮轴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沿远离所述中心轴、靠近所述中心轴往复运动,使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贴合、分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执行单元还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弧形面沿周向方向具有两个位置,分别为起始位置、结束位置;所述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沿远离所述中心轴、靠近所述中心轴往复运动,使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贴合、分离;涡簧,当所述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分离时,所述涡簧驱动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使所述起始位置正对所述第一弧形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面为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弧形斜面,在同一圆周上,斜面上各个点到中心轴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弧形面在周向上各个位置均能够与所述第一弧形面贴合;所述第二弧形面与第一弧形面贴合时,所述第二弧形面在第一弧形面的带动下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沿周向方向,所述第二弧形面被所述位置分割成至少两部分,所述起始位置和所述结束位置之间为一部分,相邻两部分之间平滑过渡。

可选的,所述凸轮部的所述一端具有去顶锥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为所述去顶锥面的一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环形曲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为所述环形曲面的一部分。

可选的,所述凸轮部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弧形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

可选的,所述凸轮轴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当所述凸轮部触碰所述限位件时,停止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一类凸轮为一个凸轮组,一个凸轮组对应一种吸气或排气过程,一个凸轮组至少包括两个凸轮,当所述凸轮部沿所述中心轴轴向移动时,能使相应的一个凸轮组处于发动机的气门位置。

可选的,所述凸轮部具有两个凸轮组,一个凸轮组包括两个凸轮;所述凸轮轴调节装置还包括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固定设置在凸轮组的两个凸轮之间,当所述凸轮触碰所述轴承盖时,所述凸轮部停止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凸轮部具有凸轮载体,所述凸轮载体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能随所述中心轴的旋转而旋转,并能沿所述中心轴轴向移动;所述凸轮载体上固定设置至少两类凸桃,所述凸桃沿中心轴轴向分布,所述凸桃和所述凸轮载体构成所述凸轮。

可选的,所述凸轮部还具有位于所述凸轮部轴向另一端的第三弧形面,所述第三弧形面环绕所述中心轴,所述第三弧形面能够随所述中心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弧形面轴向一侧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第二旋转轴和第四弧形面,所述第四弧形面环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于所述中心轴,所述第四弧形面能够与所述第三弧形面贴合,使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移动;所述第四弧形面沿周向方向具有至少两个位置,两相邻位置中一个为起始位置,另一个为结束位置,当起始位置与第三弧形面贴合时,其中一类凸轮处于气门位置,随着第四弧形面和第三弧形面的旋转,第四弧形面的结束位置与所述第三弧形面贴合时,相邻类的凸轮处于气门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贴合时,所述第三弧形面和所述第四弧形面分离;所述第三弧形面与所述第四弧形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分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门机构,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气门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的凸轮轴调节装置,包括中心轴、凸轮部和第一驱动件,凸轮部设置在中心轴上;通过在凸轮部的一端设置第一弧形面,在第一驱动件上设置能够与第一弧形面相贴合的第二弧形面,当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贴合时,第一驱动件能够推动凸轮部沿中心轴移动,改变凸轮部上凸轮的位置,从而使相应的凸轮处于发动机的气门位置;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在效果上,能够基本达到现有技术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运行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凸轮轴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凸轮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凸轮轴调节装置100包括导向部11,导向部上设置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112;导向部11还具有中心孔113,中心孔113内设置凸轮轴(图中未示出),凸轮轴能够围绕中心轴线13旋转;导向部11能够沿凸轮轴轴向移动,但无法与凸轮轴相对转动,导向部11的一端至少与凸轮轴上一个的凸轮部固定连接。

凸轮轴调节装置100还包括驱动部12,驱动部12具有与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112相配合的插销121,插销121的一端能够伸入第一滑槽111、第二滑槽112中,插销121的另一端固装有磁铁块122;驱动部12还具有电磁线圈123,电磁线圈123与电源124电路连接,电路上设置电路开关125;磁铁块122、电磁线圈123设置在空腔壳体126内。

当需要改变凸轮轴上凸轮的位置时,闭合电路开关125,电磁线圈123产生磁场,磁场将磁铁块122推向空腔壳体126的下部,插销121一端进入第一滑槽111或第二滑槽112中;由于导向部11围绕中心轴线13旋转,但插销121沿中心轴线13的轴向方向固定,因而插销121能够推动导向部11沿中心轴线13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推动与导向部11固定连接的凸轮部沿中心轴线13的轴向方向移动,改变凸轮的位置。

以上是现有技术中改变凸轮在凸轮轴上位置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凸轮沿凸轮轴轴向移动,改变凸轮位置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2、图3,本发明中,凸轮轴调节装置200包括中心轴21,中心轴21可旋转的支撑在发动机的壳体(图中未示出)上。中心轴21上设置有凸轮部22,凸轮部22具有至少两类凸轮,一类凸轮对应一种吸气或排气过程,凸轮部22能随中心轴21的旋转而旋转,并能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当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时,能够使凸轮部22上相应的凸轮处于发动机的气门(图中未示出)位置。

凸轮部22还具有位于凸轮部22轴向一端的第一弧形面23a,第一弧形面23a环绕中心轴21,能够随中心轴21的旋转而旋转。

凸轮轴调节装置200还包括位于第一弧形面23a轴向一侧的第一驱动件23,第一驱动件23具有第一旋转轴231和第二弧形面23b,第一旋转轴231垂直于中心轴21。第二弧形面23b能够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使第一驱动件23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

第二弧形面23b沿周向方向具有至少两个位置,两相邻位置中一个为起始位置,另一个为结束位置,当起始位置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时,凸轮部22上的一类凸轮处于气门位置,随着第二弧形面23a和第一弧形面23b的旋转,当结束位置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时,相邻类的凸轮处于气门位置。

参考图2,凸轮部22具有凸轮载体220,凸轮载体220套设在中心轴21上,能随中心轴21的旋转而旋转,并能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凸轮载体220上固定设置至少两类凸桃,凸桃沿中心轴轴向分布,凸桃和凸轮载体构成以上所述的凸轮。

本实施例中,凸轮载体220上固定设置两个凸桃,分别为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沿中心轴21轴向分布。在发动机工作时,仅第一凸桃221或第二凸桃222处于发动机气门位置,用于调节气门的开闭,因而本实施例中,凸轮部22仅对应一个发动机的气门。当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时,能够改变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的位置,从而使其中一个凸桃离开气门位置,而使另外一个凸桃移动到气门位置。若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具有不同的角位置,则能改变所在气门的打开正时,若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的具有不同的最高点位置,则能改变所在气门的打开行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部也可以不设置凸轮载体和凸桃;此时,凸轮部至少包括两类凸轮,凸轮套设在中心轴上。具体可参照图9,凸轮部52包括两个凸轮,分别为第一凸轮521、第二凸轮522;第一凸轮521、第二凸轮522套设在中心轴21上,并沿中心轴21轴向分布。其工作原理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类似,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载体220上可以固定设置3个以上凸桃;凸轮部52可以包括3个以上凸轮。

参考图3,第一驱动件23能够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的原因在于:第二弧形面23b上不同位置离第一旋转轴231的距离不同,当第二弧形面23b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且旋转时,若保持第一旋转轴231的位置不变,从离第一旋转轴231位置较近的aa与第一弧形面23a相贴合,运动至离第一旋转轴231位置较远的bb与第一弧形面23a相贴合,便能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

继续参考图2、图3,凸轮部22的轴向一端为去顶锥面,第一弧形面23a为去顶锥面的一部分;第一驱动件23具有环绕第一旋转轴231的环形曲面,第二弧形面23b为环形曲面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面23a和第二弧形面23b在周向方向上各个位置均可以贴合;且当第一弧形面23a和第二弧形面23b贴合时,第一弧形面23a能够带动第二弧形面23b旋转;当第一弧形面23a带动第二弧形面23b旋转时,第一弧形面23a、第二弧形面23b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第一驱动件能够推动凸轮部在中心轴上轴向移动的条件下,也可以将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设计为仅在部分位置上贴合,在其他位置上,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具有间隙。第二弧形面也可以不由第一弧形面带动,而是由第一旋转轴驱动旋转;此时,为了使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不产生相对运动而相互摩擦,优选的,使第二弧形、第一弧形面以相同的线速度旋转。

继续参考图2,第一弧形面23a为相对于中心轴21的弧形斜面,且在同一圆周上,弧形斜面上各个点到中心轴21的距离相等。为了保证第二弧形面23b能够与第一弧形面23a相贴合,第二弧形面23b也为弧形斜面,且第二弧形面23b上斜面与中心轴21的角度β等于第一弧形面23a上斜面与中心轴21的角度α,α为大于零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面23a背向中心轴21,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能够贴合,并使第一驱动件能够推动凸轮部在中心轴上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第一弧形面也可以面向中心轴。

凸轮部22还包括第一导向部223,第一导向部223固装在凸轮部22的轴向一端,使得第一弧形面23a能够设置在第一导向部22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面可以直接设置在凸轮部的一端。

继续参考图3,本发明的第二弧形面23b被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分割成至少两部分,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之间为一部分,相邻两部分之间平滑过渡。

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面23b沿周向方向仅具有两个位置,分别为起始位置aa、结束位置bb,因而,第二弧形面23b被起始位置aa、结束位置bb分割为两部分,起始位置aa、结束位置bb为平滑过渡位置。

本实施例中,凸轮部22仅具有两个凸桃,分别为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当起始位置aa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时,第一凸桃221处于气门位置;在第二弧形面23b围绕第一旋转轴231旋转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23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当第二弧形面23b旋转至使结束位置bb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时,第二凸桃222处于气门位置。

从起始位置aa旋转至结束位置bb的过程中,刚好使第二凸桃222运动至第一凸桃221之前所在位置的控制原理如下:

第一凸桃221、第二凸桃222沿中心轴21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差l。起始位置aa与第一旋转轴231的距离为l1,结束位置bb与第一旋转轴的距离为l2,l2与l1的距离差为第一凸桃221和第二凸桃222之间的距离差l。因此,将第一驱动件23移动至使第二弧形面23b上起始位置aa与第一弧形面23a相贴合,第二弧形面23b在第一弧形面23a的带动下围绕第一旋转轴231旋转,并且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方向移动;当第二弧形面23b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部位由起始位置aa旋转至结束位置bb时,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第一凸桃221与第二凸桃222在中心轴21轴向方向上的距离l。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载体上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凸桃,并使两个相邻凸桃沿中心轴轴向方向上距离相等。当第一驱动件推动一次凸轮部后,可以再次调整第一驱动件的位置,使第二弧形面上的起始位置再次与第一弧形面相贴合;第二弧形面在第一弧形面的带动下围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并且再次推动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方向移动;重复以上步骤,第一驱动件能够连续的推动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方向移动,实现多个凸桃的切换。

凸轮轴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一执行单元(图中未示出),第一执行单元控制第一驱动件23,沿远离中心轴21、靠近中心轴21往复运动,使第一弧形面23a与第二弧形面23b贴合、分离。第一执行单元还能控制第一旋转轴231进行旋转。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执行单元包括电磁阀(图中未示出)和涡簧(图中未示出),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23沿远离中心轴21、靠近中心轴21往复运动,使第一弧形面23a与所述第二弧形面23b贴合、分离;当第一弧形面23a与第二弧形面23b分离时,涡簧能够驱动第一旋转轴231旋转,使起始位置aa正对第一弧形面23a。

第一执行单元的作用在于,能够实现第一驱动件23的位置调整。当需要推动凸轮部移动时,第一执行单元能够控制第一驱动件23使第二弧形面23b上的起始位置aa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当第二弧形面23b旋转至结束位置bb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时,第一执行单元能够控制第一驱动件23使第二弧形面23b离开第一弧形面23a。

继续参照图2,凸轮部22还具有位于凸轮部22轴向另一端的第三弧形面24a,第三弧形面24a环绕中心轴21,能够随中心轴21的旋转而旋转。凸轮轴调节装置200还包括位于上述第三弧形面24a轴向一侧的第二驱动件24,第二驱动件24具有第二旋转轴241和第四弧形面24b,第二旋转轴241垂直于中心轴21。第四弧形面24b能够与第三弧形面24a贴合,使第二驱动件24推动所述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

第四弧形面24b沿周向方向具有至少两个位置,两相邻位置中一个为起始位置,另一个为结束位置,当起始位置与第三弧形面24a贴合时,其中一类凸轮处于气门位置,随着第四弧形面24b和第三弧形面23a的旋转,第四弧形面24b的结束位置与第三弧形面23a贴合时,相邻类的凸轮处于气门位置。

第二驱动件24能够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的原因可参照第一驱动件23,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驱动件24推动凸轮部22移动的方向与第一驱动件23推动凸轮部22移动的方向相反。

参考图2、图3,凸轮部22的轴向另一端为去顶锥面,第三弧形面24a为去顶锥面的一部分;第二驱动件24具有环绕第二旋转轴241的环形曲面,第四弧形面23b为环形曲面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第三弧形面24a和第四弧形面24b在周向方向上各个位置均可以贴合;且当第三弧形面24a和第四弧形面24b贴合时,第三弧形面24a能够带动第四弧形面24b旋转;当第三弧形面24a带动第四弧形面24b旋转时,第三弧形面24a、第四弧形面24b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第二驱动件能够推动凸轮部在中心轴上轴向移动的条件下,也可以将第三弧形面、第四弧形面设计为仅在部分位置上贴合,在其他位置上,第三弧形面、第四弧形面具有间隙。第四弧形面也可以不由第三弧形面带动,而是由第二旋转轴驱动旋转;此时,为了使第三弧形面、第四弧形面不产生相对运动而相互摩擦,优选的,使第三弧形、第四弧形面以相同的线速度旋转。

继续参考图2,第三弧形面24a为相对于中心轴21的弧形斜面,且在同一圆周上,弧形斜面上各个点到中心轴21的距离相等。为了保证第四弧形面234能够与第三弧形面24a相贴合,第四弧形面24b也为弧形斜面,且第四弧形面24b上斜面与中心轴21的角度等于第三弧形面24a上斜面与中心轴21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三弧形面24a背向中心轴21,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第三弧形面、第四弧形面能够贴合,并使第二驱动件能够推动凸轮部在中心轴上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第三弧形面也可以面向中心轴。

凸轮部22还包括第二导向部224,第二导向部224固装在凸轮部22的轴向另一端,使得第三弧形面24a能够设置在第二导向部22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弧形面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凸轮部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四弧形面24b与第二弧形面23b相同,沿周向方向仅具有两个位置,分别为起始位置、结束位置,第四弧形面24b被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分割为两部分,起始位置、结束位置为平滑过渡位置。起始位置到第二旋转轴241的距离与结束位置到第二旋转轴241的距离的差值为l,刚好等于第一凸桃221和第二凸桃222之间的距离差l。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驱动件23、第二驱动件24互不干扰,当第一弧形面23a与第二弧形面23b贴合时,第三弧形面24a和第四弧形面24b分离。当第三弧形面24a与第四弧形面24b贴合时,第一弧形面23a和第二弧形面23b分离。

凸轮轴调节装置200还包括第二执行单元(图中未示出),第二执行单元控制第二驱动件24,沿远离中心轴21、靠近中心轴21往复运动,使第三弧形面24a与第四弧形面24b贴合、分离。第二执行单元还能控制第一旋转轴231进行旋转。第二执行单元的作用可以参照第一执行单元。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执行单元可以与第一执行单元合并为一个执行单元,同时控制第一驱动件23和第二驱动件24。

继续参照图2,在中心轴21上还设置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25、第二限位件26,第一限位件25设置在第一导向部223的右侧,用于限制凸轮部21沿中心轴轴向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第二限位件26设置在第二导向部224的左侧,用于限制凸轮部21沿中心轴轴向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

本实施例凸轮轴调节装置运行如下:

参照图4(a),当第一凸桃221处于气门位置时,若希望使第二凸桃222移动至气门位置,可以通过第一执行单元控制第一旋转轴231旋转,使第二弧形面的起始位置aa旋转至与第一弧形面23a相对。具体的,当第二弧形面23b离开第一弧形面23a时,第一执行单元中的涡簧控制第一驱动件23完成自动复位,即使第二弧形面的起始位置aa正对第一弧形面23a。

参照图4(b),通过第一执行单元控制第一驱动件23运动至使第二弧形面23b与第一弧形面23a相贴合,具体的,第一执行单元中的电磁阀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23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使第二弧形面23b与第一弧形面23a相贴合。此时,贴合位置正好在起始位置aa处;发动机工作时,凸轮部22随着中心轴21的旋转而旋转,第一弧形面23a、第三弧形面24a也随着中心轴21的旋转而旋转;因而,第二弧形面23b在第一弧形面23a的带动下,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231旋转,第二弧形面23b在旋转的同时,推动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

参照图4(c),当第二弧形面23b与第一弧形面23a贴合部位由近端aa旋转至远端bb时,凸轮部2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l,此时,第二凸桃222运动至气门位置,而第一凸桃221离开气门位置,完成凸轮的切换;第二导向部224与第二限位件26接触,第二限位件26用于定位凸轮部22在中心轴上的位置,并防止凸轮部22向左移动过多的距离。

完成凸轮的切换后,第一执行单元控制第一驱动件23运动第二弧形面23b与第一弧形面23a分离,具体的,第一执行单元中的电磁阀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23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使第一弧形面23a和第二弧形面23b分离,当第二弧形面23b离开第一弧形面23a时,第一执行单元中的涡簧控制第一驱动件23完成自动复位,使第二弧形面的起始位置aa正对第一弧形面23a。

当第二凸桃222处于气门位置,希望使第一凸桃221移动至气门位置时,可以通过第二执行单元控制第二旋转轴241旋转,使第四弧形面24b的起始位置旋转至与第三弧形面24a相对,具体可参照上述第一凸桃221切换第二凸桃222运行方式,不再赘述。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5、图6,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凸轮载体322上设置有3个凸桃,分别为第一凸桃321、第二凸桃322、第三凸桃323,沿中心轴21轴向分布。第一凸桃321、第二凸桃322之间,第二凸桃322、第三凸桃323之间具有不同的距离。在发动机工作时,仅第一凸桃321、第二凸桃322、第三凸桃323中的其中一个处于发动机气门位置,用于调节气门的开闭。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推动凸轮部32能够沿中心轴21移动不同的距离,第二弧形面33b沿周向方向具有三个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xx、第二位置yy、第三位置zz。第二弧形面33b被上述三个位置分割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第一位置xx、第二位置yy之间的第一部分,第二位置yy、第三位置zz之间的第二部分,第三位置zz、第一位置xx之间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之间平滑过渡。

当第一位置xx与第一弧形面33a贴合时,第一凸桃321处于气门位置;在第二弧形面33b围绕第一旋转轴331旋转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33推动凸轮部3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当第二弧形面33b旋转至使第二位置yy与第一弧形面33a贴合时,第二凸桃322处于气门位置;当第二弧形面33b继续围绕第一旋转轴331旋转,第一驱动件33继续推动凸轮部3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当第二弧形面33b旋转至使第三位置zz与第一弧形面33a贴合时,第三凸桃323处于气门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桃321、第二凸桃322沿中心轴21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差m,第二凸桃322、第三凸桃323沿中心轴21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差n。第一位置xx与第一旋转轴331的距离为l1,第二位置yy与第一旋转轴331的距离为l2,第三位置zz与第一旋转轴331的距离为l3。l2与l1的距离差为第一凸桃321和第二凸桃322之间的距离差m,l3与l2的距离差为第二凸桃322和第三凸桃323之间的距离差n。

因此,当第二弧形面33b与第一弧形面33a贴合部位由第一位置xx旋转至第二位置yy时,凸轮部3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第一凸桃321与第二凸桃322在中心轴21轴向方向上的距离m;当第二弧形面33b与第一弧形面33a贴合部位由第二位置yy旋转至第三位置zz时,凸轮部3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的距离刚好为第二凸桃322与第三凸桃323在中心轴21轴向方向上的距离m。

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置yy即是第一部分的结束位置,又是第二部分33n的起始位置,其作用在于:当第一凸桃321处于气门位置,希望使第三凸桃323移动至气门位置时,可以使第二弧形面33b与第一弧形面33a贴合部位由第一位置yy直接旋转至第三位置zz,实现凸轮的切换。而不用先使第二凸桃322切换第一凸桃321,再使第三凸桃323切换第二凸桃322,简化了切换过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可以不共用第二位置,而是分别拥有自己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此时,在一次切换过程中,只能实现相邻两个凸轮的切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部上可以设置3个以上凸轮,但需要保证相邻两凸轮之间距离为m或n或m+n,即能够对应第二弧形面上各个位置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的差值。当第一驱动件推动一次凸轮部后,可以再次调整第一驱动件的位置,使第二弧形面上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再次与第一弧形面相贴合;第二弧形面在第一弧形面的带动下围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并且再次推动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方向移动;重复以上步骤,第一驱动件能够连续的推动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方向移动,实现多个凸轮的切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面还可以具有3个以上更多的位置,具体设计方式与本实施例类似,不再赘述。

参照图5,凸轮部32还具有位于凸轮部32轴向另一端的第三弧形面34a,凸轮轴调节装置200还具有第二驱动件34,第二驱动件34具有第二旋转轴341和第四弧形面34b。

第四弧形面34b上位置的布置方式可以参考第二弧形面33b,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凸轮轴调节装置运行方式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7,凸轮部42具有至少两个凸桃组,一个凸桃组至少包括两个凸桃,当凸轮部42沿中心轴21轴向移动时,能使相应的一个凸桃组处于发动机的气门位置。

本实施例中,凸轮部42具有凸轮载体420,凸轮载体420上设置有两个凸桃组,分别为第一凸桃组421、第二凸桃组422,沿中心轴21轴向分布。

第一凸桃组421、第二凸桃组422各包含两个凸桃,因而,凸轮部42对应发动机的两个气门,在发动机工作时,仅第一凸桃组421或第二凸桃组422处于发动机气门位置,用于调节气门的开闭。第一凸桃组421与第二凸桃组422之间的切换,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凸桃与第二凸桃的切换类似;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43和第二弧形面43b,第二驱动件44和第四弧形面44b的设计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当第一凸桃组421、第二凸桃组422沿中心轴21轴向距离差为l时,可以直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第二弧形面和第二驱动件、第四弧形面。

参考图8,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凸轮轴调节装置,与图7的不同之处凸轮轴调节装置还包括有轴承盖423,轴承盖423固定设置在第一凸桃组421的两个凸桃之间,同时也处于第二凸桃组422的两个凸桃之间,当任一凸桃触碰轴承盖423时,凸轮部42停止轴向移动。

具体的,轴承盖423固装在发动机的壳体(图中未示出)上,轴承盖423的位置始终固定,不随凸轮部42的移动而移动。当第一驱动件43驱动凸轮部42沿中心轴21轴向向左移动时,轴承盖423能够防止凸轮部42向左移动过多的距离,此时,轴承盖423的作用相当于限位件;同理,当第二驱动件44驱动凸轮部42沿中心轴21轴向向右移动时,轴承盖423能够防止凸轮部42向右移动过多的距离。因此,在此实施例中,不再另行设置限位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部上还可以设置有3个以上的凸轮组,在此种状态下,当发动机工作时,仅有一个凸轮组处于发动机气门位置,用于调节气门的开闭。此时,凸轮组的运行状态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第一驱动件和第二弧形面、第二驱动件和第四弧形面的设计可以参考第二实施例。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组还可以包含3个以上的凸轮,此时凸轮组中凸轮的个数对应发动机气门的个数,当驱动件驱动凸轮部沿中心轴轴向移动时,各气门上所对应的凸轮均做出改变。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气门机构,该气门机构包括上述发动机凸轮轴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上述气门机构。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