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50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芯又叫空气滤筒、空气滤清器、风格等,主要用于工程机车、汽车、农用机车、实验室、无菌操作室及各种精密操作室中的空气过滤。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被吸入气缸中,就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较大的颗粒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会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这在干燥多沙的工作环境中尤为严重。空气滤清器装在化油器或进气管的前方,起到滤除空气中灰尘、砂粒的作用,保证气缸中进入足量、清洁的空气。

空气滤芯器的发明,不仅为机车发动机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工作环境,而且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也是衡量一辆汽车质量好坏的参考标准之一,一般而言,按照滤清原理,空气滤清器可分为过滤式、离心式、油浴式、复合式几种,目前,市面上的滤芯器种类繁多、具体功能也是分门别类,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而且,有的空气滤芯器,使用寿命长但是过滤效果较差,有的空气滤芯器,过滤效果好但是使用寿命较短,很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汽车的不断升级,市面上逐渐出现了消声式空气滤芯器,但是,笑声效果不理想,针对我国汽车空气滤芯器市场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发明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去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消声片,所述滤芯的外表面设有消声片,所述消声片通过吸水滤纸与植物纤维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植物纤维过滤网的下端设有HEPA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壳体滤芯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消声片上设有若干圆形小孔。

优选的,所述滤芯的形状呈长方体,且滤芯的长宽高之比为3:2: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在壳体和滤芯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可以提高空气滤芯的气密性,从而防止液体进入内部而干扰空气滤芯的正常工作,在滤芯表面设置消声片,相对于传统的消声棉消声,不仅消声效果更好,而且避免了因灰尘等颗粒堵塞消声棉,从而影响空气滤芯的正常工作,可以把工作系统的噪音彻底消除掉,设置吸水滤纸可以把空气中的水分吸收掉,大大地提高了空气滤芯的过滤效果,设置植物纤维过滤网可以把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微型颗粒过滤掉,实现空气滤芯的逐步过滤,在空气滤芯的最内部设置HEPA过滤网可以把空气中的杂质彻底过滤掉,进而为汽车发动机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过滤效果更彻底、使用寿命长、实用性较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消声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壳体、2滤芯、21消声片、22吸水滤纸、23植物纤维过滤网、24 HEPA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汽车用消声式空气滤芯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滤芯2,所述滤芯2包括消声片21,所述滤芯2的外表面设有消声片21,所述消声片21通过吸水滤纸22与植物纤维过滤网23固定连接,所述植物纤维过滤网23的下端设有HEPA过滤网24,所述壳体1滤芯2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消声片21上设有若干圆形小孔,所述滤芯2的形状呈长方体,且滤芯2的长宽高之比为3:2:1。

工作原理:工作时,在壳体1和滤芯2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可以提高空气滤芯的气密性,从而防止液体进入内部而干扰空气滤芯的正常工作,在滤芯2表面设置消声片21,相对于传统的消声棉消声,不仅消声效果更好,而且避免了因灰尘等颗粒堵塞消声棉,从而影响空气滤芯的正常工作,可以把工作系统的噪音彻底消除掉,设置吸水滤纸22可以把空气中的水分吸收掉,大大地提高了空气滤芯的过滤效果,设置植物纤维过滤网23可以把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微型颗粒过滤掉,实现空气滤芯的逐步过滤,在空气滤芯的最内部设置HEPA过滤网24可以把空气中的杂质彻底过滤掉,进而为汽车发动机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过滤效果更彻底、使用寿命长、实用性较强值得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