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56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年常量也节节攀升,汽车的制造成本也得到进一步的下降,使得越来越普通家庭也能购买的起汽车。大量的家用汽车进入普通家庭,不仅使得城市道路变得越来越拥堵,也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城市空气,同时像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都对人体有直接的伤害,大量的呼入含有这些成分的空气,会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管、第二净化管和连接管,第一净化管一端与连接管贯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净化管贯通连接,第一净化管内管腔被阻拦装置分割成缓冲室和净化室,阻拦装置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气孔,气孔是倾斜设置,缓冲室和净化室通过气孔贯通连接,净化室的顶壁嵌入喷淋装置,净化室的顶壁内设净水箱,净水箱通过水管与喷淋装置贯通连接,净化室的底壁内设污水箱,污水箱通过水孔与净化室贯通连接,第一净化管的底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污水箱贯通连接,第二净化管内设吸附管,净化室上靠近第二净化管的一端的底壁上设有阻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气孔的倾斜角是5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净水箱顶端设有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水口上设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吸附管是螺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吸附管内装有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阻水板的高度低于净化室直径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双层净化装置,使得尾气净化彻底,结构简单,内部清理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净化管,2-第二净化管,3-连接管,4-阻拦装置,5-缓冲室,6-净化室,7-吸附管,8-净水箱,9-喷淋装置,10-水管,11-污水箱,12-水孔,13-气孔,14-阻水板,15-排水管,16-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净化管1、第二净化管2和连接管3,所述第一净化管1一端与连接管3贯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净化管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净化管1内管腔被阻拦装置4分割成缓冲室5和净化室6,所述阻拦装置4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气孔13,所述气孔13是倾斜设置,所述缓冲室5和净化室6通过气孔13贯通连接,所述净化室6的顶壁嵌入喷淋装置9,所述净化室6的顶壁内设净水箱8,所述净水箱8通过水管10与喷淋装置9贯通连接,所述净化室6的底壁内设污水箱11,所述污水箱11通过水孔12与净化室6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净化管1的底端设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与污水箱11贯通连接,所述排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16,所述净水箱8顶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第二净化管2内设吸附管7,所述吸附管7是螺旋结构,所述吸附管7内装有活性炭,所述净化室6上靠近第二净化管2的一端的底壁上设有阻水板14,所述阻水板14的高度低于净化室6直径的三分之一。

通过连接管3把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尾气排放接口,燃烧室内产生的尾气通过连接管3进入缓冲室5,尾气气流速度第一次下降,紧接着尾气气流撞上阻拦装置4,尾气气流速度进一步下降,撞上阻拦装置4的尾气气流从气孔13进入净化室6,净化室6内喷淋装置9喷出大量的水流和水雾,这些水流和水雾吸附尾气气流中大量的颗粒物和易于溶于水的有害气体,混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水流水雾经水孔12进入污水箱11,阻水板14可以阻挡水流和水雾进入第二净化管2,在净化室6内一次净化后的尾气气流进入吸附管7后,又得到进一步吸附过滤,使得尾气得到双层净化,净化彻底,污水箱11内的污水需要定期清理,净水箱8内的水也需要定期补充。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