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船舶或游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节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401阅读:1323来源:国知局
小型船舶或游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节温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船舶或游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节温器。



背景技术:

节温器是水道的一个开关部件,主要作用是控制进入发动机内的水流量大小,一般冷车情况下,节温器是关闭状态,作用是减小进入发动机的水量成为发动机水流小循环,目的是较快让发动机进入正常工作温度,减少热车时间和热车时的油耗。节温器开关主要是由节温器内的热敏弹簧去控制,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弹簧就松开,可以有更多的水流进入发动机进行散热,总而言之,节温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不至于过冷。

节温器在强制式水冷系统中,根据水温调节循环水流量及流向,从而起到自动控制水温的作用。现代最广泛使用的蜡式节温器是当水温低时,节温器主阀门关闭而旁通阀打开,冷却水不经过散热器,而经过缸体、气缸盖等需要冷却的部位进行小循环;当水温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石蜡膨胀推动主阀使其逐步打开,冷却水流经散热器、气缸体、气缸盖水套进行大循环。

小型船舶、游艇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采用开式循环,冷却水直接采用海水或湖水,因此一些碎片、小贝壳类物体等容易随冷却水进入冷却系统而堆积在节温器前,造成冷却效率下降,引起发动机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降低碎屑的沉积,提高截面流通面积,降低由此引起发动机故障的小型船舶或游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小型船舶或游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节温器,包括感温元件、导向杆、活塞、阀杆、弹簧架、法兰和弹簧,所述阀杆套接于所述导向杆,所述阀杆的上端为阀芯、下端为支撑端,所述弹簧抵持在弹簧架和支撑端之间,所述阀芯处于液体流道内,所述感温元件在热效应的作用下对所述活塞施加或释放压力,所述活塞上端受到法兰的限制给阀杆施加反作用力,在所述弹簧的平衡作用下,所述阀杆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阀芯对于液体流道进行开启或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包括液体流入区和液体流出区,冷却水经所述液体流道进入后从所述液体流入区流入并经所述液体流出区流出,当所述阀芯在关闭状态下,所述阀芯的末端与管壁之间有一斜角,该斜角的区间范围为30~60度,所述阀芯的末端设有一导角,所述导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区间范围为10~30度。

优选地,所述阀芯的顶端与管壁底部为点接触。

优选地,所述法兰上设置有一阀座,所述阀座的出水口直径为10.5 mm。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螺旋状,所述弹簧的材质为记忆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技术方案的节温器可适应开式冷却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好,可应用于小型船舶、游艇;节温器在使用过程中碎屑的通过性好,降低碎屑的沉积,提高截面流通面积,降低由此引起的发动机故障,该节温器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在产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温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温器阀芯与液体流道的结构图;

1---感温元件,2---导向杆,3---活塞,4---阀芯,41---阀芯,42--支撑端,5---弹簧架,6---法兰,7---弹簧,8---液体流道,81---液体流入区,82---液体流出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小型船舶或游艇发动机冷却系统用节温器,包括感温元件1、导向杆2、活塞3、阀杆4、弹簧架5 、法兰6和弹簧7。所述阀杆4套接于所述导向杆2,所述阀杆的上端为阀芯41、下端为支撑端42,所述弹簧7抵持在所述弹簧架5和所述支撑端42之间,所述弹簧7为螺旋状,所述弹簧7的材质为记忆金属材质。所述阀芯41处于液体流道8内,所述感温元1件设置在所述节温器内,所述感温元件1内设置有石蜡。所述感温元件1在热效应的作用下对所述活塞3施加或释放压力,所述活塞3上端受到所述法兰6的限制给所述阀杆4施加反作用力,在所述弹簧7的平衡作用下,所述阀杆4沿着所述导向杆2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阀芯41对于液体流道进行开启或关闭。

所述液体流道8包括液体流入区81和液体流出区82,冷却水进入所述液体流道8后从所述液体流入区81流入并经所述液体流出区82流出,当所述阀芯41在关闭状态下,所述阀芯41的末端与管壁之间有一斜角,该斜角的区间范围为30~60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角优选为42度。所述阀芯41的末端设有一导角,所述导角为锐角,该锐角的区间范围为10~30度,在本实施例中该锐角可优选为13度。该角度的设置可大大改善阀座开启截面区结构,现有结构中当阀芯开度较小时,缝隙狭长,碎屑容易被卡住。本技术方案中当阀芯处有一定开度时,其后区域迅速增大;由于阀芯的斜面设置使其下的斜面部分可以扰动水流,有利于碎屑通过,在使用过程中碎屑的通过性好,降低碎屑的沉积,提高截面流通面积,降低由此引起的发动机故障。

所述法兰6固设在节温器的上盖上用于对所述活塞3进行限位,所述法兰6上设置有一阀座,所述阀座的出水口直径为10.5mm。所述节温器活塞的升程为5mm,与现有技术的方案相比,本技术方案中中的节温器活塞升程比现有技术中的节温器活塞升程大,改善升程的目的是增大出水口处的流通截面,使碎屑增杂质能顺利通过;方法是改变感温元件内的石蜡配方,使相同的温度变化下,活塞的升程改变。

节温器可根据冷却水的温度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当所述感温元件1周围的冷却水温度升高后,其内的石蜡受热,所述感温元件1内的石蜡受热过程是从外往里热传导的,该石蜡逐渐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膨胀,给所述活塞3一个向上的推力,所述活塞上端受到所述法兰6的限制而不能运动,从而给所述阀杆4向下的推力,克服所述弹簧7的阻力,所述阀杆4带动所述感温元件1向下运动。阀杆向下运动的同时打开出水口,进行冷却系统的大循环。

本技术方案中的阀座比现有技术中的阀座大,该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节温器出水口的直径,所述阀座的出水口直径为Φ10.5 单位

本技术方案的节温器可适应开式冷却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好,可应用于小型船舶、游艇;节温器在使用过程中碎屑的通过性好,降低碎屑的沉积,提高截面流通面积,降低由此引起的发动机故障,该节温器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在产业上推广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