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油机动车尾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500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油机动车尾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油机动车尾气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尾气处理器主要是安装于与发动机连接的排气管上,起到对发动机产生的有害物进行过滤,减少有害物排放目的。由于这种结构布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而且,使用时间长了,还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增加了日常清洗和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提升发动机动力和节油,及节省日常清洗和维护成本的节油机动车尾气处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油机动车尾气处理器,其中,包括安装于发动机进气管上的尾气处理器本体。尾气处理器本体包括两端分别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的臭氧发生器,及在臭氧发生器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设有的过滤网。臭氧发生器包括多个管套管体、在管套管体上设有的固定多个固定管套管体的固定架,及在管套管体上连接有的电极,在对应电极位置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延伸孔。管套管体包括内层管,及在内层管外套有与内层管之间形成空隙的外层管,固定架设置于外层管上,电极分别与内层管和外层管连接。空气从所述的进气口进入后,流经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形成的空隙,此时导电状态的内层管和外层管对空气中的O2离子进行电解为O3离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外散发状的第一散热片;所述的内层管上设置有多个向内集中状的第二散热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上的管套管体设置有三个,固定架将三个管套管固定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的上壳和下壳相互拼接组合。由此,这样设计的目的更一步方便拆装和日常维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环保、提升发动机动力和节油,及节省日常清洗和维护成本的效果。由于臭氧发生器是安装于汽车发动力前端的进气管上,经过臭氧发生器的空气由O2电离子被电解为O3电离子,增加了发动机的氧气含量,保证了发动机在工作过程燃油充分燃烧,之后排放出来的气体达到尾气排放标准,实现了环保的目的。另外,增加空气中的氧气量,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节油效果。又由于在进气管上的臭氧发生器的作用是,电解空气中O2离子为O3离子,同时在臭氧发生器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网,不但延长了臭氧发生器定期清洗的时间,而且节省了日常清洗和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臭氧发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节油机动车尾气处理器,包括安装于发动机01进气管02上的尾气处理器本体03。如图2-7所示,尾气处理器本体03包括两端分别带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的壳体33、在壳体33内设有的臭氧发生器34,及在臭氧发生器34两端的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上分别设有的过滤网35。臭氧发生器34包括多个管套管体341、在管套管体341上设有的固定多个固定管套管体341的固定架342,及在管套管体341上连接有的电极343,在对应电极343位置的壳体33上设置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延伸孔344。管套管体341包括内层管345,及在内层管345外套有与内层管345之间形成空隙的外层管346,固定架342设置于外层管346上,电极343分别与内层管345和外层管346连接。空气从所述的进气口31进入后,流经内层管345与外层管346之间形成的空隙,此时导电状态的内层管345和外层管346对空气中的O2离子进行电解为O3离子。固定架342上设置有多个外散发状的第一散热片347,内层管345上设置有多个向内集中状的第二散热片348。固定架342上的管套管体341设置有三个,固定架342将三个管套管固定为一体。壳体33包括上壳331和下壳332,上壳331和下壳332相互拼接组合。由此,这样设计的目的更一步方便拆装和日常维护。

应用时,臭氧发生器34是安装于汽车发动力前端的进气管02上,经过臭氧发生器34的空气由O2电离子被电解为O3电离子,增加了发动机01的氧气含量,保证了发动机01在工作过程燃油充分燃烧,之后排放出来的气体达到尾气排放标准。另外,增加空气中的氧气量,提升发动机01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节油效果。在进气管02上的臭氧发生器34的作用是,电解空气中O2离子为O3离子,同时在臭氧发生器34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网35,不但延长了臭氧发生器34定期清洗的时间,而且节省了日常清洗和维护的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