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径向力支撑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85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径向力支撑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能向机械能转换的摆线液压马达,尤其是具有大径向力支撑能力结构的一种大径向力支撑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摆线液压马达是一种低速大扭矩马达,具有体积小、单位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转速范围宽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应用将更加广泛。

摆线液压马达的主要有轴配流和平面配流,轴配流马达由于轴径与孔径的孔道配合间隙运动的轴向配流特点,而平面配流由于不同径向平面孔道相互配流特点。

此类装置的基本结构是体壳或后盖上制有进液口和回流口,一端装有摆线针轮啮合副和配流机构,配流机构可以放置在摆线针轮啮合副前或后,一般在前(体壳一侧)为轴阀配流,在后(后盖一侧)为平面配流,另一端装有输出轴。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通过内花键与联动轴一端的外齿轮啮合,联动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传动衔接。工作时,配流机构使进液口与摆线针轮副的扩展啮合腔连通,并使摆线针轮副的收缩腔与回流口连通。结果,压力液体从进液口进入体壳或后盖后,进入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扩展啮合腔,使其容积不断扩大,同时摆线针轮啮合副形成的收缩啮合腔中液体则从回流口回流;在此过程中,摆线针轮啮合副的转子被扩展啮合腔与收缩啮合腔的压力差驱使旋转,并将此转动通过联动轴传递到输出轴输出,从而实现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与此同时,配流机构(轴阀)也被联动轴带动旋转,周而复始的不断切换连通状态,使转换过程得以延续下去。这样,马达就可以连续的输出扭矩。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中型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如BMSY)大多具有SAE A型标准的Φ82.55或相近尺寸止口马达连接尺寸,输出轴采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撑,两轴承之间采用隔套隔离,应用螺母进行预紧,并变形锁紧。但是,当输出轴轴伸的径向力较大时,较长时间使用,圆锥滚子轴承会有松动的不可靠性现象,从而造成轴封漏油现象发生,而无法满足市场的特定工况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具有SAE A型标准安装方式的中型平面配流结构摆线液压马达整体布局研究,由于其6/7齿转定子副结构紧凑而马达外形较小,而提出具有大径向力支撑能力结构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技术方案,从而满足各种新要求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大径向力支撑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从而通过输出轴支撑结构的创新,保证马达轴伸具有大径向力的支撑能力,以及轴承径向力支撑的可靠性,从而保证马达运行中的轴封密封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发明一种大径向力支撑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具有安装固定法兰面和定位止口的体壳,安置在体壳内的扭矩输出的输出轴结构,以及与所述体壳采用连接螺栓固连的转定子副、配流系统和油液进出马达内腔的后盖;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体壳前端内孔设置了旋转轴封,所述的体壳内腔前后设置支撑输出轴的两个前后轴承,所述的体壳后端设置了连接板,所述的前后轴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由圆柱滚子和支撑架组成,所述的前后轴承之间设置隔套,所述的隔套抵靠在前后轴承的圆柱滚子上,所述输出轴后端设置一轴肩,所述轴肩抵靠在后轴承的圆柱滚子上,所述的输出轴后端与连接板之间设置一平面轴承。

所述圆柱滚子安装在支撑架的磨削加工的凹槽内,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

所述的连接板设置了碟形圈,所述碟形圈一端抵靠输出轴一端面,另一端安装在连接板的台阶孔内。

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输出轴后端台阶轴肩抵靠在平面轴承上,所述平面轴承设置在连接板的内孔中。

由上述可见,采用本发明后,可使得平面配流结构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具有大径向力支撑的能力,马达的径向受力支撑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具有更加广泛的工况应用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出轴1,防尘圈2,轴封3,体壳4,圆柱滚子轴承5,联动轴6,密封垫7,螺堵8,定子9,针齿10,转子11,钢球12,O型圈13,O型圈14,后盖15,O型圈16,配流压盘17,限位柱18,波形弹簧19,销20,连接螺栓21,配流盘22,配流支撑板23,配流联动轴24,碟形圈25,连接板26,平面轴承27,O型圈28,隔套29。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定子副结构示意图。

定子01,针齿03,转子02。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油口面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一种大径向力支撑平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采用一种基于6/7齿啮合的镶柱式摆线转定子副,所述摆线转定子副具有较小截面尺寸,类似四方外形,四方外形尺寸为102×102左右,如图2所示的转定子副结构示意图,包括定子01,针齿03,转子02。本发明摆线液压马达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安装固定法兰面和定位止口的体壳4,安置在体壳4内的扭矩输出的输出轴结构,以及与所述体壳4采用连接螺栓21固连的转定子副、配流系统和油液进出马达内腔的后盖15;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体壳4前端内孔设置了旋转轴封2,所述的体壳4内腔前后设置支撑输出轴1的两个前后轴承,所述的体壳4后端设置了连接板,所述的前后轴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5,所述圆柱滚子轴承5由圆柱滚子和支撑架组成,所述的前后轴承之间设置隔套29,所述的隔套29抵靠在前后轴承的圆柱滚子上,所述输出轴1后端设置一轴肩,所述轴肩抵靠在后轴承的圆柱滚子上,所述的输出轴后端与连接板26之间设置一平面轴承27。

所述输出轴1安装前后轴承的中间设置隔套29,所述输出轴1后端的轴肩紧靠圆柱滚子,通过圆柱滚子将输出轴1受到的前后轴向力传递到体壳4和连接板26上。同时所述圆柱滚子轴承5的圆柱滚子安装在支撑架的经磨削加工的凹槽内,该结构使得圆柱滚子轴承5具有可靠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能,由前后轴承共同承担朝前的轴向力,由平面轴承27承担朝后的轴向力。

所述的连接板26设置了碟形圈25,所述碟形圈25一端抵靠输出轴一端面,另一端安装在连接板26的台阶孔内。所述碟形圈25使的泄漏油液形成循环回路经外泄油口或单向阀经回油口回到液压系统油箱。

所述的输出轴后端与连接板26设置的支撑平面轴承27的径向支撑面可以替换为增加一个轴承挡圈。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油口面的外形示意图,所述连接板26上设置外泄油口,外泄油口安装面为一矩形状面,矩形状面是精铣削加工而成。

试验证明,由于上述实施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完善改进措施,因此将液压马达的径向力承受能力提高了,从而提高了轴封的可靠性,而马达维持原有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装配的工艺好,输出轴增加隔套的分离结构有助于马达输出轴装配工艺性的提升。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圆柱滚子轴承5的规格或长度改变,马达安装法兰尺寸不同,或后轴承与连接板之间增加隔板,等等改变。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