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871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包括燃烧器,在燃烧器上设有用于架设锅具的锅支架,使用时,锅具位于燃烧器之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燃烧器点燃的火焰对锅具进行加热。目前,燃气灶上的锅支架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都是固定的,使用时,锅具放置在锅支架上,锅具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且不可调节,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提高锅支架的稳定性。

但是,采用此种固定不变的结构,用户使用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调节锅具的高度,进而不能通过调节距离的方式调节加热在锅具底部的火力的大小及烟气排放的大小,给燃气灶用户带来一定的使用烦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及燃气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锅支架高度固定不变,用户不能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包括盛液盘,所述盛液盘中部设有用于设置燃烧器的安装口,所述盛液盘上设有锅支架,所述盛液盘下方设有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多个支脚,所述盛液盘上位于所述锅支架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支脚的高度大于所述通孔的深度,所述支脚穿过所述通孔支撑所述锅支架的底部,所述连接块连接有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交叉,且交叉处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滚轮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为矩形框架,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升降架,两组所述升降架分别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组对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一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杆连接,两根所述导向杆相互平行,且两根所述导向杆的相对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活动杆的两端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呈圆柱形,所述通孔为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盘的边缘处设有凸起的环形平台,所述环形平台的端面高于所述盛液盘的表面,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环形平台上。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脚位于所述连接块上均匀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灶台,所述灶台的底部设有底壳,所述灶台上设有至少一个灶口,所述灶口上设有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所述安装口上设有燃烧器,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底壳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在盛液盘上方的锅支架通过调节组件的控制可实现升降,其中,升降装置完成升降动作,带动其顶部的支脚升降,进而完成锅支架的升降操作。

该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锅支架可升降调节,进而可调节锅支架上锅具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调整至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使用的舒适度,而且控制火力及烟气排放的大小,可满足用户自愿调节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气灶,通过调节锅支架的高度,虽然不会调节火焰自身的火力大小,但可通过调节锅具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调整至理想的燃烧距离和排烟距离,控制火力大小,且可使燃气燃烧的更充分减少烟气中CO、NOX等气体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的调节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可自由调节锅支架高度的支撑架的调节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的侧视图。

图中:

1、盛液盘;2、锅支架;3、连接块;4、支脚;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转轴;8、滚轮;9、活动杆;10、丝杠;11、电机;12、导向杆;13、灶台;14、燃烧器;15、底壳;16、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自由调节锅支架2高度的支撑架,包括盛液盘1,盛液盘1中部设有用于设置燃烧器14的安装口,盛液盘1上设有锅支架2,盛液盘1下方设有调节组件;

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3,连接块3上设有多个支脚4,盛液盘1上位于锅支架2的底部设有通孔,支脚4的高度大于通孔的深度,支脚4穿过通孔支撑锅支架2的底部,连接块3连接有升降装置。

使用时,燃烧器14安装在安装孔上,燃烧器14的位置不变,通过调节组件升降装置控制支脚4的升降,支脚4在升降过程中,控制锅支架2的升降,进而可实现对锅支架2上锅具16与燃烧器14之间的距离。

通过距离的可调,可满足用户对锅支架2升降高度调节的需求,可调整至合适的高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可调节火力大小,通过距离的改变不能调整火焰自身火力大小,但是,将锅具16与燃烧器14发出的火焰调整至合理的位置,可实现火焰利用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火力大小的调节;同时,将通过调节距离使得空间范围内空气更加充足,燃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烟气中CO、NOX等气体的含量,更加安全环保。

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升降架,升降架包括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相互交叉,且交叉处通过转轴7连接,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的顶部分别与连接块3转动连接;

第一支撑杆5和/或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以转轴7为中心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滚轮8,滚轮8与第一支撑杆5和/或第二支撑杆6连接,滚轮8连接有活动杆9,活动杆9连接有驱动装置。

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相互交叉,且中部通过转轴7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底端和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底端相互靠近时,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顶端和底端之间的垂直高度伸长,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底端和第二支撑杆6的底端/顶端相互靠近时,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顶端和底端之间的垂直高度缩短,此过程即完成了升降。采用此种升降结构,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较小,且操作简单快捷。

其中,第一支撑杆5和/或第二支撑杆6的移动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移动,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丝杠10,丝杠10与活动杆9螺纹连接,丝杠10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正反转带动丝杠10正转或反转,控制活动杆9的移动。采用丝杠10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易于操控,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占用空间小,节省空间。相应的,也可以采用可伸缩的气缸、液压缸等作为驱动组件。

连接块3为矩形框架,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升降架,两组升降架分别与连接块3的一组对边连接,第二支撑杆6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组件,第一支撑杆5的底部连接有底座,第一支撑杆5与底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位于连接块3的下方。

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其中一个结构连接驱动装置即可,即第二支撑杆6连接驱动组件,第一支撑杆5连接底座固定不动。采用此种结构形式,结构更加简单,在能够达到驱动效果的前提下,可实现结构优化。

底座包括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与活动杆9平行设置,固定杆和活动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导向杆12连接,两根导向杆12相互平行,且两根导向杆12的相对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活动杆9的两端设于导向槽内。

第二支撑杆6的底端连接滚轮8,滚轮8设置在活动杆9上,第二支撑杆6的底端可以以滚轮8为圆心转动,第二支撑杆6发生相对转动的驱动力由活动杆9提供,活动杆9沿丝杆长度方向伸缩。为了使活动杆9移动稳定,在其两端设置导向槽,导向槽设置在导向杆12上,其中,固定杆、两根导向杆12及活动杆9围成一四边形结构,活动杆9移动更加稳定卡可靠,不易出现卡顿、偏移等状况。

支脚4呈圆柱形,通孔为圆形孔。支脚4使用时需要插入到通孔内,为了降低支脚4与通孔之间产生摩擦、剐蹭,将两者采用圆形设置,圆弧形的内壁和外壁可降低摩擦、剐蹭的发生几率或相对的影响较小,可使支脚4带动锅支架2正常升降。

盛液盘1的边缘处设有凸起的环形平台,环形平台的端面高于盛液盘1的表面,通孔设于环形平台上。

为了避免通孔处漏液,在盛液盘1上设置环形平台,环形平台的高度高于盛液盘1的表面,使得通孔的位置较高,不会出现漏液的状况,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

支脚4位于连接块3上均匀分布。连接块3可以为圆形结构或方形结构等,支脚4在其上均匀分布,对锅支架2施力均匀,可匀速平稳的向上升降。如,连接块3为正四边形结构,在其上设置四个支脚4,四个支脚4位于连接块3的四角处。

该可自由调节锅支架2高度的支撑架,支脚4穿过盛液盘1驱动锅支架2移动,其中,盛液盘1处于静止状态,可单独驱动锅支架2升降,其中,燃烧器14安装在盛液盘1的安装口上,进而实现了锅具16与火焰之间距离的调节,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至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控制火力及烟气排放的大小。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燃气灶,包括灶台13,灶台13的底部设有底壳15,灶台13上设有至少一个灶口,灶口上设有可自由调节锅支架2高度的支撑架,安装口上设有燃烧器14,调节组件设于底壳15内。

灶台13上设置多个灶口时,每个灶口上均单独设置一个实施例1中的可自由调节锅支架2高度的支撑架,相应的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壳15内,产品结构不外露,便于安装。其中,通过安装的控制器/控制按钮控制驱动电机11的启停及正反转。

当燃气灶工作时,火焰从燃烧器14的火孔喷出,给放置在锅支架2上的锅具16进行加热,燃烧器14与锅具16之间的距离虽不会决定从燃烧器14火孔喷出的火焰本身的火力大小,但可决定给锅底加热的火焰的火力大小。燃烧器14与锅具16之间的距离越远,给锅底加热的火力越小;燃烧器14与锅具16之间的距离越近(最佳燃烧距离),给锅底加热的火力越大。

同时,燃烧器14与锅具16之间的距离也决定着燃烧时排放出来的烟气大小。燃烧器14与锅具16之间的距离越远,燃气从燃烧器14火孔喷出燃烧时补充的空气就越足,燃烧就越充分,燃烧时排放的烟气中CO,NOX等就越少;反之,燃气从燃烧器14火孔喷出燃烧时补充的空气就越少,燃烧就越不充分,燃烧时排放的烟气中CO,NOX等就越多。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