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运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5915发布日期:2019-07-06 11:3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自动运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产能装置,特别指一种可持续转动以产生能量的自动运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论在工业上的进步或人类的文化发展上都越趋蓬勃,为了供应充足的能源,不仅大量消耗地球上现有的资源,更对地球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与冲击,因此寻求可替代的能源,成为当下最急迫的课题。

然而,现有用来产能的方式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与核能发电…等,虽然能够有效发电,但伴随而来的是周遭环境污染严重,且该上述的发电模式常需藉由地球上固有的自然资源,以风力、水力发电来说,分别利用风与水的动能令风车、水车进行旋转,并藉以推动发电机产生能量,虽然,风力、水力发电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且具有安全与环保功效,但是当无风、无水的时候,发电机立刻失去其发电能力,因此,风力与水力都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与其他产能的方式仍存需克服解决的问题与缺失。

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可持续转动以产生能量的自动运转装置,且能克服现有产能装置所存在的缺点,已成为目前极需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运转装置,主轮体通过转动单元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相互配置,令转动单元可通过重力及位能间的转换让主轮体持续转动,而成为一种不会对地球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伤害的能量来源,并藉其产生的动力驱动发电系统。

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运转装置,其包括:设置于一架体的主轮体,并沿着该主轮体的圆周设有多个转动单元,且于该架体相对于该主轮体的下部及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其中该些转动单元包括一轴承、以一固定角度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一负重及一附属轮体,该轴承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的转折处,而该负重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件相对于该轴承的另一端,且该附属轮体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件相对于该轴承的另一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角度为90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轴承为单向轴承。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负重为金属材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附属轮体为塑料材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向下弯弧与一向上弯弧。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些转动单元设于该主轮体的一侧,当该些转动单元的数量为8个并于该主轮体的圆周作适当的等份设置时,该第一连接件的长度为该主轮体的半径的二分之一,且该第二连接件的长度短于该第一连接件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些转动单元以相互对应的方式设置于该主轮体的前后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些转动单元设于该主轮体的一侧,当该些转动单元的数量为4个并于该主轮体的圆周作适当的等份设置时,该第一连接件的长度为该主轮体的半径的六分之五,且该第二连接件的长度短于该第一连接件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其中该些转动单元以相互错位的方式设置于该主轮体的前后两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以特定实施例详述于下。以下实施例仅为举例之用,而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轻易理解各种非关键参数,其可改变或调整而产生实质相同的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运转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运转装置的运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运转装置的另一架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

10自动运转装置;

11架体;

12主轮体;

13转动单元;

131轴承;

132第一连接件;

133第二连接件;

134负重;

135附属轮体;

14第一导轨;

15第二导轨;

151向下弯弧;

152向上弯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3,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自动运转装置10,其包括:设置于一架体11的主轮体12,并沿着该主轮体12的圆周设有多个转动单元13,且于该架体11相对于该主轮体12的下部及上部分别设有第一导轨14及第二导轨15,其中该些转动单元13包括一轴承131、以一固定角度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32及第二连接件133、一金属材质的负重134及一塑料材质的附属轮体135,该轴承131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件132与该第二连接件133的转折处,而该负重134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件132相对于该轴承131的另一端,且该附属轮体135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件132相对于该轴承131的另一端。

接着,请参阅图2所示,由于该些转动单元13的运作方式皆相同,以下以一个转动单元13进行说明。

当转动单元13处于该主轮体12的上方位置时(如图2所示的a处位置),自该主轮体12的轮心向外延伸的该负重134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b处位置运动,并带动该主轮体12转动,以令该主轮体12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接着,当该附属轮体135接触该第一导轨14时(即转动单元13来到b处位置),由于该主轮体12仍会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但该附属轮体135受到该第一导轨14的止挡,而使自该主轮体12的轮心向外延伸的该负重134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朝向轮心,当该负重134确实朝向轮心后,则该转动单元13持续向c处位置运动,当该附属轮体135接触该第二导轨15(即转动单元13来到c处位置),由于该主轮体12仍会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但该附属轮体135会沿着该第二导轨15的下方移动,同时令朝向轮心的该负重134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向外延伸,并回到a处位置。由于该主轮体12上具有多个转动单元13,因此可通过该些转动单元13、该第一导轨14与该第二导轨15的作用,令该负重134能够藉由重力及位能间的转换让该主轮体12持续转动。

然而,为了确保该些转动单元13的附属轮体135受到该第一导轨14的止挡或沿着该第二导轨15的下方移动时,该负重134只能以逆时针(与该主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旋转,故使该轴承131为单向轴承,且令该第一连接件132及该第二连接件133以一固定角度连接,其中该固定角度可为90度。不仅如此,该主轮体12的半径为该第一连接件132的长度的两倍,且该第二连接件133的长度短于该第一连接件132的长度。此外,该第二导轨15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向下弯弧与一向上弯弧。

最后,请同时参阅图1及3,该些转动单元13设于该主轮体12的一侧时,该些转动单元13的数量为8个或4个,并于该主轮体12的圆周作适当的等份设置,且不论该些转动单元13的数量为多少,该第二连接件133的长度皆短于该第一连接件132的长度。当该些转动单元13的数量为8个时,该第一连接件132的长度为该主轮体12的半径的二分之一;当该些转动单元13的数量为4个时,该第一连接件132的长度为该主轮体12的半径的六分之五,同时也令4个转动单元13的负重134重量为8个转动单元13的负重134重量的1.25倍。

而为了确保该主轮体12能够更加平稳顺利的运转,当一侧具有8个转动单元13时,可将该些转动单元13以相互对应的方式设置于该主轮体12的前后两侧(如图1所示),并于该架体11相对于该主轮体12两侧的下部及上部皆设有第一导轨14及第二导轨15;而当一侧具有4个转动单元13时,可将该些转动单元13以相互错位的方式设置于该主轮体12的前后两侧(如图3所示),意即以正面投影方式观之时,前侧面的轴承131-主轮体12的轮心-后侧面的轴承131所形成的夹角为45度,并于该架体11相对于该主轮体12两侧的下部及上部皆设有第一导轨14及第二导轨15。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提供一种自动运转装置,主轮体通过转动单元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相互配置,令转动单元可通过重力及位能间的转换让主轮体持续转动,而成为一种不会对地球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伤害的能量来源,并藉其产生的动力驱动发电系统,此外,本发明亦可以并联的方式与同一发电系统的驱动轴相连接,而进行发电。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