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新型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779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的新型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排气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变的非常普及: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工业上和农业上机动车也应用地非常广泛。在机动车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尾气,而尾气携带有大量的热量,现有机动车的排气管不隔热或隔热的效果差,造成排气管的温度过高,会导致引燃油管或油箱漏油,引发机动车燃烧,同时排放尾气中尾气携带的热量也随之排出,不仅造成了热量的浪费,也加剧了温室效应的程度,另外,尾气中携带的有害物质不经过过滤直接排放,污染了环境,降低了环保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排气管存在的不具有过滤功能、环保性能低、尾气热量浪费多、加剧了温室效应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尾气携带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具有过滤功能、环保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汽车的新型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排气管,包括管体一、管体二、导热片、温差发电片、蓄电池和减震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一内设置有内腔,并在管体一上设置有消声器,所述的管体二设置在管体一的内腔内,并在管体二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导热片设置在管体一的外壁上,所述的温差发电片设置在导热片上,所述的蓄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温差发电片连接,所述的减震环设置在管体一的两端,在管体二与管体一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在管体一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片,并在导热片上设置有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热片、导热环能够将进入排气管内的气体携带的热量快速转移到导热片上,并经过温差发电片的处理,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降低了排气管排出气体的温度,不仅能够提高废气中热量的利用率,也能够避免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在管体二内设置有可更换的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能够过滤掉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减轻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保性能,在管体一的两端设置有减震环,降低了排气管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幅度,延长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管体二与管体一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

所述的减震环与管体一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所述的过滤网,其数量设置为1-4个,并将过滤网设置为可在管体二内更换的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管体二与管体一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在管体一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片,并在导热片上设置有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热片、导热环能够将进入排气管内的气体携带的热量快速转移到导热片上,并经过温差发电片的处理,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降低了排气管排出气体的温度,不仅能够提高废气中热量的利用率,也能够避免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在管体二内设置有可更换的过滤网,通过过滤网能够过滤掉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减轻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保性能,在管体一的两端设置有减震环,降低了排气管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幅度,延长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减振环与管体一的连接结构。

图中:1.管体一、2.管体二、3.导热片、4.温差发电片、5.蓄电池、6.减震环、7.内腔、8.消声器、9.过滤网、10.导热环、11.连接线、12.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排气管,包括管体一1、管体二2、导热片3、温差发电片4、蓄电池5和减震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一1内设置有内腔7,并在管体一1上设置有消声器8,通过消声器8能够降低排气管在排放尾气过程中的噪音,所述的管体二2设置在管体一1的内腔7内,并在管体二2内设置有过滤网9,所述的管体二2与管体一1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10,所述的过滤网9,其数量设置为2个,并将过滤网9设置为可在管体二2内更换的结构,所述的导热片3设置在管体一1的外壁上,所述的温差发电片4设置在导热片3上,所述的蓄电池5通过连接线11与温差发电片4连接,所述的减震环6设置在管体一1的两端,所述的减震环6与管体一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2,在管体二2与管体一1内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环10,在管体一1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片3,并在导热片3上设置有温差发电片4,通过导热片3、导热环10能够将进入排气管内的气体携带的热量快速转移到导热片3上,并经过温差发电片4的处理,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5内,降低了排气管排出气体的温度,不仅能够提高废气中热量的利用率,也能够避免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在管体二2内设置有可更换的过滤网9,通过过滤网9能够过滤掉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减轻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保性能,在管体一1的两端设置有减震环6,降低了排气管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幅度,延长了排气管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