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30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连接涡轮与压气机,其主要作用为保持涡轮轴的高速稳定转动,同时也因为涡轮轴在中间体中的高速转动使得中间体常常需要承受几百度的高温。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号为CN105736130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自冷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它包括中间体、隔热罩以及轴承,的中间体上包括中间体外体以及中间体内体,中间体外体与中间体内体之间形成隔热空腔,中间体外体的一端周面上设有散热鳍片,中间体外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固定着隔热罩。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减小涡轮壳与中间体的接触面积,减少涡轮壳向中间体传热,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加速增压器的降温。

该发明主要通过热传导以及隔绝热源的方式使得中间体降温,但是在发动机长时间运作后发动机舱的温度一般也较高,所以上诉散热方式不能很快的对中间体进行散热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其优势在于中间体本体能够被快速高效的降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包括中间体本体,中间体本体位于设置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涡轮增压器中,所述中间体本体外侧被冷却腔包裹,所述冷却腔上设置有注入孔与输出孔,所述冷却腔外部被冷却管缠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腔完全包裹中间体本体,向冷却腔的注入孔注入冷却液,冷却液充满冷却腔后会从输出孔输出,冷却液在冷却腔流动的过程中会带走中间体本体上的热量,从而对中间体本体进行降温处理,同时中间体本体还被冷却管缠绕包裹,冷却管中同样能够通入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管中流通能够带走与其紧密接触的冷却腔内的冷却液的温度,防止冷却腔内的冷却液过快升温,从而使得冷却腔内的冷却液能够带吸收更多的热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间体本体安装于汽车后,所述注入孔能位于冷却腔相较地面的较低处,相对的所述输出孔位于所述冷却腔相较地面的较高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注入孔相比与输出孔要更加接近地面,冷却液从注入孔注入后能向上漫起,然后从输出孔排出,这样设置能够先充满冷却腔再从输出孔排出,更有利于中间体本体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腔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缠绕在冷却腔外的冷却管相吻合的嵌入槽,所述冷却管嵌入所述嵌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腔外设有嵌入槽,冷却管嵌入嵌入槽后能够增加其与冷却腔的接触面积,在冷却液从冷却管中流过时能够带吸收冷却腔内更多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入孔连通于注入管的一端,所述注入管的另一端与一根冷却液输送管相连,所述输出孔连通输出管的一端,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液输送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连通于冷却液输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入管与冷却管均与冷却液输送管连接,能够仅向冷却液输送管中输入冷却液即可同时向冷却管与注入管中输入冷却液,减少了在发动机舱设管布线,节约了空间,同时仅需在冷却液输送管上外接一台离心泵即可向冷却腔与冷却管中输送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管外覆盖有一层隔绝发动机舱高温的纳米微孔隔热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毡能够将发动机舱中的高温热气尽可能的隔绝,防止冷却管中的冷却液受到发动机舱环境影响而升温,降低了对中间体本体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液输送管上设置有一个离心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离心泵,并且其能与汽车发动机输出电路相连并给离心泵供电,用于控制冷却液箱中的冷却液输送入冷却液输送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冷却腔以及将冷却腔缠绕包裹的冷却管,向冷却腔以及冷却管中同时注入冷却液能够通过冷却液在其中的流动为中间体本体降温;2、冷却管与注入管连接于同一根冷却液输送管,能够减少发动机舱的设管布线,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其工作循环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间体本体; 2、冷却腔;3、注入孔;4、输出孔;5、注入管;6、输出管;7、嵌入槽;8、冷却管;9、纳米微孔隔热毡;10、冷却液输送管;11、离心泵;12、冷却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如图1所示,包括中间体本体1,中间体本体1的外侧被金属材质制成的冷却腔 2所包裹,冷却腔 2的腔体厚度较薄,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且各处均能与中间体本体1贴合。冷却腔 2上开设有一个注入孔3与一个输出孔4,将带有中间体本体1的涡轮增压器安装于发动机的发动机舱后,冷却腔 2上的注入孔3相较于地面较近而输出孔4相较于地面较远。注入孔3连接注入管5的一端,输出孔4连接输出管6的一端,向注入孔3中输入冷却液,冷却液能够至下而上的完全充满冷却腔 2。冷却液在从注入孔3流入到输出孔4流出的过程中能够吸收中间体本体1产生的热,以达到对中间体本体1散热降温的目的。

如图1、图2所示,冷却腔 2的外表面侧设置有连续的螺旋线型嵌入槽7,嵌入槽7中嵌入设置有与其吻合的金属材质制成的冷却管8。所设置的嵌入槽7能够增加冷却管8与冷却腔 2的接触面积。冷却管8一端输入冷却液并从另一端输出,在该过程中冷却液充满冷却管8,并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吸收走冷却腔 2中冷却液的热量,从而抑制冷却腔 2中的冷却液升温,提高对中间体本体1的散热降温效果。冷却管8被纳米微孔隔热毡9所包裹,纳米微孔隔热毡9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与耐火性能,能够将发动机舱的高温环境与冷却管8隔离,防止冷却管8中的冷却液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升温。

如图1所示,冷却管8的一端与注入管5不与注入孔3连接的一端同时连接于一根冷却液输送管10,冷却管8的另一端与输出管6不与输出孔4连接的一端同时连接于一根冷却液输送管10。冷却液输送管10上设置有一个离心泵11,离心泵11与汽车发动机连接。当汽车启动时发动机能够给离心泵11供电,离心泵11将与冷却液输送管10相连的外置的冷却液箱12中的冷却液输送入冷却腔 2与冷却管8对中间体本体1做降温散热处理。冷却液输送管10一处与车载空调出风口接触,能够借用空调冷风对冷却液输送管10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以提高对中间体本体1的降温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