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循环加热装置的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32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车供油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水循环加热装置的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寒冷地区,若采用高凝固点的燃油,燃油容易凝固,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若采用低凝固点的燃油,燃油成本又较高,长期使用,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水循环加热装置的供油结构,其结构为:所述供油结构包括小油箱、大油箱、加热腔、发动机、发动机冷却水箱、水泵、两个电控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小油箱用于储放低凝固点燃油,小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控阀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大油箱用于储放高凝固点燃油,大油箱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第二电控阀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所述加热腔设置在大油箱的内腔中,加热腔和大油箱相互隔离,加热腔的上端裸露在大油箱的上侧面上,加热腔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均设置在加热腔的上端面上,所述输入接口通过第一水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水泵的输入端与发动机冷却水箱内腔连通,所述输出接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发动机冷却水箱内腔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部设置在加热腔中,温度传感器的输出部裸露在加热腔的上端面上。

当车辆在寒冷地区启动时,通过控制电控阀,将小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的第一管路选通(第二管路处于关断状态),这时,由小油箱内的低凝固点燃油供给发动机运行,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就会被加热,延迟一定时间后,水泵启动,水泵将发动机冷却水箱内温度较高的冷却水泵送至加热腔内,然后冷却水又通过输出接口回流至发动机冷却水箱内,从而使冷却水在发动机冷却水箱和加热腔之间循环流动;冷却水循环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对加热腔内的水温进行检测,当水温达到一定数值后,延迟一定时间,通过控制电控阀,将第二管路选通,再延迟一定时间后,将第一管路关断,并关闭水泵;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仅在启动阶段需要消耗低凝固点燃油来驱动发动机运行,当高温的冷却水将高凝固点燃油融化后,仍然由高凝固点燃油驱动发动机运行,如此就能使发动机可以在寒冷地区正常启动,同时也对高凝固点燃油起到了加热作用,车辆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优选地,所述小油箱和大油箱集成在同一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带水循环加热装置的供油结构,该供油结构能保证重型汽车在寒冷地区正常启动,同时还能对高凝固点燃油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小油箱1、大油箱2、加热腔3、发动机4、发动机冷却水箱5、水泵6、电控阀7、温度传感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水循环加热装置的供油结构,其结构为:所述供油结构包括小油箱1、大油箱2、加热腔3、发动机4、发动机冷却水箱5、水泵6、两个电控阀7和温度传感器8;所述小油箱1用于储放低凝固点燃油,小油箱1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发动机4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控阀7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大油箱2用于储放高凝固点燃油,大油箱2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发动机4的进油口连接,第二电控阀7设置在第二管路上;所述加热腔3设置在大油箱2的内腔中,加热腔3和大油箱2相互隔离,加热腔3的上端裸露在大油箱2的上侧面上,加热腔3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均设置在加热腔3的上端面上,所述输入接口通过第一水管与水泵6的输出端连接,水泵6的输入端与发动机冷却水箱5内腔连通,所述输出接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发动机冷却水箱5内腔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8的感应部设置在加热腔3中,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部裸露在加热腔3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小油箱1和大油箱2集成在同一箱体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