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232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的采油设备,特别是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适用于各种井的井下生产管柱和修井作业管柱。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的生产现场,各种井的井下管柱都需要扶正器对其扶正,使其居中,满足生产和修井的需要。在现有的管柱扶正器中,分为钢性扶正器和弹性扶正器两种类型。钢性扶正器的扶正摩擦块与扶正器本体采用焊接与浇铸等方式联为一体,使用条件受到限制。如1987年11月,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编缉出版的《采油工艺汇编》中的第六篇、第44页,“防砂技术”中涉及的扶正器,属于钢性扶正。弹性扶正器的扶正摩擦块与扶正器本体采用结构装配方式,是分体结构。如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编缉出版的《采油工艺汇编》中的第二篇、第68页,“无杆泵抽油技术”中涉及的扶正器以及93年1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采油技术手册》第四分册、“机械采油技术”第五章、第472页涉及的扶正器,均属于弹性扶正。弹性扶正器在井下管柱提下过程中以及井下设备工作时,管柱与井眼的中心线是重合的,扶正效果好。现有弹性扶正器是摩擦块配装弹簧,压缩式结构。它的优点是扶正体径向尺寸可调节,管柱及井下设备工作稳定性高。缺点是弹簧需径向安装,摩擦块与扶正体之间的构造复杂,使扶正器的芯管径向尺寸受到限制,从而使芯管内径与油管配伍性受限,使芯管与上下管柱的螺纹联接只有采用普通螺纹,从而导致扶正器脱扣掉井的事故时常发生。而扶正器在结构设计上整体性差,落井后扶正器零件散落,又造成落井后的打捞工作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提高扶正器与油管的配伍性,减少脱扣和组件散落等井下事故,降低生产成本。
本技术解决方案可达上述目的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具有接箍、扶正体、芯管和摩擦块,摩擦块装于扶正体外表面的凹槽内,芯管穿套于扶正体之内。摩擦块与扶正体之间安装弹簧片,于扶正体的下部安装压帽。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弹簧片做弹性扶正压缩结构件,简化了摩擦块的内部结构,容易制造。也使芯管的径向设计尺寸调节幅度加大,便于采用与管柱相一致的主要技术参数。2、在扶正体和摩擦块的端部安装压帽,使扶正体与芯管、摩擦块之间的配合成为端部双限位设计,如此扶正器的主要部件成为一个整体,在设计上消除了部件散落的可能性。3、由于芯管的径向设计尺寸调节幅度加大,使芯管与接箍的联接可以采用锥管螺纹,避免了井下落物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如若发生意外不确定因素使扶正器落井,也因扶正器是整体设计,即使需要打捞也简单有效。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具有接箍1、扶正体2、芯管3和摩擦块5,摩擦块5装于扶正体2外表面的凹槽内,芯管3穿套于扶正体2之内,摩擦块5与扶正体2之间安装弹簧片4,于扶正体2的下部安装压帽8。扶正体2上部内径设有内凸台,下部外径设有螺纹和防脱扣槽;芯管3两端外径为锥形、有螺纹,中部外径大于两端外径、有台,该外凸台与扶正体2上部内径的内凸台和压帽8的内孔配合,使芯管3无法从压帽8下端的内孔中窜出。压帽8具有内螺纹,与扶正体2下部外螺纹配合,加上芯管3中部外径上的凸台,可以阻止芯管3从扶正体2的内孔中滑出。压帽8与芯管3配合的内孔大于芯管3的下部外径,使芯管3可以自由转动。在扶正体2和压帽8之间安装固定环6,也可以不安装固定环6,而使压帽8内径形状与扶正体2下部外径形状相配合。两者以安装固定环6为最好。压帽8筒体设有螺孔,内装螺钉7,该螺孔位置与扶正体2防脱扣槽的位置相对应。螺钉7从压帽8上的螺孔旋进顶至扶正体2的防脱扣槽内,把扶正器各部件组装固结为一个整体。现场使用时,将本发明联接于管柱的设计位置下井,摩擦块5在弹簧片4的弹力作用下贴井壁滑动,使管柱始终与井眼的中心线重合,达到管柱以及井下生产设备与井眼扶正居中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具有接箍(1)、扶正体(2)、芯管(3)和摩擦块(5),摩擦块(5)装于扶正体(2)外表面的凹槽内,芯管(3)穿套于扶正体(2)之内,其特征在于摩擦块(5)与扶正体(2)之间安装弹簧片(4),于扶正体(2)的下部安装压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扶正体(2)上部内径设有内凸台,下部外径设有螺纹和防脱扣槽;芯管(3)两端外径为锥形、有螺纹,中部外径大于两端外径、有台,该外凸台与扶正体(2)上部内径的内凸台和压帽(8)的内孔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压帽(8)具有内螺纹,与扶正体(2)下部外螺纹配合,与芯管(3)配合的内孔大于芯管(3)的下部外径;于扶正体(2)和压帽(8)之间安装固定环(6),或者是不安装固定环(6),而使压帽(8)内径形状与扶正体(2)下部外径形状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压帽(8)筒体设有螺孔,内装螺钉(7),该螺孔位置与扶正体(2)防脱扣槽的位置相对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工业使用的一种井下管柱扶正器,适用于各种井的井下生产管柱和修井作业管柱。本发明具有接箍、扶正体、芯管和摩擦块,摩擦块装于扶正体外表面的凹槽内,芯管穿套于扶正体之内。在摩擦块与扶正体之间安装弹簧片,于扶正体的下部安装压帽。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芯管的径向设计尺寸调节幅度加大。其主要部件是一个整体结构,在设计上消除了部件散落的可能性,也避免了井下落物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如发生意外不确定因素使扶正器落井,因扶正器是整体设计,即使需要打捞也简单有效。
文档编号E21B17/10GK1470736SQ0311239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
发明者邢子晶 申请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东辛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