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底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28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压底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所用带压作业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带压底堵。



背景技术:

油田(油藏)管理后期多以注水井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增加地层能量,使油藏有较强的驱动力,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以前作业时要用大量的压井液压井,井下的残余压力常在作业中带有安全隐患;如果采用在井口放压的话,常会有污水回收、周边油井地层能量下降而造成减产,作业完再次恢复地层能量不但费时又增加了费用。目前,油气井不压井作业、带压作业及免洗井作业的普及和应用率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在地面进行不压井作业、带压作业及免洗井作业,其优点在于不使用压井液进行作业,从而消除了压力液对于产层的潜在破坏。对尾管进行可靠的封堵可保证不压井作业、带压作业及免洗井作业的安全、减轻作业工人施工难度及防止了对井场的环境造成污染。投球以实现注水井正、反洗井功能,解除或缓解井底受到水质污染及堵塞恢复地层吸水能力保证正常注水,从而提高周边油井产量并相对减少作业风险;下次作业井底内孔封堵、降低井底内孔封堵作业成本,能够实现带压作业油管立柱及抽油杆的起、下,保证了不压井作业、带压作业及免洗井作业的安全、减轻作业工人施工难度及防止了对井场造成环境污染,避免了使用压井液进行作业,从而消除了压力液对于产层的潜在破坏和作业的安全隐患。

而目前油田在用的普通底堵中存在如下问题不能解决:

1、底堵下部都接有防砂筛管,用以完井后打掉底堵时回收底堵;若下部不接防砂筛管其底堵落入井筒底部,提高下次钻塞难度易发生卡钻现象,从而造成事故;若尾部接有防砂筛管是无法测动液面,且不利于冲砂工序

2、防砂筛管由于大量的砂、蜡、垢及杂物的日积月累,会出现筛管堵死的情况,一旦堵死,反洗井根本不能解堵;另外,油套环形空间内也容易受蜡的凝聚而发生堵塞,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正洗井进行解堵,但是同时具有正、反洗井功能的底阀结构复杂更易结蜡砂堵;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压底堵,通过在底堵主体上设置台阶及销钉孔,加装可溶底堵,以实现入井防喷、方便测动液面、便于冲砂洗井、投球反洗、再作业投堵塞器防喷等功能,简化了下次作业井底内孔封堵、降低了作业成本,施工工艺简单、可靠,现场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述可溶底堵(3)表面喷有一层保护层用以缓解介质溶解速度;底堵主体(1)与下部油管连接后油管、柱下井,起下管放喷功能,完井后打掉可溶底堵;可溶底堵与剪切销钉在高压下剪切销钉断裂,所述可溶底堵(3)与剪切销钉剪断部份掉入井底;可溶底堵表面高压打掉的作用下表面受损,可溶底堵受损后与介质直接接触后由于温度及介质相作用后溶解;所述底堵主体(1)在没有了可溶底堵(3)后直接可以当喇叭口用,既不影响管柱过测动液面测试仪器功能,也不影响其注水流量,通过设有投球(4)置于颈部上部的台阶部份可实现反洗功能;设有堵塞器(6)置于颈部上部的台阶部份,投入堵塞器(6)坐封在台阶处实现再作业防喷功能。

所述主体(1)台阶处设有球(4)或堵塞器(5)。

底堵主体(1)与下部油管连接后油管、柱下井,起下管放喷功能,完井后打掉可溶底堵;可溶底堵与剪切销钉在高压下剪切销钉断裂,所述可溶底堵(3)与剪切销钉剪断部份掉入井底;可溶底堵表面高压打掉的作用下表面受损,可溶底堵受损后与介质直接接触后由于温度及介质相作用后溶解;所述底堵主体(1)在没有了可溶底堵(3)后直接可以当喇叭口用,既不影响管柱过测动液面测试仪器功能,也不影响其注水流量,通过设有投球(4)置于颈部上部的台阶部份可实现反洗功能;设有堵塞器(6)置于颈部上部的台阶部份,投入堵塞器(6)坐封在台阶处实现再作业防喷功能。

进一步的,与常用底堵区别在于:所述常用底堵包括主体、常用底堵钢球、挡板、支撑底堵、筛管、精细滤芯;所述主体下部接有支撑底堵、并接有筛管,所述支撑底堵上部装有常用底堵钢球并悬置于所述主体内,该底堵入井时同样具有入井防喷功能,完井后打掉底堵,底堵入于筛管内,若落入井底下次作业钻塞时会无法钻塞且易造成卡钻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打掉底堵后可实现测动液面仪器通过测动液面;所述主体台阶处可坐球,实现正反洗井功能;所述主体台阶处可坐堵塞器,实现再作业防喷功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压底堵,台阶可作球座用,可作为堵塞器堵塞下支点或堵塞器支撑处;底堵主体的下部筒壁上设有数个螺钉孔及反向台阶,安装可溶底堵用,下入管柱时起防喷作用,完井后直接加压打断销钉及打掉可溶底堵;打掉底堵后其可溶底堵主体下部直接可以当喇叭口用,既不影响管柱测动液面功能,也不影响其注水流量;通过投球至球座部份实现反洗。投堵塞器座封在台阶处;解决油田不压井作业,带压起、下管柱,用控制尾管端来实现入井防喷、来水转注、反洗、再作业起管柱时尾管防喷的多功能带压底堵,简化了下次作业井底内孔封堵、降低了作业成本,施工工艺简单、可靠,现场操作方便。

通过管柱尾管接可溶底堵,完井后打掉底堵,及过测动液面仪器、投球反洗、再作业投堵塞器防喷各过程;实现了免洗压井作业、不压井作业以及带压作业全套流程,保证了下次作业起管工况下的防喷作用,通过换底堵实现重复使用,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了对井场造成污染,保证带压作业的安全,简化了下次作业井底内孔封堵,降低了作业成本,施工工艺简单、可靠,现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入井防喷功能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正、反洗井,过动液面测试仪器功能的可溶底堵主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投球反洗功能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再作业投堵塞器防喷功能图;

图5为区别于本实用新型的常规底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带压底堵,如图1,底堵主体各部件仍为常规结构,主要包括:接头螺纹、球座、堵塞器座封部、解封螺钉孔、底堵槽、喇叭口等;底堵主体为筒状结构形式,其上部有接头螺纹是连接于油管最下端,底堵主体的中部筒壁上设有锥底台阶,可作球座用,可作为堵塞器堵塞下支点或堵塞器支撑处;底堵主体的下部筒壁上设有数个螺钉孔及反向台阶,此处是安装可溶底堵用,下入管柱时起防喷作用,完井后直接加压打断销钉及打掉可溶底堵;打掉底堵后其可溶底堵主体下部直接可以当喇叭口用,既不影响管柱测动液面功能,也不影响其注水流量;通过投球至球座部份可实现反洗功能,投堵塞器座封在台阶处;解决油田不压井作业,带压起、下管柱,用控制尾管端来实现入井防喷、来水转注、反洗、再作业起管柱时尾管防喷的多功能带压底堵,简化了下次作业井底内孔封堵、降低了作业成本,施工工艺简单、可靠,现场操作方便。

区别特征是:包括底堵主体(1)、剪切销钉(2)、可溶底堵(3);所述底堵主体(1)为筒状结构形式,所述底堵主体(1)下部装入所述可溶底堵(3),并用数个剪切销钉(2)将可溶底堵(3)固定并用密封件密封于底堵主体下部;所述可溶底堵(3)表面喷有一层保护层用以缓解与介质溶解速度;与管柱底部油管连接后下管柱,起下管放喷功能,完井后打掉可溶底堵;所述可溶底堵(3)与剪切销钉剪断部份掉入井底,可溶底堵表面与剪切销钉在高压打掉的作用下表面受损,可溶底堵受损后与介质直接接触后由于温度及介质相作用后溶解;所述底堵主体(1)在没有了可溶底堵(3)后直接可以当喇叭口用,既不影响管柱过测动液面测试仪器功能,也不影响其注水流量,通过投球(4)至台阶部份可实现反洗功能,投入堵塞器(6)坐封在台阶处实现再作业防喷功能。

如图2所述主体(1)打掉底堵(3)后可实现测动液面仪器通过测动液面;所述主体(1)台阶处可坐球(4),实现正反洗井功能;所述主体(1)台阶处可坐堵塞器(5),实现再作业防喷功能。

如图5,其区别在于:所述常用底堵包括主体(801)、常用底堵钢球(802)、挡板(803)、支撑底堵(804)、筛管(805)、精细滤芯(806);所述主体(801)下部接有支撑底堵(804)、并接有筛管(805),所述支撑底堵(804)上部装有常用底堵钢球(802)并悬置于所述主体(801)内,该底堵入井时同样具有入井防喷功能,完井后打掉底堵,底堵入于筛管内,若落入井底下次作业钻塞时会无法钻塞且易造成卡钻事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能:坐封封隔器功能:增加剪切销钉的剪功力,保证封隔器坐封后再加大压力打断销钉打掉底堵;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改和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