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及风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1431发布日期:2019-01-04 23:2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及风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及风窗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调节风窗是煤矿通风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作用是调节控制风量,为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风量的按需分配创造条件。而皮带系统通过调节风窗时漏风大小对安全生产和运行效益、作业人员工作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以往调节风窗过皮带漏风情况、漏风吹煤,煤尘堆积严重情况及出现的各种问题。

因此,在井下,如何有效的防止调节风窗过皮带漏风、漏风吹煤,煤尘堆积严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该调节风窗通过设置调节帘,调节风量,能较好的解决漏风、漏风吹煤、煤尘堆积严重的问题,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通风道的风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包括:

通风墙,通风墙设置于通风道,调节通风道的通风量;

通风装置;通风装置与通风墙固定连接;通风装置包括骨架系统、外壳和调节帘,外壳设置在骨架系统的外表面,调节帘与骨架系统固定连接;

外壳设置于骨架系统的外部,调节帘与骨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骨架系统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以及连接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条、第二框条、第三框条和第四框条,第一框条与第三框条相对设置,第二框条与第四框条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设置有调节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包括杆体和固定板,杆体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固定调节帘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骨架系统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多个支撑脚分别与第一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脚包括支撑部和接触部,支撑部一端与第一框架连接,支撑部的另外一端与接触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脚包括活动杆和固定杆,固定杆设置有容纳活动杆的容纳腔,活动杆与第一框体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杆还包括连接段,固定杆通过连接段与接触部固定连接。

一种通风道的风窗装置,风窗装置包括上述的通风道的调节风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通风道的调节风窗,通过在通风墙上设置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形成一个调风通道,然后通过设置调节帘,较好的控制漏风,调节通风流量,保障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可控调节;包括调节风窗的风窗装置,同样也能较好的实现调节通风和控制漏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通风装置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通风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横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风装置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支撑脚示意图。

图标:100-调节风窗;200-调节风窗;110-通风墙;120-通风装置;130-骨架系统;131-第一框体;131a-第一框条;131b-第二框条;131c-第三框条;131d-第四框条;132-第二框体;133-连接杆;133a-第一连接杆;133b-第二连接杆;133c-第三连接杆;133d-第四连接杆;134-第一横杆;134a-杆体;134b-固定板;134c-第一固定孔;134d-第二固定孔;135-第二横杆;140-外壳;150-调节帘;160-支撑脚;161-支撑部;162-接触部;163-活动杆;164-固定杆;164a-容置腔;164b-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3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100,调节风窗100包括通风墙110和通风装置120。

通风墙110设置在矿井的通风道中,基本上安装垂直与通风道的方向设置,通过在通风道中设置通风墙110,能较好的实现对通风量的调节。

通风装置120同样也是设置在通风道中,且与通风墙110固定连接。

通风装置120包括骨架系统130、外壳140和调节帘150。

外壳140覆盖在骨架系统130上,通过外壳140保证通风装置120的气密性,能较好的保证通风装置120的调节能力,避免漏风等情况发生。

外壳140和骨架系统130组成一个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上设置调节帘150,既能保证输送的完成,又能保证不漏风,维持通风道的空气流量。且在输送通道的两端均设置调节帘150,进一步减小漏风量;因为即使是输送通道的一端的调节帘150发生漏风的情况,通过另外一端的调节帘150,同样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相同的漏风的概率下,通过两侧同时设置调节帘150,可以极大的降低漏风的概率,提高通风装置120的作用,保证通风道的顺畅运行。

骨架系统130包括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以及连接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的连接杆133,通过第一框体131、第二框体132和连接杆133构成一个大的框架结构的骨架系统130,在骨架系统130的外表面设置外壳140。

第一框体131包括第一框条131a、第二框条131b、第三框条131c和第四框条131d;第一框条131a、第二框条131b、第三框条131c和第四框条131d依次连接,第一框条131a和第三框条131c相对设置,第二框条131b和第四框条131d相对设置,形成方形框架;第二框体132与第一框体131一样,也是方形框架。连接杆133包括第一连接杆133a、第二连接杆133b、第三连接杆133c和第四连接杆133d,第一连接杆133a、第二连接杆133b、第三连接杆133c和第四连接杆133d分别连接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的四个角;通过连接杆133连接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形成骨架系统130的主体结构。

在第一连接杆133a和第二连接杆133b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134,在第三连接杆133c和第四连接杆133d之间设置第二横杆135;在沿着第二框条131b和第四框条131d的方向上,形成输送通道;第一横杆134和第二横杆135均设置有调节帘150。

第一横杆134和第二横杆135包括杆体134a和固定板134b,杆体134a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34c,固定板134b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34c配合的第二固定孔134d,通过第一固定孔134c和第二固定孔134d的配合,能较好的将调节帘150规定在第一横杆134或第二横杆135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风道的风窗装置,该风窗装置包括上述的通风道的调节风窗100。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通风道的调节风窗200,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通过实施例1设计得到的通风道的调节风窗100已基本能满足日常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通风道的调节风窗100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道的调节风窗200,调节风窗100包括通风墙110和通风装置120。

通风墙110设置在矿井的通风道中,基本上安装垂直与通风道的方向设置,通过在通风道中设置通风墙110,能较好的实现对通风量的调节。

通风装置120同样也是设置在通风道中,且与通风墙110固定连接。

通风装置120包括骨架系统130、外壳140、调节帘150和支撑脚160。

外壳140覆盖在骨架系统130上,通过外壳140保证通风装置120的气密性,能较好的保证通风装置120的调节能力,避免漏风等情况发生。

外壳140和骨架系统130组成一个输送通道,在输送通道上设置调节帘150,既能保证输送的完成,又能保证不漏风,维持通风道的空气流量。且在输送通道的两端均设置调节帘150,进一步减小漏风量;因为即使是输送通道的一端的调节帘150发生漏风的情况,通过另外一端的调节帘150,同样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相同的漏风的概率下,通过两侧同时设置调节帘150,可以极大的降低漏风的概率,提高通风装置120的作用,保证通风道的顺畅运行。

骨架系统130包括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以及连接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的连接杆133,通过第一框体131、第二框体132和连接杆133构成一个大的框架结构的骨架系统130,在骨架系统130的外表面设置外壳140。

第一框体131包括第一框条131a、第二框条131b、第三框条131c和第四框条131d;第一框条131a、第二框条131b、第三框条131c和第四框条131d依次连接,第一框条131a和第三框条131c相对设置,第二框条131b和第四框条131d相对设置,形成方形框架;第二框体132与第一框体131一样,也是方形框架。连接杆133包括第一连接杆133a、第二连接杆133b、第三连接杆133c和第四连接杆133d,第一连接杆133a、第二连接杆133b、第三连接杆133c和第四连接杆133d分别连接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的四个角;通过连接杆133连接第一框体131和第二框体132,形成骨架系统130的主体结构。

在第一连接杆133a和第二连接杆133b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134,在第三连接杆133c和第四连接杆133d之间设置第二横杆135;在沿着第二框条131b和第四框条131d的方向上,形成输送通道;第一横杆134和第二横杆135均设置有调节帘150。

第一横杆134和第二横杆135包括杆体134a和固定板134b,杆体134a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34c,固定板134b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34c配合的第二固定孔134d,通过第一固定孔134c和第二固定孔134d的配合,能较好的将调节帘150规定在第一横杆134或第二横杆135上。

在第一框体131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160,本实施例中设置有4个支撑脚160,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3个、5个或6个等不同个数的支撑脚160,能保证稳定性即可。

支撑脚160包括支撑部161和接触部162,支撑部161包括活动杆163和固定杆164,固定杆164有一个容置腔164a,活动杆163设置于容置腔164a,容置腔164a设置有螺纹结构(图中未示出),活动杆163设置于容置腔164a配合的螺纹结构(图中未示出),活动杆163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框体131活动连接,当需要调节的时候,通过转动活动杆163,就所以上下调节,调整支撑脚160的高度。

固定杆164还包括连接段164b;通过连接段164b,固定杆164与接触部162连接,接触部162是一个圆盘状结构,通过将接触部162设计成圆盘状结构,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能较好的保证调节风窗200的平稳。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风道的风窗装置,该风窗装置包括上述的通风道的调节风窗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