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518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供油方式一般是通过设置在偏心曲轴的轴心 中的长孔中固定的薄板使油沿离心方向加速,从而使油上吸的离心泵方式。在加工这种结 构的长孔后,偏心曲轴的刚性会弱化,从而影响压缩机的安全性能。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偏心曲轴的刚性强、适用范 围广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密封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 机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油池,油池内存储有油,电机包括转子,压缩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 气缸压缩腔内设置有活塞和滑片,气缸上设置有收纳滑片的滑片腔,偏心曲轴固定在转子 内,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偏心曲轴上以及至少偏心曲 轴和主轴承之间设置有油槽,其特征是滑片腔和油池之间设置有连通通路,在该连通通路 中设置有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而改变流体阻力的流体机构,通过滑片的往复运动,使 油池内的油通过流体机构,流入油槽中。
所述偏心曲轴内沿轴向设置有旁通孔,旁通孔的两端开口。
所述旁通孔的上端朝向由电机和壳体的上盖共同围成的上部空间开口,旁通孔的 下端朝向安装在副轴承上的排气消声器开口。
所述流体机构包括通过连通通道连接的流通面积大的入口侧和流通面积小的出 口侧。
所述连通通路包括供油管,流体机构包括第一流体元件,供油管的下端连通油池, 供油管的上端连通滑片腔,供油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流体元件,其中,第一流体元件的入口 侧朝向滑片腔。
所述流体机构还包括第二流体元件,副轴承中设置了朝向滑片腔开口的第一供油 通道、以及与第一供油通道连接的第二供油通道,第二供油通道朝向设置在副轴承上的副 轴承油槽开口,第二流体元件设置在第二供油通道中,其中,第二流体元件的入口侧朝向副 轴承油槽。
本发明在密封的滑片腔中,连接了向油池开口具有第一流体元件的供油管和对副 轴承油槽开口具有第二流体元件的第二供油通道。往复运动的滑片可以改变滑片腔的容 积,故油池内的油经过供油管通过第二供油通路被吸到副轴承油槽中。之后,油向偏心曲轴 的油槽移动。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避免了在偏心曲轴中加工孔,从而提高了偏心 曲轴的刚性。本发明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应用在空调机、冷冻机器、热水器中,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供油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流体元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R为旋转式压缩机,2为壳体,2a为上盖,3为排气管,14为吸入管,15为油,16为偏心曲轴,16a为主轴,16b为副轴,16c为旁通孔,17为主轴承,17a为螺旋槽,17b为 排气孔,18为副轴承,18a为副轴承油槽,18b为第一供油通道,18c为第二供油通道,18d为 供油管连接孔,19为偏心轴,19a为偏心轴油槽,21为压缩机构,23为气缸,23a为气缸压缩 腔,23b为滑片腔,24为活塞,25为滑片,26为滑片弹簧,31为电机,33为转子,34为转子圆 板,40为消声器,50为供油管,52a为第一流体元件,52b为第二流体元件,60为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具体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R的压缩机构21的详细构成和滑片泵 油方法。
旋转式压缩机R的密封的圆筒状的壳体2内设置有压缩机构21、以及位于压缩机 构21上的电机31 ;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油池60,油15储存在油池60中。电机31包括转 子33。
油池60的油面高度根据运行条件的变化会有变动,但稳定运行时,从气缸23的上 端到中央附近是稳定的。
压缩机构21包括处于气缸压缩腔23a中的活塞24、与活塞24抵接的滑片25、驱 使活塞24偏心旋转的偏心曲轴16、以及支撑偏心曲轴16的主轴承17和副轴承18分别设 置在气缸23的两侧;偏心曲轴16由主轴16a、副轴16b和偏心轴19组成。
参见图1-图2,滑片腔23b分别被主轴承17和副轴承18的气缸安装平面密封。 滑片腔23b和油池60之间设置有连通通路,在该连通通路中设置有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 向而改变流体阻力的流体机构,通过滑片25的往复运动,使油池60内的油通过流体机构, 流入油槽中。
所述流体机构包括通过连通通道连接的流通面积大的入口侧和流通面积小的出 口侧。
所述连通通路包括供油管50。所述流体机构包括第一流体元件52a,供油管50的 下端连通油池60,供油管50的上端连通滑片腔23b,供油管5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流体元件 52a,其中,第一流体元件52a的入口侧朝向滑片腔23b。
所述流体机构还包括第二流体元件52b。在副轴承18中,设置了朝向滑片腔23b开口的第一供油通道18b、以及与第一供油通道18b连接的第二供油通道18c。第二供油通 道18c朝向副轴承油槽18a开口,但是在第二供油通道18c中配置了第二流体元件52b。其 中,第二流体元件52b的入口侧朝向副轴承油槽18a。副轴承油槽18a设置在副轴承18上, 朝向偏心曲轴16。
另外,第二供油通道18c与供油管50连接。当然,将供油管50直接连接到第一供 油通道18b或者直接连接到滑片腔23b中也是可以的。
如图2所示,供油管50的先端设置有呈圆锥状的第一流体元件52a。图3是供油 管50的截面图。另外,同样地,第二流体元件52b也是呈圆锥状。图4是第二流体元件52b 的截面图。
这些流体元件,包括第一流体元件52a和第二流体元件52b,具有流通面积大的入 口侧和流通面积小的出口侧,其特点是油从入口侧流到出口侧时阻力会小,相反,油从出 口侧流到入口侧时阻力会很大。
滑片25与活塞24的偏心运转同步进行往复运动,由于滑片25的运动,滑片腔23b 的容积会产生增减变化。比如,位于油池60内的油从供油管50通过第一供油通道18b流 入滑片腔23b中,或者,位于滑片腔23b内的油从滑片腔23b向供油管50和油池60的方向 逆流。但是,由于第一流体元件52a的流体阻力的存在,使得从滑片腔23b向油池60方向、 流入滑片腔23b中的全部油不能回来。因此,不能回来的油迂回到第二供油通道18c的方 向中,并且,该不能回来的油通过第二流体元件52b流出到副轴承油槽18a中。
由于滑片25的运动,滑片腔23b从供油管50向上吸油的时候,也会想从副轴承油 槽18a吸油。但是,由于第二流体元件52b与第一流体元件52a具有一样的结构,故可以在 一定范围内防止位于副轴承油槽18a内的油流到滑片腔23b,产生逆流。
就这样,滑片25连续往复动作时,由于二个流体元件的防逆流效果,油池60内的 油15连续流出,流出到副轴承油槽18a中。副轴承油槽18a内的油在润滑副轴承18的同 时,其中大半的油经过偏心轴19的偏心轴油槽19a到达主轴承17的内壁上设置的螺旋槽 17a中,从螺旋槽17a的上端落到主轴承17的外侧。然后回到油池60中。
通过从副轴承油槽18a向螺旋槽17a的油的移动,润滑了偏心曲轴16的副轴16b 和偏心轴19和主轴16a。同时,润滑了与它们配合设置的副轴承18、活塞24和主轴承17。
以往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偏心曲轴内沿轴向设置有较长的上吸油孔;在偏心曲 轴上设置有由内向外贯通的横孔,横孔与上吸油孔连通;通过上吸油孔和横孔,向旋转式压 缩机的几个作相对滑动的零部件进行油的分配。
与这些以往的分配油的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向需要润滑的滑动面直接供油,因此 供油路简单;供油的可靠性比较高。另外,由于没有必要在偏心曲轴上加工用于供油的孔, 故具有大幅改善偏心曲轴的刚性的效果。
在本第一实施例揭示的技术方案中,使用了根据油的流动方向,可以改变流体阻 力和流量的流体元件,由于具有这种功能的流体元件有很多种,故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中 揭示的技术方案。另外,即使不用第二流体元件52b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只不过,此 时的油泵量会有所减少。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副轴承18中连接了供油管50,但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将供油 管50连接主轴承17或滑片腔23b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得到同等的作用及效果。
作为参考,对家用空调器中使用的3. 5kw/h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滑片设计例进行说 明。在该设计例中,设定滑片的截面积为O. 6cm2,滑片行程为大约10_,由于滑片的往复动 作,排量为O. 6cc。当电机转速为50rps时,算出I分钟内有1800cc的油被上吸到滑片腔 中,但从实验结果来看,从第二供油通道18c向副轴承油槽18a中排出的油量为每分钟大约 300cco
其结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油泵的效率大概是17%左右,但与以往从偏心曲轴的中 心孔吸油的离心泵方式比较也不逊色。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油池60的油 面即使上下变动,泵油量也不会有变化,比以往的离心泵方式要好。
第二实施例
如前所述,第一实施例没有必要在偏心曲轴16内设置油通道。而在本第二实施例 中,配置了上下贯通偏心曲轴16的气体通道,扩大了旋转式压缩机设计的应用范围。
参见图5,设置了贯通偏心曲轴16的旁通孔16c。旁通孔16c的两端开口。旁通 孔16c的上端朝向由电机31和壳体2的上盖2a共同围成的上部空间开口。旁通孔16c的 下端朝向安装在副轴承18上的排气消声器40开口。
另外,如图5所示,在转子33上追加转子圆板34,由于转子圆板34的油分离效果, 可以大幅减少从排气管3出来的吐油量。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是相对于第二实施例将旁通孔16c的气流逆转。在图6中,从 排气孔17b排出的高压气体,从消声器40通过旁通孔16c流到电机31的上部空间。由于 转子圆板34可以分离气体中含的油,故可以减少从排气管3出来的吐油量。
因此,旁通孔16c作为气体对压缩机构21吸入或排出的回路,可以应用各种新设 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密封的壳体(2)内设置有电机(31)和压缩机构(21),壳体⑵的底部设置有油池(60),油池(60)内存储有油(15),电机(31)包括转子(33),压缩机构(21)包括气缸(23),气缸(23)的气缸压缩腔(23a)内设置有活塞(24)和滑片(25),气缸(23)上设置有收纳滑片(25)的滑片腔(23b),偏心曲轴(16)固定在转子(33)内,支撑偏心曲轴(16)的主轴承(17)和副轴承(18)分别设置在气缸(23)的两侧,偏心曲轴(16)上以及至少偏心曲轴(16)和主轴承(17)之间设置有油槽,其特征是滑片腔(23b)和油池¢0)之间设置有连通通路,在该连通通路中设置有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而改变流体阻力的流体机构,通过滑片(25)的往复运动,使油池¢0)内的油通过流体机构,流入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偏心曲轴(16)内沿轴向设置有旁通孔(16c),旁通孔(16c)的两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旁通孔(16c)的上端朝向由电机(31)和壳体(2)的上盖(2a)共同围成的上部空间开口,旁通孔(16c)的下端朝向安装在副轴承(18)上的排气消声器(40)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体机构包括通过连通通道连接的流通面积大的入口侧和流通面积小的出口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通通路包括供油管(50),流体机构包括第一流体元件(52a),供油管(50)的下端连通油池(60),供油管(50)的上端连通滑片腔(23b),供油管(5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流体元件(52a),其中,第一流体元件(52a)的入口侧朝向滑片腔(23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体机构还包括第二流体元件(52b),副轴承(18)中设置了朝向滑片腔(23b)开口的第一供油通道(18b)、以及与第一供油通道(18b)连接的第二供油通道(18c),第二供油通道(18c)朝向设置在副轴承(18)上的副轴承油槽(18a)开口,第二流体元件(52b)设置在第二供油通道(18c)中,其中,第二流体元件(52b)的入口侧朝向副轴承油槽(18a)。
全文摘要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泵装置,密封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油池,油池内存储有油,电机包括转子,压缩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气缸压缩腔内设置有活塞和滑片,气缸上设置有收纳滑片的滑片腔,偏心曲轴固定在转子内,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偏心曲轴上以及至少偏心曲轴和主轴承之间设置有油槽,其特征是滑片腔和油池之间设置有连通通路,在该连通通路中设置有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而改变流体阻力的流体机构,通过滑片的往复运动,使油池内的油通过流体机构,流入油槽中。偏心曲轴内沿轴向设置有旁通孔,旁通孔的两端开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2996456SQ2011102736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小津政雄, 熊指挥 申请人: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