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046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这种冷却装置可适用于需要实现低转速、大驱动扭矩、高精度数控机床以及工程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能源的需要日益增加, 而开发新能源翘首以盼,为开发新能源而装备的制造技术工艺亟待提高。由于液压马达可提供低转速、大驱动扭矩的动力,在连续运转时,活塞与液压马达壳体摩擦会引起发热,与此同时活塞内部也产生泄漏,造成功率损失;同时由于伺服电机与双向定量泵组成的伺服泵内部也存在39TlO%左右的泄漏量,需要通过补油泵不断补充液压油,从而实现连续准确的旋转,活塞与伺服泵壳体摩擦也会引起发热;比如传统的液压马达运转需要单独的一套补油泵设备,将少量的油压入液压马达封闭的工作腔内,用来补充工作腔内运转时渗漏到液压马达壳体中,而液压马达壳体中的油又需要接入回油箱。为了解决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的补油和降温,通常采用两个补油装置和两套冷却装置,这造成液压系统过度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困难。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补油和冷却、实现液压油统一集中利用、保证液压油温升低、液压元件使用寿命长、液压系统稳定可靠、清洁环保的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电机、双向定量泵、液压马达以及液压连接管件,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双向定量泵连接,使之成为数字式伺服泵,所述双向定量泵的进、出油口 Α、Β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 Α、Β 口,在两组Α、B之间并联两个单向阀,还包括有带油箱的油冷机,所述带油箱的油冷机的油冷机出油口 B1有三个出口分支,第一个出口分支连接在两个单向阀之间Ptl处,第二个出口分支连接双向定量泵第一卸油口 P1,第三个出口分支连液压马达第一卸油口 P2,双向定量泵第二卸油口 T1和液压马达第二卸油口 T2通过连接油冷机回油口 A1的液压管件连接回油冷机中。[0006]所述油冷机出油口 B1的三个出口分支均各串联一个节流截止阀。[0007]所述双向定量泵的进、出油口 Α、B 口和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 Α、B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后在两组Α、B之间并联两个直动式溢流阀。[0008]所述双向定量泵的进、出油口 Α、B 口和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 Α、B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后在两组Α、B之间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0009]所述双向定量泵的进、出油口 Α、B 口与通过液压管件连接的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A、B 口两组A、B之间并联两个直动式溢流阀,同时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0010]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数控机床的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与圆光栅连接。[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0012](I)带油箱的油冷机一方面给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补充泄漏油,补充的也是冷却后的液压油,起到一定的双向定量泵制冷作用,另一方面给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外壳提供冷却液,良好的降低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的发热;[0013](2)三个节流截止阀用于调节精确的油液流量,在特殊情况可用于截止某一分支管路的油液功能;[0014](3)两个单向阀为防止双向定量泵中的油压入油冷机中,造成液压马达旋转不稳[0015](4)两个压力表为检测循环系统中油的最高压力,若压力过高则应该调节溢流阀, 两个溢流阀同时起安全阀的作用,保证止双向定量泵与液压马达之间循环的油压不至于过高而损坏循环系统。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0018]图3是图2俯视图。[0019]图1、图2和图3中,1.数控系统,2.指令信号,3.伺服电机,4.双向定量泵,5.带油箱的油冷机,6.节流 截止阀,7.单向阀,8.直动式溢流阀,9.压力传感器,10.液压马达, 11.转台,12.联轴器,13.圆光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0021]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主要包括数控系统1、伺服电机3、双向定量泵4、带油箱的油冷机5、单向阀7、直动式溢流阀8、液压马达10以及液压连接管件,其中两个直动式溢流阀8同时起安全阀的作用。伺服电机3通过联轴器12与双向定量泵4连接,使之成为数字式伺服泵,双向定量泵4的进、出油口 A、B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 A、B 口,在两组A、B之间并联两个直动式溢流阀8,同时并联两个单向阀7、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9 ;带油箱的油冷机5供油压力能在O. 3^1. OMPa 之间调节,油冷机出油口 B1有三个出口分支,并且三个出口分支均各串联一个节流截止阀 6,第一个出口分支连接在两个单向阀之间Ptl,第二个出口分支连接双向定量泵第一卸油口 P1,第三个出口分支连液压马达第一卸油口 P2,双向定量泵第二卸油口 T1和液压马达第二卸油口 T2均为回油口,通过连接油冷机回油口 A1的液压管件连接回油冷机中。[0022]带油箱的油冷机5由三相电机、齿轮泵、溢流阀、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 油箱、风扇、干燥过滤器、数显温控器、压力控制器等组成,其中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组成制冷循环,油箱中的热油被齿轮泵吸入,经过蒸发器吸热变冷,然后排回油箱,通过温控器设定温度值,控制压缩机起停从而有效控制油箱油温在一定范围 内。[0023]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先进,由于采用了油冷机充当补油泵的作用,给数字式伺服 泵补油,并且油冷机同时给数字式伺服泵和液压马达循环冷却,实现液压油统一集中利用, 保证液压油温升低,液压元件使用寿命长,液压系统稳定可靠,清洁环保。[0024]与此同时,液压马达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可连接数控机床的旋转工作台11,使用圆 光栅13将旋转工作台的旋转角度通过指令信号2反馈到数控系统I当中,使数控系统I实 现全闭环控制旋转工作台11,达到很高的定位精度;若连接到功能机械的旋转部件上,能 很好的得到应用。[0025]总之,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传统的液压马达,有寿命长、发热少、运转稳定性可靠 性好、精度高的特点。[0026]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了油冷机,不仅可以实现为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补 油的作用,同时还能为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外壳提供冷却油,实现伺服泵和液压马达恒 温运转,从而大大简化系统结构,减少了大量配件,降低了成本。[0027]以上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 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包括数控系统(I)、伺服电机(3)、双向定量泵(4)、液压马达(10)以及液压连接管件,所述伺服电机(3)通过联轴器(12)与双向定量泵(4)连接,使之成为数字式伺服泵,所述双向定量泵(4)的进、出油口 A、B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 A、B 口,在两组A、B之间并联两个单向阀(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带油箱的油冷机(5 ),所述带油箱的油冷机(5 )的油冷机出油口 B1有三个出口分支,第一个出口分支连接在两个单向阀(7)之间Ptl处,第二个出口分支连接双向定量泵第一卸油口 P1,第三个出口分支连液压马达第一卸油口 P2,双向定量泵第二卸油口 T1和液压马达第二卸油口 T2通过连接油冷机回油口 A1的液压管件连接回油冷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机出油口 B1的三个出口分支均各串联一个节流截止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定量泵(4)的进、出油口 A、B 口和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 A、B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后在两组A、B之间并联两个直动式溢流阀(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定量泵(4)的进、出油口 A、B 口和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 A、B 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后在两组A、B之间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定量泵(4)的进、出油口 A、B 口与通过液压管件连接的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 A、B 口两组A、B之间并联两个直动式溢流阀(8),同时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数控机床的旋转工作台(11),所述旋转工作台(11)与圆光栅(1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式伺服液压马达冷却装置,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双向定量泵连接,使之成为数字式伺服泵,双向定量泵的进、出油口A、B口分别通过液压管件连接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A、B口,在两组A、B之间并联两个单向阀,带油箱的油冷机的油冷机出油口B1有三个出口分支,第一个出口分支连接在两个单向阀之间P0处,第二个出口分支连接双向定量泵第一卸油口P1,第三个出口分支连液压马达第一卸油口P2,双向定量泵第二卸油口T1和液压马达第二卸油口T2通过连接油冷机回油口A1的液压管件连接回油冷中。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实现为双向定量泵和液压马达补油和冷却的功能,实现伺服泵和液压马达恒温运转,大大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F15B21/04GK202851527SQ2012204309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范长庚, 王燕, 王建全 申请人:天津市第二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