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售液机及其抽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982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液泵,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上述抽液泵的一种售液机。



背景技术:

销售液体商品的售货机(本申请中将其称为售液机)是一种新型的自动销售终端,其能够适量、自动的销售液体(例如各种酒、果汁等),根据顾客的要求灵活控制出液量,以进一步满足顾客随时、适量的饮用需求。

售液机上设置有将液体通过输液系统从盛装桶中输送至出液口的抽液泵,抽液泵上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进液孔通过抽液管路与盛装桶连通,出液孔通过输液管路与出液口连通。当液体需要输送时,抽液泵开始工作,其对盛装桶中的液体进行吸取,液体通过抽液管路、进液孔进入到抽液泵中,抽液泵对液体进行加压后,再将液体从出液孔中送出,并经输液管路送至出液口。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抽液泵上设置的液体通道(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为开设在泵体上的孔形结构,其与抽液管路和输液管路的连接非常不方便,而且也存在较大的液体泄漏风险,给售液机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因此,如何优化抽液泵和管路的连接方式,以为售液机的正常工作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液泵,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抽液管路、输液管路和抽液泵的连接,并且减小了漏液风险。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抽液泵的一种售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液泵,包括泵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泵体上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所述出液孔连通,并伸出所述泵体的进液管和出液管。

优选的,上述抽液泵中,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为不锈钢管。

优选的,上述抽液泵中,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泵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抽液泵中,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泵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上述抽液泵中,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阶梯结构,并且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所述出液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

优选的,上述抽液泵中,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为直径渐变的锥形管,并且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所述出液管远离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泵体的一端的直径。

优选的,上述抽液泵中,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在所述泵体上对称设置。

一种售液机,包括输液系统和抽液泵,该抽液泵为上述任意一项的抽液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液泵,与现有抽液泵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抽液泵的泵体上设置了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进液管与进液孔连通,出液管与出液孔连通,更重要的是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伸出泵体。在连接抽液泵和抽液管路、输液管路时,只需将抽液管路与进液管连接导通、输液管路与出液管连接导通,就可实现整个输液系统的导通连接,此种管与管连接的方式,与现有的管与孔的连接方式相比,使得连接操作更加简单易行,令连接操作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并且管与管的连接牢固性、可靠性也更高,显著减小了连接部位的漏液风险,为售液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液泵的分解图。

在图1中:

1-泵体,2-进液管,3-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液泵,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抽液管路、输液管路和抽液泵的连接,并且减小了漏液风险。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液泵,在原有的泵体1以及开设在泵体1上的进液孔和出液孔的基础之上,还增设了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并伸出泵体1,以将液体导入、导出泵体1的进液管2和出液管3。进液管2的端口在周向上与进液孔密封连接,在轴向上与进液孔导通。同样的,出液管3的端口在周向上与出液孔密封连接,在轴向上与出液孔导通。

在连接抽液泵和抽液管路、输液管路时,只需将抽液管路与进液管2连接导通、输液管路与出液管3连接导通,就可实现整个输液系统的导通连接,此种管与管连接的方式,与现有的管与孔的连接方式相比,使得连接操作更加简单易行,令连接操作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并且管与管的连接牢固性、可靠性也更高,显著减小了连接部位的漏液风险,为售液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抽液泵中,优选进液管2和出液管3均为不锈钢管。进液管2和出液管3的材质,可以有多种选择,但由于进液管2和出液管3需要导流液体,并且其设置在售液机中,所以进液管2和出液管3内导流的液体为饮用品,而为了保证液体的品质,避免有害物质掺入而影响人体健康,本实施例优选进液管2和出液管3均选用不易生锈、不易产生有害物质的不锈钢材质。

更加优选的,进液管2、出液管3和泵体1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进液管2、出液管3和泵体1连接密封性和牢固性,所以优选进液管2、出液管3和泵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而且此种结构的抽液泵可以采用铸造等工艺一次成型,其加工制造过程更加简单,降低了抽液泵的制造、加工难度。

除上述设置方式以外,进液管2、出液管3和泵体1也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对抽液泵进行维修,在进液管2和/或出液管3损坏时,可以只更换进液管2和/或出液管3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泵体1,节省了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进液管2和出液管3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阶梯结构,并且进液管2远离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进液管2连接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同样的,出液管3远离所述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出液管3连接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将进液管2和出液管3均设置为不等径的管状结构,有利于其与抽液管路、输液管路的连接,并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连接、密封效果,避免漏液现象的发生。

此外,进液管2和出液管3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进液管2和出液管3为直径渐变的锥形管(图中未示出),并且进液管2远离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进液管2连接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出液管3远离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也小于出液管3连接泵体1的一端的直径。此种结构同样也能够提高输液系统的连接、密封效果,所以也将其列为候选方案。

本实施例中,还优选进液管2和出液管3在泵体1上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更加优化抽液泵的整体结构,同时也使得整个输液系统的管路排布更加规范、合理,而且还能够避免对抽液泵的原有结构进行过多的改造,降低了改进难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抽液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售液机,该售液机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抽液泵,该售液机可以为售酒机等。

由于该售液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抽液泵,所以该售液机由抽液泵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售液机及其抽液泵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对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进行组合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