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45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离心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离心泵。



背景技术:

立式离心泵在药业方面用于对制药所需的水进行抽取,然而离心泵在抽取水溶液时,由于水中混有杂质加上离心泵内腔表面被冲洗脱落的物质,从而影响水溶液的质量,影响制药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立式离心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立式离心泵,包括泵体和安装在泵体上表面的电机,且电机的转动端贯穿泵体的表面并延伸至泵体的内部腔体中,位于泵体内部腔体中的电机的转动端套接有叶轮,且泵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开口处配合套接有第二法兰盘,且第二法兰盘远离泵体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内部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角度排列的第一安装槽,每个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配合插接有长条块,且长条块通过锁紧螺钉与第一水管固定,每个所述长条块远离第一安装槽的表面均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二安装槽,多个长条块的第一安装槽之间均配合卡接有过滤网,所述第一水管远离第二法兰盘的一端内部插接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远离第一水管的一端套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内部配合安装有壳体,且壳体由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均通过锁紧螺钉与第二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活性炭滤芯。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靠近第一法兰盘的一端内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侧面均设有多个等角度排列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滤芯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水管内壁连接的固定件,且固定件通过锁紧螺钉与第二水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离心泵,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入第一安装槽和长条块,便于过滤网固定安装在第一水管内,这样可以方便过滤网对水溶液中较大的颗粒物杂质进行过滤;通过加入壳体,便于将活性炭滤芯安装在第二水管内,这样可以方便活性炭滤芯对水溶液中细小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净化。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仅可以对水溶液的杂质进行分级过滤,从而可以对水溶液进行高效的过滤,还能方便该装置进行拆装,从而减少拆装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离心泵的长条块与过滤网连接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离心泵的第一水管主视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离心泵的第二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口1、电机2、出水口3、第一水管4、第二水管5、第一法兰盘6、第二法兰盘7、泵体8、过滤网9、第一安装槽10、长条块11、第一半壳体12、隔板13、活性炭滤芯14、固定件15、壳体16、第二半壳体17、第二安装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立式离心泵,包括泵体8和安装在泵体8上表面的电机 2,且电机2的转动端贯穿泵体8的表面并延伸至泵体8的内部腔体中,位于泵体8内部腔体中的电机2的转动端套接有叶轮,且泵体8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3。

出水口3的开口处配合套接有第二法兰盘7,且第二法兰盘7远离泵体8 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水管4,第一水管4的内部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角度排列的第一安装槽10,每个第一安装槽10的内部均配合插接有长条块11,且长条块 11通过锁紧螺钉与第一水管4固定,每个长条块11远离第一安装槽10的表面均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二安装槽18,多个长条块11的第一安装槽10之间均配合卡接有过滤网9,用于对水溶液中较大的颗粒物杂质进行过滤。

第一水管4远离第二法兰盘7的一端内部插接有第一法兰盘6,第一法兰盘6远离第一水管4的一端套接有第二水管5,第二水管5的内部配合安装有壳体16,且壳体16由第一半壳体12和第二半壳体17组成,第一半壳体12 和第二半壳体17均通过锁紧螺钉与第二水管5固定连接,第一半壳体12和第二半壳体17之间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活性炭滤芯14,用于对水溶液中较小的颗粒物杂质进行过滤。

活性炭滤芯14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水管5内壁连接的固定件15,且固定件15通过锁紧螺钉与第二水管5固定,可以提高活性炭滤芯14安装的稳定性,第二水管5靠近第一法兰盘6的一端内部安装有隔板13,且隔板13的侧面均设有多个等角度排列的通孔,可以减少水溶液的冲击压力对活性炭滤芯14的损坏,从而延伸活性炭滤芯14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