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苯卸车泵降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46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泵的冷却处理,具体是涉及混苯卸车泵降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混苯卸车泵卸车作业时会出现泵轴封温度高现象,无法长时间卸车作业,从而缩短机泵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降温处理是在泵机的轴封处轴承两端设置冷却管对整个泵机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法效果不佳,起不到所需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苯卸车泵降温处理装置,通过在泵出口与泵密封之间增加机泵密封冲洗管达到卸车介质对机封冷却、降温的作用,从而达到卸车泵长时间运行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苯卸车泵降温处理装置,包括:泵入口管线、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上的密封法兰、设置在所述密封法兰内部的抽泵,泵入口管线通过法兰盘与连接轴一端连接,所述密封法兰另一侧的连接轴上设有轴承,在与密封法兰位置的连接轴的径向一侧设有泵出口管线,泵出口管线上设置衔接法兰,所述的泵出口管线的法兰连接处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处连接第一冲洗管,第一冲洗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换热器底部进油口,所述的换热器安装在连接轴一侧的支架上,换热器顶端表面上设有出油口,通过出油口连接第二冲洗管一端,第二冲洗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泵连接轴径向的另一侧泵入口短接的回油口内。

所述的第一冲洗管靠近泵出口管线法兰盘前端位置设有第一冲洗管控制阀,通过第一冲洗管控制阀对进入换热器内的白由的流速进行控制;

所述的换热器为圆柱状管壳结构,管程为白油介质,壳程为机泵输送油品。

泵机运行时,泵入口管线内的油品通过密封法兰内部的抽泵进行抽提,泵产生热量后,油品温度升高,高温油品通过泵出口管线上的第一冲洗管经换热器底部进入换热器的壳程,所述的第一冲洗管靠近泵出口管线法兰盘前端位置设有第一冲洗管控制阀,通过第一冲洗管控制阀对冲洗油品的流速进行控制,再由换热器上端进入第二冲洗管,经第二从洗管流至泵入口管线,以此构成冷却循环,在换热器内对管程里的白油进行冷却、降温,白油对泵的密封装置进行冷却降温,进而实现对卸车泵的降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泵出口与泵密封之间增加机泵密封冲洗管达到卸车介质对机封冷却、降温的作用,从而达到卸车泵长时间运行的目的,进而增加机泵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入口管线、2、密封法兰、3、连接轴、4、泵出口管线、5、出油口、6、第一冲洗管、7、换热器、8、第二冲洗管、9、回油口、10、第一冲洗管出口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混苯卸车泵降温处理装置,包括:泵入口管线1、连接轴2、设置在连接轴上的密封法兰3、设置在所述密封法兰内部的抽泵,泵入口管线1通过法兰盘与连接轴2一端连接,所述密封法兰3另一侧的连接轴上设有轴承,在与密封法兰3位置的连接轴的径向一侧设有泵出口管线4,泵出口管线4上设置衔接法兰,所述的泵出口管线4的法兰连接处设有出油口5,出油口5处连接第一冲洗管6,第一冲洗管6的另一端连接于换热器7底部进油口,所述的换热器7安装在连接轴一侧的支架上,换热器顶端表面上设有出油口,通过出油口连接第二冲洗管一端8,第二冲洗管8的另一端连接在泵连接轴径向的另一侧泵入口短接的回油口9内。

泵机运行时,泵入口管线4内的油品通过密封法兰3内部的抽泵进行抽提,泵产生热量后,油品温度升高,高温油品通过泵出口管线4上的第一冲洗管6经换热器7底部进入换热器7的壳程,所述的第一冲洗管6靠近泵出口管线4法兰盘前端位置设有第一冲洗管控制阀10,通过第一冲洗管控制阀10对冲洗油品的流速进行控制,再由换热器7上端进入第二冲洗管8,经第二从洗管8流至泵入口管线1,以此构成冷却循环,在换热器7内对管程里的白油进行冷却、降温,白油对泵的密封装置进行冷却降温,进而实现对卸车泵的降温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