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879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螺杆压缩机由于其高速、周期性地对气体进行吸气、压缩以及排气,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有时工作噪声能达到100db(a)以上,对于环境以及人员健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压缩机运行噪声,人们往往采用压缩机整体隔声或外接消声装置的方式,但会增加投资成本,且压缩机需要较大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及压缩机,其能够解决现有压缩机排气消声降噪方式成本高,所需安装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其包括设于压缩机排气端的端盖,所述端盖设有排气口,所述端盖内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二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排出的气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二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排出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内还设有第二膨胀腔和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膨胀腔、所述第三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排出的气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膨胀腔、所述第三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排出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截面积。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截面积。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腔通过隔板与所述端盖的内壁围成。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截面积。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排气管的截面积。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腔通过隔板与所述端盖的内壁围成。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腔通过隔板与所述端盖的内壁围成,且所述第一膨胀腔和所述第二膨胀腔共用部分隔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螺杆压缩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端盖内设置膨胀腔,压缩机内由转子压缩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膨胀腔,利用膨胀式消声原理经过膨胀消声后,气体通过排气管和端盖上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通过内置膨胀式排气降噪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噪声,充分利用端盖内的空间,能够解决对于降噪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端盖;2-第一排气管;3-第二排气管;4-第三排气管;5-第一膨胀腔;6-第二膨胀腔;7-排气口;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包括设于压缩机排气端的端盖1,端盖1设有排气口7,端盖1内设有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和第一膨胀腔5,第一排气管2、第一膨胀腔5、第二排气管3和排气口7流体连通,第一排气管2排出的气流依次通过第一膨胀腔5、第二排气管3和排气口7排出压缩机。

本发明将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内置于压缩机排气端的端盖内,且包括膨胀腔和排气管,压缩机内由转子压缩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膨胀腔,利用膨胀式消声原理经过膨胀消声后,气体通过排气管和端盖上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通过内置膨胀式排气降噪的方式,能够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对于部分频段降低噪声值可达10dba以上),且能够解决对于降噪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降低了用户对于消声措施的投资成本。

在上述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端盖1内还可以设有第二膨胀腔6和第三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3、第二膨胀腔6、第三排气管4和排气口7流体连通,第一排气管2排出的气流依次通过第一膨胀腔5、第二排气管3、第二膨胀腔6、第三排气管4和排气口7排出压缩机。

压缩机内由转子压缩后的气体首先由第一排气管2进入第一膨胀腔5,利用膨胀式消声原理经过一次膨胀消声后,气体由第二排气管3进入第二膨胀腔6进行消声,最后由第三排气管4及压缩机排气端的端盖1上的排气口7排出压缩机,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噪声,充分利用端盖1内的空间,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成本,且能够解决对于降噪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

当然,在实际设置时,端盖1内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以上膨胀腔,但考虑到膨胀腔多出后,排气压损也会增大,因此,优选1~2个膨胀腔。且在设置多个膨胀腔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膨胀腔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设置方式。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膨胀腔5的截面积大于第一排气管2的截面积。第一膨胀腔5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排气管3的截面积。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膨胀腔6的截面积大于第二排气管3的截面积。第二膨胀腔6的截面积大于第三排气管4的截面积。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膨胀腔5可以通过隔板8与端盖1的内壁围成,能够充分利用端盖1内的空间,加工方便,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膨胀腔6可以通过隔板8与端盖1的内壁围成,能够充分利用端盖1内的空间,加工方便,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膨胀腔5和第二膨胀腔6可以共用部分隔板8,能够充分利用端盖1内的空间,且加工方便,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成本。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隔板8可以采用6mm厚q345r钢板制造,焊接在压缩机排气端的端盖1内部。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排气管可以采用无缝钢管材料,焊接在隔板8上。各排气管的横截面积可以不一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其消声量-传声损失tl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m为扩张比,即膨胀腔截面积与排气管截面积之比;k为(圆)波数,k=2πf/c,f为消声频率,c为声速;l为膨胀腔长度。

下面列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的具体应用。

对于转速为2970rpm,阳转子齿数为5的压缩机,其噪声基频约为2970/5≈250hz,压缩机运行噪声主要集中在基频及其倍频上,且以中低频为主。

对于排气管截面积为0.0046m2,膨胀腔截面积为0.0611m2的压缩机,当膨胀腔长度为0.22m时,其对消声频率500hz2倍频的传声损失为16db。结合两个串联在一起的膨胀腔,其对压缩机排气噪声综合声压级降低5db~8db是可行的。

上述的传声损失是指排气进出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声压级减少16db,但排气噪声应考虑消声器进口噪声以及出口噪声。例如:消声器进口声压级为a,出口为b,但排气噪声应综合考虑a和b部分。

结合不同压缩机的不同特性,可对扩张比、消声频率以及膨胀腔长度等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压缩机可以包括螺杆压缩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能够产生降低压缩机排气噪声的作用,对于压缩机整体运行噪声同样能够起到降低作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