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45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真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抽真空装置中的真空泵和真空罐均为独立设置,两者之间采用真空管道连接的方式,但是真空泵在工作时的噪音问题(距离泵头300mm处测量噪音≤68db)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真空泵工作时的噪音,并有利于提高真空泵防护等级、增加其抗干扰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罐,其中真空泵由泵体、电机、叶片组成;所述真空泵电机一侧的端部设法兰与真空罐端盖固定连接,在法兰的固定支撑下真空泵大部悬伸于真空罐罐体内;法兰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控制器;进气口通过真空泵泵体上开设的水平进气道连通真空罐内部空间;靠近叶片一侧的真空泵泵体上沿径向开设多个排气道通过环形排气道及水平排气道连通出气口。

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单向阀连接外部进气管道。

所述真空罐与真空泵连接侧的端盖厚度大于罐体厚度,且不小于15mm。

所述真空罐侧面焊接安装螺栓,安装螺栓至少为2个,沿真空罐纵向设置。

所述真空泵叶片外侧设减噪盖。

所述真空泵上的法兰与真空罐端盖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连接处设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真空泵内置于真空罐内,通过真空罐内部真空隔绝,可以有效的降低真空泵工作时的噪音;

2)真空罐安装真空泵的端盖加厚,能够使真空泵电机传导声音的频率降低,使传导出来的噪音变得更加柔和低沉,更容易被人接受;另外还有利于提高真空罐和真空泵的防护等级;

3)真空泵法兰上的进气口设单向阀,可以有效防止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反吸气(反吸气会有可能造成雨水吸入),有效提高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4)真空泵内置在真空罐内,节省了真空泵的独立安装位置,节省设备整体安装空间;

5)减小振动碰撞对真空泵的影响,即使真空罐罐体受到较为严重的碰撞(如用于汽车刹车真空助力系统时),真空泵受到真空罐的保护受损几率大大降低;

6)真空罐内为真空环境,可以减少真空泵电机对外部的电磁干扰,同时也能够屏蔽外部环境对真空泵电机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真空泵 11.泵体 12.电机 13.叶片 14.法兰 15.进气口 16.水平进气道 17.排气道 18.环形排气道 19.出气口 2.真空罐 21.端盖 3.控制器 4.固定螺栓 5.安装螺栓 6.减噪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置于真空罐内的真空泵装置,包括真空泵1和真空罐2,其中真空泵1由泵体11、电机12、叶片13组成;所述真空泵电机12一侧的端部设法兰14与真空罐端盖21固定连接,在法兰14的固定支撑下真空泵1大部悬伸于真空罐2罐体内;法兰14上设有进气口15、出气口19和控制器3;进气口15通过真空泵泵体11上开设的水平进气道16连通真空罐2内部空间;靠近叶片13一侧的真空泵泵体11上沿径向开设多个排气道17通过环形排气道18及水平排气道(图中未示出)连通出气口19。

所述进气口15通过进气单向阀连接外部进气管道。

所述真空罐2与真空泵1连接侧的端盖21厚度大于罐体厚度,且不小于15mm。

所述真空罐2侧面焊接安装螺栓5,安装螺栓5至少为2个,沿真空罐2纵向设置。

所述真空泵叶片13外侧设减噪盖6。

所述真空泵1上的法兰14与真空罐端盖2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4连接,连接处设密封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