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轴向力加载的液压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86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轴向力加载的液压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减速机在制造完成后,需要检测在规定压力、转速等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为此需要有试验台对液压马达和减速机进行测试。

在减速机的实际工作条件下,减速机不能保证一直处在平放状态,一旦减速机处于倾斜状态,机壳必然由于重力会对减速机的轴施以轴向力,这时的工况条件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减速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的液压测试系统仅能够测试减速机在未受轴向力下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的液压测试系统对液压马达和减速机是分别进行测试,还没有出现一种既能够测试减速机,又能够测试液压马达的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测试减速机,又能够测试液压马达并且能够对减速机进行轴向力加载的液压测试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轴向力加载的液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油路、被测液压马达、被测减速机、加载减速机、加载液压马达;所述被测液压马达位于所述主油路中由所述主油路驱动,所述被测液压马达、所述被测减速机、所述加载减速机、所述加载液压马达依次刚性联接;

还包括轴向力加载装置,所述轴向力加载装置包括有液压油缸、加载支架、加载油泵、加载过滤器、加载电磁换向阀、加载溢流阀以及液压锁;

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联接所述加载支架,所述加载支架则联接到所述被测减速机的机壳上;

所述加载油泵的进油口经球阀连接到所述主油箱,出油口经加载单向阀连接到所述加载过滤器,所述加载过滤器同时连接所述加载溢流阀和所述加载电磁换向阀的P油口;所述加载溢流阀再连接回主油箱,所述加载电磁换向阀的A油口经所述液压锁的正侧单向阀连接到所述液压油缸的正向油口,所述加载电磁换向阀的B油口再经所述液压锁的反侧单向阀连接到所述液压油缸的反向油口,所述加载电磁换向阀的O油口连接回主油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既能够测试减速机、又能够测试液压马达,而且能够对减速机进行轴向力加载,实现减速机在受轴向力条件下进行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测试,具有测试用途广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轴向力加载的液压测试系统,包括主油泵33,被测液压马达69、被测减速机67.2、加载减速机67.1、加载液压马达64、功率回收马达38、以及主油路、功率回收油路、补油路以及轴向力加载装置。

其中,主油路为闭式循环油路,包括主油泵33、主油路桥式回路以及被测液压马达69。主油泵33的出油口经主油路桥式回路33.1连接到被测液压马达69的进油口,被测液压马达69的出油口再经主油路桥式回路连接到主油泵33的进油口。

主油路桥式回路由第一液控单向阀44.5、第二液控单向阀44.6、第三液控单向阀44.7以及第四液控单向阀44.8串接构成,在第一液控单向阀44.5和第二液控单向阀44.6之间具有主油路第一节点,第二液控单向阀44.6和第三液控单向阀44.7之间具有主油路第二节点,第三液控单向阀44.7和第四液控单向阀44.8之间具有主油路第三节点,第四液控单向阀44.8和第一液控单向阀44.5之间具有主油路第四节点。第一液控单向阀44.5、第二液控单向阀44.6、第三液控单向阀44.7以及第四液控单向阀44.8分别通过一个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开启和关闭。

具体地,主油泵33的出油口连接到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一节点,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二节点连接到被测液压马达69的进油口,被测液压马达69的出油口连接到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四节点,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三节点连接到主油泵33的进油口。

因此,主油路分成四段,即主油泵33的出油口和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一节点之间的油路为第一主油路段101,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二节点和被测液压马达69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为第二主油路段102,被测液压马达的出油口和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四节点之间的油路为第三主油路段103,主油路桥式回路的主油路第三节点和主油泵33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为第四主油路段104。

被测液压马达69、被测减速机67.2、加载减速机67.1、加载液压马达64依次刚性联接。功率回收马达38与主油泵33也刚性联接。

功率回收油路也为闭式循环油路,包括加载液压马达64、功率回收桥式回路以及功率回收马达38。加载液压马达64的出油口经功率回收桥式回路64.1连接到功率回收马达38的进油口,功率回收马达38的出油口再经功率回收桥式回路64.1连接到加载液压马达64的进油口。

功率回收桥式回路64.1由第五液控单向阀44.1、第六液控单向阀44.2、第七液控单向阀44.3以及第八液控单向阀44.4串接构成。在第五液控单向阀44.1和第六液控单向阀44.2之间具有回收第一节点,第六液控单向阀44.2和第七液控单向阀44.3之间具有回收第二节点,第七液控单向阀44.3和第八液控单向阀44.4之间具有回收第三节点,第八液控单向阀44.4和第五液控单向阀44.1之间具有回收第四节点。第五液控单向阀44.1、第六液控单向阀44.2、第七液控单向阀44.3以及第八液控单向阀44.4也分别通过一个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开启和关闭。

具体地,加载液压马达64的出油口连接到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四节点,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三节点连接到功率回收马达38的进油口,功率回收马达38的出油口连接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一节点,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二节点再连接到加载液压马达64的进油口。

因此,功率回收油路也分成四段,即加载液压马达64的出油口和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四节点之间的油路为第一回收油路段201,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三节点和功率回收马达38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为第二回收油路段202,功率回收马达38的出油口和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一节点之间的油路为第三回收油路段203,功率回收桥式回路的回收第二节点和加载液压马达64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的第四回收油路段204。

补油路包括补油泵6、补油过滤器12、主补油桥式回路、加载补油桥式回路。

主补油桥式回路由第一单向阀26.1、第二单向阀26.2、第三单向阀26.3以及第四单向阀26.4串接形成闭环。第一单向阀26.1和第二单向阀26.2之间具有主补油第一节点,第二单向阀26.2和第三单向阀26.3之间具有主补油第二节点,第三单向阀26.3和第四单向阀26.4之间具有主补油第三节点,第四单向阀26.4与第一单向阀26.1之间具有主补油第四节点。

在主补油第二节点和主补油第四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一比例溢流阀27.1。

加载补油桥式回路由第五单向阀26.5、第六单向阀26.6、第七单向阀26.7以及第八单向阀26.8串接形成闭环。第五单向阀26.5和第六单向阀26.6之间具有加载补油第一节点,第六单向阀26.6和第七单向阀26.7之间具有加载补油第二节点,第七单向阀26.7和第八单向阀26.8之间具有加载补油第三节点,第八单向阀26.8和第五单向阀26.5之间具有加载补油第四节点。

在加载补油第二节点和加载补油第四节点之间连接有第二比例溢流阀27.2。

主补油桥式回路和加载补油桥式回路具有自动选择油路走向的功能,给比例溢流阀设定一个油压安全值,当一侧的液压过高,压力超过比例溢流阀设定的油压安全值,比例液压阀就打开,桥式回路就导通,液压油直接释放到另一侧,实现泄压达到安全保护。

补油泵6由电机驱动工作。补油泵6的进油口经球阀连接到主油箱1,出油口经补油主单向阀11连接补油过滤器12,补油过滤器12再同时连接到补油第一单向阀25.1、补油第二单向阀25.2、补油第三单向阀25.3、补油第四单向阀25.4以及补油主溢流阀17。补油主溢流阀17再连接回主油箱1。补油主溢流阀17能够对油路进行保护,当油路中油压高于补油主溢流阀17,补油主溢流阀17就打开,给油路泄压。

补油第一单向阀25.1再同时连接到主补油第三节点和第四主油路段104,第二补油单向阀25.2再同时连接到主补油第一节点和第一主油路段101,第三补油单向阀25.3再同时连接到加载补油第三节点和第四回收油路段204,第四补油单向阀25.4再同时连接到加载补油第一节点和第一回收油路段201。

轴向力加载装置包括有液压油缸63,加载支架63.1、加载油泵75、加载过滤器73、加载电磁换向阀71、加载溢流阀72以及液压锁。

液压油缸63的活塞杆联接加载支架63.1,加载支架63.1则联接到加载减速机67.1或被测减速机67.2的机壳上。

加载油泵75由电机驱动。加载油泵75的进油口经球阀连接到主油箱1,出油口经加载单向阀74连接到加载过滤器73。加载过滤器73同时连接加载溢流阀72和加载电磁换向阀91的P油口;加载溢流阀72再连接回主油箱1。加载电磁换向阀71的A油口经液压锁的正侧单向阀70.1连接到液压油缸63的正向油口,加载电磁换向阀71的B油口再经液压锁的反侧单向阀70.2连接到液压油缸63的反向油口,加载电磁换向阀71的O油口连接回主油箱1。

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轴向力加载的液压测试系统工作方式如下:

首先启动补油泵6,通过补油过滤器12,打开补油第一单向阀25.1、第二补油单向阀25.2、第三补油单向阀25.3、第四补油单向阀25.4向主油路和功率回收油路供油。

当主油路和功率回收油路达到预定压力值,主油泵33启动,从主油泵33的出油口出来的液压油通过主油路桥式回路驱动被测液压马达69旋转,液压油再通过主油路桥式回路返回到主油泵33的进油口,形成闭式循环。

被测液压马达69驱动被测减速机67.2、并进而驱动加载减速机67.1旋转,加载减速机驱动加载液压马达64转动,将液压油通过功率回收桥式回路驱动功率回收马达38,通过功率回收马达38与主油泵33的刚性联接,实现主油泵部分功率驱动功率回收马达38提供的目的,达到功率回收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功率回收马达38的排量大小,匹配比例调整第二比例溢流阀27.2调定压力,达到即可实现功率回收又可以实现试验要求的比例加载的作用。

主油路和功率回收油路中如果由于泄漏导致液压油减少、压力不足,补油路可以主油路和功率回收油路中补油以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通过加载油泵75对液压油缸63供油,通过加载电磁换向阀73的切换实现液压油缸63的正向伸出、反向缩回,经加载支架63.1将加载力传递给加载减速机67.1或被测减速机67.2的机壳上,测试加载减速机67.1或被测减速机67.2在轴向受力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被测减速机冷却油路包括第一润滑油泵48.1、第一润滑油箱1.1、第一润滑油过滤器55.2、第一齿轮泵57、第一润滑油冷却器62.2。被测减速机67.2的润滑油出口经由电机驱动的第一润滑油泵48.1连接到第一润滑油箱1.1,第一润滑油箱1.1再依次经过第一润滑油过滤器55.2、第一齿轮泵57、第一润滑油冷却器62.2连接到被测减速机67.2的润滑油进口。

加载减速机冷却油路包括第二润滑油泵48.2、第二润滑油箱1.2、第二润滑油过滤器55.1、第二齿轮泵56、第二润滑油冷却器62.1。加载减速机67.1的润滑油出口经由电机驱动的第二润滑油泵48.2连接第二润滑油箱1.2,第二润滑油箱1.2再依次经过第二润滑油过滤器55.1、第二齿轮泵56、第二润滑油冷却器62.1连接到加载减速机67.1的润滑油进口。

第一齿轮泵57和第二齿轮泵56为双联齿轮泵中的两个泵,该双联齿轮泵也由电机驱动。

通过被测减速机冷却油路和加载减速机冷却油路能够对被测减速机和加载减速机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从而能够稳定被测减速机和加载减速机的性能,避免过热损坏。

还包括有桥式回路控制油路,该桥式回路控制油路包括控制油泵48、控制过滤器47。该控制油泵48由电机进行驱动,控制油泵48的进油口经球阀连接主油箱1,控制油泵48的出油口连接控制过滤器47,该控制过滤器47经控制单向阀46分别连接主油路桥式回路和功率回收桥式回路中的各个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该桥式回路控制油路,能够对主油路桥式回路和功率回收桥式回路中的各个液控单向阀的开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液压油的流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中,各个监测点分别分布有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

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既能够测试减速机、又能够测试液压马达,而且能够对减速机进行轴向力加载,实现减速机在受轴向力条件下进行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测试,具有测试用途广泛的优点。另外,利用加载液压马达模拟了负载,并利用功率回收油路把部分功率进行功率回收用于驱动主油泵,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