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86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



背景技术:

在液压领域特别是注塑机、压铸机等领域。设计者对油箱的焊接工艺,污染物清理,液压油的气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比较随意。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就会造成机器运行的不稳定,有噪音,对高精密的泵阀以及管道等会严重损害,降低整机使用寿命,而且对机器没法修复。因此油箱设计的结构对整机起之关重要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油箱普遍采用一块隔板隔离回油腔和吸油腔,有些厂家更离谱的中间无隔板,这样就会造成回油管产生的气泡就直接流到吸油腔,夹杂着气泡的液压油被油泵吸走,结果会在管道、阀或油缸会产生气蚀,噪音,破坏各零部件,危害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主要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油箱的回油管产生的气泡就直接流到吸油腔,会在管道、阀或油缸会产生气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壳体内对应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回油腔 ,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气泡隔离的隔离腔,所述上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内壁之间形成吸油腔,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吸油腔连通,所述隔离腔上端与所述回油腔连通,下端与所述吸油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当液压油从回油管流入回油腔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然后会向上向四周扩散,当液压油夹杂着气泡往气泡隔离腔移动时可以通过隔板挡住气泡,最终消失,气泡或不稳定的液压油就不会流到吸油腔,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机器在运行中的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油管2和出油管3,所述壳体内对应设有上隔板4和下隔板5,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回油腔11 ,所述上隔板与所述下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气泡隔离的隔离腔12,所述上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内壁之间形成吸油腔13,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吸油腔连通,所述隔离腔上端与所述回油腔连通,下端与所述吸油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箱,当液压油从回油管流入回油腔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然后会向上向四周扩散,当液压油夹杂着气泡往气泡隔离腔移动时可以通过隔板挡住气泡,最终消失,气泡或不稳定的液压油就不会流到吸油腔,从而很好的避免了机器在运行中的不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上隔板两侧设有第一缺口41,所述下隔板两侧设有第二缺口51。第二缺口用于下隔板焊接后便于清理擦洗油箱底部,第一缺口目的是为了大气的进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设有若干通孔42。方便油液的流动和刺破气泡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进油管设于所述回油腔内一端设有斜口21。减少油液的冲击,减少气泡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壳体包括U形板15、底板16、盖板17和侧板18,所述侧板上设有空气滤清器181、清洁孔182和液位计183,所述侧板底部设有放油管184。在侧板上开有清洗孔,便于清洗油箱内部;在装有空气滤清器,用于注油和空气的循环;侧板上装有液位计,用于观察液压油的合适容积;底部焊接一个放油管11,用于清洗脏物排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U形板一体折弯制成。采用两道折弯,减少焊接部位,不变形,干净易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盖板上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盖板上设有箱盖9,所述箱盖上设有提手91。整个为水平面,不易积水,表面也容易擦洗,不存在死角。盖板上装有箱盖9,箱盖9四边是采用90°折边,形如盖子,防尘防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底板与所述U形板倾斜设置。底板采用斜坡式焊接,方便清洗油箱底部,当清洗或油泵在运行时液压油中的杂质颗粒等会往低洼处移动,起到保护液压系统各零部件的作用。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