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连续增压的双作用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0096发布日期:2018-11-13 20:31阅读:1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连续增压的双作用增压缸。



背景技术:

增压缸又叫做气液增压缸,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整容易,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油压机之高出力,能耗低,软着陆不损模具,所占用的空间小,故障少无温升之困扰,寿命长,噪声小,等核心特性。然而现有的增压缸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工作时会发生抖动,内部的液压油容易漏出,容易生锈,导致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推进的力度一般,且不能进行双向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整体结构稳定,工作时不会发生抖动,内部的液压油不会漏出,使用寿命较长,且能够进行双向工作的增压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连续增压的双作用增压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增压缸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工作时会发生抖动,内部的液压油容易漏出,容易生锈,导致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推进的力度一般,且不能进行双向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连续增压的双作用增压缸,包括储油桶、增压器和储油桶下连接口,所述储油桶的顶端设置有储油桶上连接口,且储油桶上连接口的上方右侧安装有上气缸,所述增压器的顶端固定有增压器上盖体,且增压器位于储油桶的右侧,所述增压器的底端安置有增压器下盖体,且增压器下盖体的下方连接有下气缸,所述下气缸的内侧安装有活塞,且下气缸的底端设置有气缸盖,所述气缸盖的下方右侧安置有法兰,且法兰的下方设置有前杆,所述下气缸的顶端固定有螺丝,且螺丝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储油桶下连接口的内侧设置有注油管,且储油桶下连接口位于储油桶的底端,所述储油桶下连接口的外侧固定有油封,所述增压器的内侧安装有增压杆,且增压杆的下方设置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上气缸与下气缸之间通过增压器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且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螺丝与下气缸螺纹连接,且支撑杆在下气缸上设有4个。

优选的,所述储油桶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和储油桶下连接口构成“C”字结构,且储油桶分别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和储油桶下连接口与上气缸和下气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封的内侧面与储油桶下连接口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且油封在储油桶上连接口和储油桶下连接口上均有设置。

优选的,所述增压杆贯穿增压器的内部,且增压杆与推杆和前杆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现连续增压的双作用增压缸整体结构稳定,工作时不会发生抖动,内部的液压油不会漏出,使用寿命较长,且能够进行双向工作,其中上气缸与下气缸之间通过增压器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且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结构相同,且储油桶分别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和储油桶下连接口对增压器进行增压,增压器对上气缸和下气缸进行增压,从而使上气缸和下气缸进行推动的工作,从而使该增压缸可以进行双向工作,同时油封可以对储油桶上连接口和储油桶下连接口提供密封的作用,从而防止了储油桶内部的液压油漏出,增压杆贯穿增压器的内部,且增压杆与推杆和前杆为一体结构,增压杆可以对推杆起到增压作用,增加了推杆的推进力度,上气缸和下气缸上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可以对上气缸和下气缸进行固定,减小了上气缸和下气缸工作时产生的抖动,使整个增压缸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油桶,2、储油桶上连接口,3、上气缸,4、增压器,5、增压器上盖体,6、增压器下盖体,7、下气缸,8、活塞,9、气缸盖,10、法兰,11、前杆,12、螺丝,13、支撑杆,14、储油桶下连接口,15、注油管, 16、油封,17、增压杆,18、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现连续增压的双作用增压缸,包括储油桶1、增压器4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储油桶1的顶端设置有储油桶上连接口2,且储油桶上连接口2的上方右侧安装有上气缸3,增压器4的顶端固定有增压器上盖体5,且增压器4位于储油桶1的右侧,增压器4的底端安置有增压器下盖体6,且增压器下盖体6的下方连接有下气缸 7,下气缸7的内侧安装有活塞8,且下气缸7的底端设置有气缸盖9,上气缸3与下气缸7之间通过增压器4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且上气缸3和下气缸7 之间结构相同,上气缸3和下气缸7均可以进行推动作用,从而使该增压缸可以进行双向工作,气缸盖9的下方右侧安置有法兰10,且法兰10的下方设置有前杆11,下气缸7的顶端固定有螺丝12,且螺丝12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通过螺丝12与下气缸7螺纹连接,且支撑杆13在下气缸7 上设有4个,支撑杆13可以对上气缸3和下气缸7进行固定,减小了上气缸 3和下气缸7工作时产生的抖动,使整个增压缸的结构更加稳定,储油桶下连接口14的内侧设置有注油管15,且储油桶下连接口14位于储油桶1的底端,储油桶1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构成“C”字结构,且储油桶1分别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与上气缸3和下气缸7连接,储油桶1分别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对增压器4进行增压,增压器4对上气缸3和下气缸7进行增压,从而使上气缸3 和下气缸7进行推动的工作,储油桶下连接口14的外侧固定有油封16,油封 16的内侧面与储油桶下连接口14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且油封16在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上均有设置,油封16可以对储油桶上连接口2 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提供密封的作用,从而防止了储油桶1内部的液压油漏出,增压器4的内侧安装有增压杆17,且增压杆17的下方设置有推杆18,增压杆17贯穿增压器4的内部,且增压杆17与推杆18和前杆11为一体结构,增压杆17可以对推杆18起到增压作用,增加了推杆18的推进力度。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增压缸首先将增压缸放置到合适位置,并放置平稳,储油桶1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中的注油管15对增压器4进行增压,再通过增压器4通过增压杆17对上气缸3和下气缸7内部的推杆18进行增压,推杆18通过前杆11进行推动工作,从而使该增压缸进行推动作用,且上气缸3和下气缸7两个气缸的设置,可以对两个方向进行推进作用,从而使该增压缸可以进行双向工作,储油桶1分别通过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与上气缸3和下气缸7连接,且储油桶上连接口2和储油桶下连接口14上均设有油封16,可以防止储油桶1内部的液压油漏出,上气缸3和下气缸7上均设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可以对上气缸3 和下气缸7进行固定,减小了上气缸3和下气缸7工作时产生的抖动,使整个增压缸的结构更加稳定,就这样完成整个增压缸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