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土机的流体压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48926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导致向斗杆缸41供给的流量减少。因而,例如伊^土机能够进行适合于水平牵引作业等想要加快臂速度的作业的控制。
[0071]并且,由于第2合流控制阀18仅利用斗杆系统先导压力导入通路pa的先导压力进行切换,因此不需要如以往的控制回路那样选定满足与先导压力之间的预定关系的弹黃。
[0072]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0073]在斗杆用的切换阀2已被切换时,无论动臂用的切换阀I是否已被切换,第3泵P3与动臂用的切换阀I之间的连通都被切断。因此,能够将自第3泵P3排出的工作油通过斗杆用的切换阀2优先向斗杆缸41供给。
[0074]另外,无论动臂用的切换阀I是否已被切换,仅通过切换斗杆用的切换阀2,就能够将第3泵P3的排出油优先向斗杆缸41供给。
[0075]如此,能够在不需要以往那种繁杂的弹簧选定的情况下,在同时操作动臂缸40与斗杆缸41时将第3泵P3的排出油优先向斗杆缸41供给。
[0076]在第I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动臂缸40作为第I致动器,使用斗杆缸41作为第2致动器,但是无论第I致动器、第2致动器是何种致动器,第I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都能够优先将第3泵P3的排出流体供给到第2致动器。因而,通过改变第I致动器、第2致动器的组合,能够将各种致动器设为优先供给第3泵P3的排出流体的致动器。
[0077]与图1中示出的第I实施方式相同,图3中示出的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300具备连接有第I泵Pl的第I回路系统1、连接有第2泵P2的第2回路系统I1、连接有第3泵P3的第3回路系统III。设于各回路系统的切换阀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对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各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
[0078]在第3泵P3连接有中央旁通通路12。在设于第3回路系统III的所有切换阀19、9、3、20处于正常位置时,中央旁通通路12将第3泵P3的排出油向连接于流体箱T的流体箱通路30引导。
[0079]第I合流控制阀19设于第3泵P3的下游且为第3回路系统III中的中央旁通通路12的最上游的位置。在第I合流控制阀19连接有并列通路15以及动臂合流通路14。第2合流控制阀20设于中央旁通通路12的最下游且为第I合流控制阀19与斗杆用的切换阀2之间的位置。
[0080]在将第3泵P3与第I合流控制阀19之间连接的通路连接有并列通路21,该并列通路21以并列的方式连接于推土用的切换阀9以及旋转用的切换阀3。在切换阀3、9中的任一者被切换、中央旁通通路12与流体箱通路30之间的连通被切断时,第3泵P3的排出油通过并列通路21而供给到推土用的切换阀9或旋转用的切换阀3。
[0081]在第I合流控制阀19的先导室19a连接有动臂系统先导压力导入路pb,该动臂系统先导压力导入路Pb引导用于切换动臂用的切换阀I的第I先导压力。在先导室19a未被导入第I先导压力时,第I合流控制阀19在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19b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保持正常位置(图3所示的状态)。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I合流控制阀19的正常位置相当于第I中立位置,切换位置相当于第I先导压力位置。
[0082]在第I合流控制阀19处于正常位置时,第3泵P3的排出油被导向中央旁通通路12。另一方面,若先导室19a被导入第I先导压力,则第I合流控制阀19被切换到切换位置,第3泵P3的排出油被供给到中央旁通通路12、动臂合流通路14以及并列通路15。
[0083]在第I合流控制阀19的切换位置下,第3泵P3借助节流件也连通于中央旁通通路12。但是,该节流件几乎切断第3泵P3与中央旁通通路12之间的连通。因而,在第I合流控制阀19的切换位置下,第3泵P3的排出油被优先供给到动臂合流通路14以及并列通路15。第I合流控制阀19也可以构成为在切换位置下将第3泵P3与中央旁通通路12之间的连通完全切断。
[0084]在第I合流控制阀19处于切换位置时,动臂合流通路14以与中央旁通通路12并列的方式连接于第3泵P3。动臂合流通路14是借助第2合流控制阀20连通于动臂用的切换阀I的通路。因而,在切换动臂用的切换阀I而使第I泵Pl与动臂缸40之间相连通时,由于第I合流控制阀19也被切换,因此第3泵P3的排出油通过动臂用合流通路14以及动臂用的切换阀I向动臂缸40供给。
[0085]在第2合流控制阀20的先导室20a连接有斗杆系统先导压力导入路pa。在先导室20a未被导入第2先导压力时,第2合流控制阀20在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20b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保持在正常位置(图3所示的状态),在先导室20a被导入第2先导压力时,第2合流控制阀20被切换到切换位置。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2合流控制阀20的正常位置相当于第2中立位置,切换位置相当于第2先导压力位置。
[0086]在第2合流控制阀20连接有斗杆合流通路13,该斗杆合流通路13在第2合流控制阀20的上游侧自中央旁通通路12分支,并在下游侧连接于斗杆用的切换阀2。在第2合流控制阀20的正常位置下,中央旁通通路12、动臂合流通路14以及斗杆合流通路13同时连通。另一方面,在切换位置下,动臂合流通路14与中央旁通通路12被切断,仅斗杆合流通路13连通。
[0087]在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中,第I泵Pl的排出油被供给到设于第I回路系统I的动臂用的切换阀1、左侧的行驶马达用的切换阀4以及铲斗用的切换阀5,第2泵P2的排出油被供给到设于第2回路系统II的斗杆用的切换阀2、右侧的行驶马达用的切换阀6、动臂摆动用的切换阀7以及备用的致动器用的切换阀8。
[0088]虽然第3泵P3的排出油被供给到设于第3回路系统III的旋转用的切换阀3、推土用的切换阀9,但是在设于第3回路系统III的所有切换阀3、9、19、20处于正常位置时,该第3泵P3的排出油通过中央旁通通路12与流体箱通路30向流体箱T返回。
[0089]接下来,对第3泵P3的排出油与第2泵P2的排出油合流而供给到斗杆用的切换阀2的情况、或第3泵P3的排出油与第I泵Pl的排出油合流而供给到动臂用的切换阀I的情况进行说明。
[0090]在未使斗杆缸41工作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如果斗杆用的切换阀2保持正常位置,则第2合流控制阀20的先导室20a不会被导入第2先导压力,第2合流控制阀20保持正常位置。此时,动臂合流通路14连通。
[0091]在该状态下,若动臂用的切换阀I被切换,则动臂系统先导压力导入路Pb的第I先导压力作用于先导室19a,第I合流控制阀19被切换到图中左侧的切换位置。在该切换位置下,第3泵P3与动臂合流通路14、并列通路15以及中央旁通通路12相连通。由于动臂合流通路14在第2合流控制阀20处连通,因此第3泵P3的排出油通过动臂合流通路14以及动臂用的切换阀I向动臂缸40供给。
[0092]此时,由于第3泵P3也连通于以与动臂用的切换阀I并列的方式连接于动臂合流通路14的铲斗用的切换阀5,因此第3泵P3的排出油也被供给到铲斗用的切换阀5。另夕卜,由于第3泵P3通过第I合流控制阀19而也连通于并列通路15,因此第3泵P3的排出油也被供给到连接于并列通路15的第2回路系统II的各切换阀7、8。
[0093]在该状态下,中央旁通通路12借助正常位置下的第2合流控制阀20连通于流体箱通路30。例如,即使第3回路系统III的其他切换阀全部处于正常位置且中央旁通通路12与流体箱通路30连通,由于中央旁通通路12被设于第I合流控制阀19的节流件节流,因此第3泵P3的排出油优先向动臂合流通路14以及并列通路15供给。
[0094]另一方面,在第I合流控制阀19维持切换位置的状态下,若斗杆用的切换阀2被切换,则第2先导压力作用于第2合流控制阀20的先导室20a,第2合流控制阀20被切换到图中左侧的切换位置。在第2合流控制阀20的切换位置下,中央旁通通路12以及动臂合流通路14被切断,仅斗杆合流通路13连通。因而,第3泵P3的排出油未被供给到动臂用的切换阀1,而是通过斗杆合流通路13以及斗杆用的切换阀2而供给到斗杆缸41。
[0095]另外,由于第3泵P3通过第I合流控制阀19也连接于并列通路15,因此第3泵P3的排出油不仅通过斗杆合流通路13,还通过并列通路15、通路16以及斗杆用的切换阀2向斗杆缸41供给。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并列通路15与通路16构成的通路相当于第2斗杆合流通路。
[0096]如以上那样,在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压控制装置中,在斗杆工作时,换句话说在第2泵P2与斗杆缸41相连通时,与动臂用的切换阀I的切换动作、换句话说无论第I泵Pl与动臂缸40之间是否被连通,第3泵P3与动臂合流通路14之间的连通都被切断。换句话说,自第3泵P3排出的合流用的排出油相比于动臂缸40被优先供给到斗杆缸41。
[0097]因此,当第3泵P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