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送高压的高粘度液体的余摆线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2227阅读:1144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送高压的高粘度液体的余摆线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移送高压的高粘度液体的余摆线栗,更详细地,涉及如下改变结构的余摆线栗,即,为了移送高压的高粘度液体而在余摆线栗的内齿和外齿设置槽,以便增大余摆线栗的内齿和外齿与用于减少高粘度液体的粘性摩擦力的外壳之间的间隙,并且,为了抑制因在栗的内部所形成的高压而导致轴弯曲,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滚珠轴承。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作为流量与马达的转速成比例的代表性的容积栗,余摆线栗被用作液体移送用栗。
[0003]余摆线栗包括:转子,与马达的驱动轴相连接来传递旋转力;以及惰轮,与转子相结合,上述惰轮借助于转子驱动而旋转,通过转子和惰轮以留有规定间隙的方式偏心,从而使余摆线栗形成可使流体移动的结构。
[0004]在韩国登录特许第10-0964517号中,公开了 “油栗转子”。
[0005]上述现有专利涉及具有余摆线齿形结构的油栗,上述余摆线齿形结构的油栗包括:内部转子,形成有外齿;外部转子,形成有与上述内部转子相啮合的内齿。
[0006]图1为示出以往的余摆线栗的图,虽然在外形上与齿轮栗类似,但余摆线栗利用几何学方面的余摆线(trochoid)曲线的特性来制造,与齿轮栗不同,余摆线栗形成如下结构,即,与上述余摆线栗的内部相接触的转子的齿数和相当于余摆线栗的外齿的惰轮的齿轮齿数必须相差一个,通过使在与余摆线栗的内部相接触的转子的齿形结构推动惰轮的齿形结构并使惰轮的齿形结构旋转的过程中相互啮合的齿形结构之间的容积发生改变,从而反复填充和排出移送液。
[0007]如图1所示,公开了作为余摆线栗的外齿的惰轮的齿轮齿数为九个,且作为余摆线栗的内齿的转子的齿轮齿数为八个的余摆线栗。
[0008]另一方面,为了移送压力逐渐增加的高压的高粘度液体,以往的余摆线栗的大小正逐渐变大并变重,并且,还需要用于驱动上述余摆线栗的大容量电动机,因此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0009]因而,着实需要通过利用小容量电动机来移送高压的高粘度液体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效率的栗。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涉及如下余摆线栗,S卩,为了降低液体的黏性摩擦力而改变以往的余摆线栗的内齿和外齿的结构,来适合于移送高压的高粘度液体,并且,使得轴和转子花键结合,来提高轴的强度,以应对大扭矩,而且,设有滚珠轴承,以便抑制因栗内的高压而导致轴弯曲,从而可实现高效率化、小型化、轻量化。
[0011]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余摆线栗来实现,上述余摆线栗包括:惰轮,与外壳的内侧的内部孔相结合来进行旋转;转子,插入于上述惰轮的内部;以及轴,用于使转子进行旋转,上述余摆线栗的特征在于,上述转子插入于上述惰轮,上述惰轮形成有具有多个突起的齿形结构的内齿槽,在上述惰轮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以规定深度凹陷的凹槽。
[001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惰轮的外周面的中心部形成有至少一个上述凹槽,在上述转子的外周面,在与上述惰轮的端部相接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有前端环形槽、后端环形槽。
[001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前端环形槽、后端环形槽的深度大于上述凹槽的深度。
[0014]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惰轮的外周面从上述外壳的内部孔的内周面隔开,从而形成细微的缝隙。
[0015]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子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齿轮,以使上述转子与上述惰轮的齿形结构相接触,在上述转子的中心部形成有用于使轴与上述转子相结合的结合孔,在上述结合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部,使得上述转子和轴花键结合,与此相对应地,在轴的外周面也形成有多个凹凸部。
[001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与转子的前端和后端相比,转子的上述凹凸部更被引向转子的内侧,而在转子的上述凹凸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前端间隙、后端间隙。
[0017]与现有的齿轮栗或余摆线栗不同,由于本发明的用于移送高粘度液体的余摆线栗所形成的结构具有内部旋转体的槽,因此可减少高粘度液体的粘性摩擦力,并且,为了保障与大扭矩相对应的轴的强度而加工了花键,来使花键与轴相结合,并且,为了应对因高压而产生的轴的弯曲而应用了滚珠轴承,从而不仅可减少栗的驱动动力,还可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从而可直接安装在工业现场的各种机械臂,并且,由于排出量的可变范围大,因此可用于各种用途。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示出以往的余摆线栗的图。
[0019]图2为示出以往的余摆线栗中的转子和惰轮的立体图。
[0020]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余摆线栗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余摆线栗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0022]图5为示出当本发明的余摆线栗移送高粘度液体时作用于栗的内部的转子和惰轮的因粘性液体而产生的粘性摩擦力(剪切力)的图。
[0023]图6为将本发明的余摆线栗中的转子放大了的立体图。
[0024]图7为概念性地示出上述图6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0025]图8为将本发明的余摆线栗中的惰轮放大了的立体图。
[0026]图9为概念性地示出上述图8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8]100:外壳;110:内部孔;200:前导件;300:前主体;310:填充口 ;
[0029]320:填充流路;330:排出P ;340:排出流路;400:后主体;410:通孔;
[0030]500:惰轮;600:转子;700: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根据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2]在附图中,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余摆线栗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余摆线栗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当本发明的余摆线栗移送高粘度液体时作用于栗的内部的转子和惰轮的因粘性液体而产生的粘性摩擦力(剪切力)的图,图6为将本发明的余摆线栗中的转子放大了的立体图,图7为概念性地示出上述图6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图8为将本发明的余摆线栗中的惰轮放大了的立体图,图9为概念性地示出上述图8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0033]如图3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余摆线栗A包括:
[0034]外壳100 ;前导件200,与外壳100的前方相结合;前主体300 ;以及后主体400,与外壳100的后方相结合,这些结构要素由螺栓(未图示)贯通而结合。
[0035]上述余摆线栗A包括:惰轮500,与外壳100的内侧的内部孔110相结合而旋转;转子,插入于上述惰轮的内部;以及轴700,用于使转子600旋转。
[0036]外壳100形成有圆形的内部孔110,在外壳100的外周形成有用于使螺栓与上述外壳100相结合的多个紧固孔120。
[0037]在前主体300的内部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吸入高粘度移送液体的填充口 310和与上述填充口 310相连接的填充流路320,在上述前主体300的另一侧形成有排出流路340和排出口 330。
[0038]关于填充流路320和排出流路340,一个端部与外壳100的内部孔110相连通,而另个一端部与形成于前主体300的外部的填充口 310及排出口 330相连通,在上述前主体300的中心部形成有用于使轴700经过的结合孔350,在上述前主体300的外周形成有用于使螺栓与上述前主体300相结合的多个结合孔360。
[0039]后主体400在中心部形成有用于使轴700经过并使后主体400与上述轴700相结合的通孔410,并且,在上述后主体400的外周形成有用于使螺栓(未图示)与后主体400相结合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