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以及压缩机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435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元;4:驱动轴;5:缸体;6:旋转活塞;7:上轴承;8:下轴承;9:排出管;10a:铜管;10:接合管;10A1:缩径部;10A2:筒状部;10A3:突出部;10A4:内径角部;10B2:筒状部;12:吸入连接管;12A:第一突出部;12A1:压缩单元连接部;12A2:直管部;12A3:突出部;12A4:锥面部;12A5:锥面部;12A6:平坦面部;12A7:吸入管插入部;12AA:筒状部;14:储液器(accumulator) ;14A:制冷剂流入管;15:吸入管;15A:鼓出部;20:第一电极;20A:空洞部;20A1:开口部;20B:平面部;21:第二电极;21A:开口部;21B:凹形状部;22:接缝;23:绝缘材料;100:压缩机;110:接合管;110A4:突起;120:吸入连接管;120A3:突出部;120A4:突起;P:第一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附图等对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缩机100进行说明。这里,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这在以下所记载的实施方式中是通用的。
[0046]实施方式1.
[0047]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压缩机1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压缩机100的吸入连接管12与接合管10的接合的剖视图。图3A?图3D是对接合管10等的结构以及第一焊接部P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参照图1、图2、图3A?图3D对压缩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图1、图2、图3A?图3D是各种结构的纵剖视图。
[0048][结构说明]
[0049]如图1所示,压缩机100具有:密闭容器1 ;电动单元2 ;压缩单元3 ;以及蓄积液态制冷剂的储液器14。另外,压缩机100具有:与密闭容器1连接的接合管10 ;插入于接合管10的吸入连接管12 ;以及连接储液器14与吸入连接管12的吸入管15。
[0050]这里,后面即将叙述,接合管10与吸入连接管12借助电阻焊接合。接合管10与吸入连接管12的焊接部(接合部)对应于第一焊接部P。另外,密闭容器1与接合管10例如借助电阻焊(凸焊)接合。密闭容器1与接合管10的焊接部对应于第二焊接部。并且,吸入管15与吸入连接管12例如借助钎焊、电弧焊等接合。
[0051](密闭容器1)
[0052]密闭容器1是收容有电动单元2以及压缩单元3的部件。在密闭容器1,经由各种配管连接有储液器14。密闭容器1具有:有底筒状的主体部1A ;以及上壳1B,该上壳1B安装于在下部容器的上部形成的开口部。上壳1B被压入于主体部1A,并借助电弧焊连接。在密闭容器1的主体部1A,形成有供吸入连接管12以及接合管10安装的开口部。在上壳1B连接有将由压缩单元3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的排出管9。
[0053](电动单元2)
[0054]电动单元2例如具有:定子2A,该定子2A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以及转子2B,该转子2B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定子2A的内侧。定子2A例如卷绕有供电流流动的绕组。另外,转子2B连接有后述的压缩单元3的驱动轴4。
[0055](压缩单元3)
[0056]压缩单元3具有:缸体5,该缸体5具有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的空间;传递电动单元2的驱动力的驱动轴4 ;支承驱动轴4的上轴承7以及下轴承8 ;以及旋转活塞6,该旋转活塞6与驱动轴4所具有的偏心部嵌合,并在缸体5内旋转。
[0057]缸体5连接有吸入连接管12的一方的端部。向缸体5供给储液器14内的制冷剂。而且,在缸体5设置有旋转活塞6,制冷剂借助该旋转活塞6的作用而被压缩。驱动轴4的上端侧与转子2B连接,下端侧与上轴承7以及下轴承8连接。驱动轴4用于将电动单元2的驱动力传递至旋转活塞6。上轴承7以及下轴承8设置于缸体5的上表面部以及下表面部。
[0058](储液器14)
[0059]储液器14用于贮存液态制冷剂、并将气态制冷剂朝压缩单元3供给,在储液器14的上部连接有制冷剂流入管14A。另外,在储液器14的下部连接有吸入管15。
[0060](接合管10)
[0061]接合管10是一方与密闭容器1连接,且插入有吸入连接管12的铁制部件。如图3A所示,接合管10具有:与密闭容器1的主体部1A接合的缩径部10A1 ;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筒状的筒状部10A2 ;以及形成于筒状部10A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突出部10A3。这里,突出部10A3对应于第二突出部。
[0062]缩径部10A1形成为随着从接合管10侧趋向压缩单元3侧而外径变小。S卩,缩径部10A1形成为随着从接合管10的另一方侧趋向一方侧而外径变小。缩径部10A1形成于筒状部10A2的一方的端部。缩径部10A1设置于密闭容器1的主体部1A的开口部,并与该密闭容器1中的开口部的形成部分接合。缩径部10A1与主体部1A例如借助电阻焊接合。
[0063]筒状部10A2是截面形状呈圆形的部件。筒状部10A2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缩径部10A1,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突出部10A3。在筒状部10A2插入有吸入连接管12。S卩,筒状部10A2的内周面与吸入连接管12 (吸入连接管12的直管部12A2)的外周面对置。
[0064]突出部10A3形成于筒状部10A2的另一方的端部,从内周侧向外周侧突出,并且设置于相比突出部12A3靠压缩单元3侧的位置。在突出部10A3与密闭容器1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后述的第二电极21。突出部10A3具有形成于突出部10A3的形成位置处的内周面的内径角部10A4。
[0065]内径角部10A4形成于接合管10中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内周面。内径角部10A4遍及另一方的端部的内周面的整周形成。内径角部10A4优选为90度的边缘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微小的飞边、倒角形状。内径角部10A4以突出部12A3被按压于该内径角部10A4的状态与突出部12A3接合。S卩,突出部12A3具有与内径角部10A4对应的锥面部12A4,锥面部12A4与内径角部10A4接触。而且,吸入连接管12在借助后述的第一电极20的作用被按压于密闭容器1的状态下被实施电阻焊。
[0066](吸入连接管12)
[0067]吸入连接管12是一方与压缩单元3连接,另一方与吸入管15连接的铁制部件。即,吸入连接管12是使压缩单元3与吸入管15连通的部件。吸入连接管12与吸入管15预先接合。优选借助制造储液器14时的炉中钎焊,将吸入连接管12与吸入管15 —体地结合,但是也能够另外借助火焰钎焊、电弧焊、激光焊等接合。从成本方面考虑,期望通过锻造等成形来制作吸入连接管12,但也能够通过切削进行加工而得到。
[0068]如图3B所示,吸入连接管12具有:筒状的筒状部12AA,该筒状部12AA的一方的端部与压缩单元3连接,且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及形成于筒状部12AA的另一方的端部的突出部12A3。这里,突出部12A3对应于第一突出部。
[0069]筒状部12AA具有:压缩单元连接部12A1,该压缩单元连接部12A1插入于密闭容器1的主体部1A的开口部,并与压缩单兀3连接;以及直管部12A2,该直管部12A2的一方的端部与压缩单元连接部12A1连接,另一方的端部与突出部12A3连接,并与接合管10的内周面对置。压缩单元连接部12A1形成为外径比直管部12A2的外径小。直管部12A2插入于接合管10。S卩,接合管10具有如下功能:在将吸入连接管12与压缩单元3连接时,对吸入连接管12进行引导。
[0070]突出部12A3是形成于吸入连接管12的另一方的端部,并从内周侧向外周侧突出的环状部件。在突出部12A3形成有锥面部12A4,该锥面部12A4形成为随着从压缩单元3侧趋向接合管10侧而外径扩大。S卩,锥面部12A4形成为随着从吸入连接管12的一方侧趋向另一方侧而外径扩大。另外,在突出部12A3具有:形成于密闭容器1侧的面的锥面部12A4 ;形成于突出部12A3的形成位置处的内周面的锥面部12A5 ;以及形成于锥面部12A4的相反侧的平坦面部12A6。
[0071]锥面部12A4设置成与接合管10的内径角部10A4接触。锥面部12A5是形成为供吸入管15插入的入口的部分。锥面部12A5形成为随着从密闭容器1侧趋向吸入连接管12侧而内径扩大。S卩,锥面部12A5形成为随着从吸入连接管12的一方侧趋向另一方侧而内径扩大。由于形成有该锥面部12A5,容易将吸入管15插入于吸入连接管12的管插入部12A7。平坦面部12A6具有与吸入连接管12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平坦面。在平坦面部12A6设置有后述的电阻焊时利用的第一电极20。
[0072](吸入管15)
[0073]吸入管15是一方与吸入连接管12连接,另一方与储液器14连接的部件。吸入管15的构成材质根据该吸入管15与吸入连接管12的连接方法而变更。例如,在借助电弧焊、激光焊等将吸入管15与吸入连接管12接合的情况下,吸入管15必须为铁制,但在通过一体钎焊、火焰钎焊等接合的情况下,可以为铁制,也可以为铜制。
[0074](第一焊接部P)
[0075]如图3D所示,第一焊接部P形成于突出部12A3与突出部10A3的接触面。S卩,形成于锥面部12A4与内径角部10A4的接触面。而且,第一焊接部P中的另一方的端部侧形成为直径扩大。第一焊接部P通过吸入连接管12与接合管10被电阻焊而形成。
[0076][动作说明]
[0077]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若借助电动单元2使驱动轴4旋转,则旋转活塞6在缸体5内偏心旋转,由此,制冷剂自储液器14起通过吸入连接管12被导入缸体5内,进行制冷剂的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在暂时被释放至密闭容器1内之后,通过电动单元2的间隙而从排出管9被向冷凝器等(省略图示)排出。流经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之后的制冷剂再次返回储液器14。该循环反复进行。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