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机单管双腔注射泵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28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阻力小的效果。
[0021]本发明的栗体轴套和注射轴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和密封方法,具体的:可以是金属材料和橡胶密封技术,以适用于水、清油和气体等流动性强、粘度低的介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5]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7]图中,离合器支架1、丝杆传感器2、电磁离合器组件13、离合片4、传感器遮挡片5、转向传感器6、电磁离合器组件Π7、丝杆电机8、丝杆9、密封装置10、密封圈组件11、壳体12、栗体轴套13、注射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单管双腔注射栗机构(单电机),包括单管双腔注射栗、丝杆电机、离合器装置、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如图1和图5所示,离合器装置包括电磁离合器组件13、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和一个离合片4,电磁离合器组件13和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通过离合器支架I装配固定,并与丝杆电机8紧固装配;靠近丝杆电机8—侧的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中心设置有一个转子,该转子与丝杆电机的转子装配连接形成转动副,电机转子转动时将带动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中的转子同步转动;离合片4设置在电磁离合器组件
13、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的中间;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两个光耦传感器,即丝杆传感器2和转向传感器6,安装于离合器支架的不同位置上,具体的如图1、4和5所示:丝杆传感器2安装于固定电磁离合器组件13的离合器支架上,转向传感器6安装在传感器遮挡片5下方的离合器支架上;单管双腔注射栗的丝杆9依次贯穿丝杆电机8、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离合片4和电磁离合器组件13,并能够抵达设置在尾部的丝杆传感器2,从而触发丝杆位置信号;该丝杆的中间一段呈单边扁丝形,插入离合片4夹层中间的传感器遮挡片5的直线底边与扁丝面匹配,使得离合片4与丝杆9构成转动副,离合片4绕丝杆旋转时将带动丝杆做同步的旋转运动;传感器遮挡片5用以触发旋转位置信号;
[0030]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的两个电磁离合器组件受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将保持有且仅有一个电磁离合器组件通电,任何一个电磁离合器组件通电后将产生电磁场并吸附离合片4与之结合成一体。当离合片4与设置有转子的电磁离合器组件Π 7吸附成一体时,其间接地与丝杆电机的转子构成一体,并在丝杆电机的驱动下随之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丝杆和注射轴14 一起跟随丝杆电机旋转。当离合片4与另一侧的电磁离合器组件I3吸附后,其间接地与离合器支架构成一体并保持相对静止,从而会阻止丝杆和注射轴14的旋转运动。
[0031]所述的传感器遮挡片为半圆形,固定设置在离合片4的夹层中;其半径大于离合片4的半径,因此其凸出在离合片4外径之外的部分能够遮挡光耦传感器从而触发信号。当丝杆电机转动离合片4时,传感器遮挡片随之转动;传感器遮挡片的径向底边分别设置在离合片4外径的两边,成为传感器的两个信号触发点,相距180°转角关系;当中其任意一条边经过光耦传感器时,即触发相应的信号,此信号被控制装置用来判定转向过程中的两个停止位置。
[0032]所述的丝杆传感器2,用于感应丝杆沿轴向移动的位置;在丝杆电机的作用下丝杆做轴向运动,当丝杆的裸露端触发该光耦传感器时,控制装置利用离合器装置和丝杆电机的联动,将丝杆和注射轴14旋转180°,之后再通过丝杆电机驱动丝杆往相反方向做轴向运动。
[0033]所述的单管双腔注射栗包括栗体轴套13、注射轴14、壳体12和密封装置10,且栗体轴套13上开有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注射轴14的外侧壁开有两条长条形的凹槽,且两条凹槽的一端均封闭,另一端均开放且开放端分别与注射轴14两端齐平;注射轴14设置在栗体轴套13内,栗体轴套13的一端与密封装置密封连接,使得注射轴14的一个端面、栗体轴套13内侧壁以及密封装置10构成一侧腔体;注射轴14的另一个端面、栗体轴套13内侧壁以及与壳体12上圆柱孔的内底面构成另一个腔体,注射轴14的外圆与栗体轴套13的内圆紧密配合,分隔了两个腔体。注射轴14能在栗体轴套13内沿轴向前后运动,从而改变两个腔体的容积。
[0034]所述的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设置在栗体轴套13侧壁的中间位置,且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对称设置。所述注射轴14上的两个凹槽位置以注射轴14中轴的中心为准对称。所述的注射轴14中间开有通孔,丝杆贯穿该通孔后与注射轴14通孔内侧壁紧密相连;其超出注射轴14的一端贯穿密封装置10,且与密封装置10密封连接。
[0035]所述的壳体12设置在栗体轴套13外部,壳体12上设置有与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位置对应的进出口端;且壳体12上的介质进出口端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方向的变动,具体的:可根据方向在壳体12内设置介质进、出口通槽。壳体12的圆柱孔内壁与栗体轴套13外壁密封,壳体12上圆柱孔的内底面起到密封栗体轴套13—个端面的作用。
[0036]所述的密封装置10内设置有密封圈组件11,该密封圈组件11与丝杆紧密连接,且密封装置10与壳体12通过紧固件密闭装配连接,起到密封栗体轴套13—个端面的作用。
[0037]所述的栗体轴套13和注射轴14的材料均为陶瓷。所述的壳体12和密封装置10均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金属铝和钢。
[0038]—种单管双腔注射栗机构(单电机)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0039]首先壳体12上的介质进口端和介质出口端均与外置的介质输入装置和介质输出装置密封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离合器装置、丝杆电机和感应装置协同工作,将注射栗置于复位方向上;所谓复位方向,即是由密封装置10构成的一侧介质腔体与轴套介质出口端经注射轴14某一侧的凹槽连通,同时另一侧介质腔体经注射轴14的另一侧凹槽与轴套介质进口端连通;注射轴14的两条凹槽分别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和轴套介质出口端。然后,控制器通过离合器装置锁住丝杆轴向转动自由度,并通过丝杆电机拉动丝杆和注射轴14向丝杆电机方向移动,由注射轴14的一个端面、栗体轴套13内侧壁以及密封装置10构成的一侧腔体容积变小,腔体内介质(初始的时候有空气或者空气与介质的混合体)经凹槽栗出;同时,另一侧的介质腔体(该介质腔由注射轴14的另一个端面、栗体轴套13内侧壁以及与壳体12上圆柱孔的内底面构成)容积变大,且介质经该侧的凹槽被吸入腔体。当丝杆电机拉动注射轴14行走接近密封装置10的端面时,丝杆的尾端触发丝杆传感器2并发生转向的信号;随即,控制装置通过离合器装置、丝杆电机和感应装置协同工作,使得丝杆9和注射轴14绕轴向转动180°,注射轴14两侧凹槽位置完成对换,原来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的一侧凹槽变成正对轴套介质出口端,此时与该凹槽相通的介质腔内充满了介质并与轴套介质出口端连通;原来正对轴套介质出口端的另一侧凹槽变成正对轴套介质进口端,与该凹槽相通的介质腔已排空介质并与轴套介质进口端连通。然后,控制器通过离合器装置再次锁住丝杆轴向转动自由度,通过丝杆电机反向运转,将丝杆9和注射轴14推离丝杆电机方向,由此改变注射轴14两侧腔体的容积,使一侧腔体继续栗出介质的同时,另一侧腔体吸入介质,同时控制装置开始累计注射轴14和丝杆9的行程。当注射轴14被推离丝杆电机达到设定行程时,控制装置停止注射栗的栗出动作;控制装置实施转向动作,通过离合器装置、丝杆电机和感应装置协同工作,再次将注射栗设置于复位方向上。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