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冷凝式油雾分离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02225阅读:来源:国知局
4,油雾分离板4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上端固定板41、下端分离板42,上端固定板41螺装于分离器盖板12的下表面,下端分离板4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通孔421,上端固定板41与下端分离板42之间连设有呈倾斜布置的中间引导板43,中间引导板43的上端部与上端固定板41连接,中间引导板43的下端部与下端分离板42连接,上端固定板41、中间引导板43以及下端分离板42 —体成型。
[0030]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半导体制冷片31冷面所产生的冷量直接传导至冷端散热器33的冷端散热基片331,冷端散热基片331再将冷量传导至各冷端散热鳍片332 ;在此过程中,半导体制冷片31热面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热端散热器32,冷端散热器33通过其热端散热鳍片321将热量快速地传导至外界空气中;其中,采用热端散热鳍片321设计的热端散热器32能够提高半导体制冷片31的散热效率,进而有效地保证半导体制冷片31冷面的制冷效率。
[0031]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真空栗所排出的空气经由分离器盖板12的进气管121而进入至分离器主体11的主体腔室111内,在进入至主体腔室111内的空气经过冷端散热器33的冷端散热鳍片332过程中,冷端散热鳍片332能够有效地对上述空气进行冷凝处理,且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冷端散热鳍片332能够保证上述空气充分与冷端散热鳍片332接触并得到充分冷凝,且上述空气所夹带的油雾也一并被冷凝处理;在中间引导板43的引导作用下,经冷端散热器33冷凝处理后的空气被引导通过下端分离板42,在上述冷凝空气经过下端分离板42的通孔421过程中,空气与油雾进行分离,且被冷凝处理后的油雾粘附于下端分离板42并最终滴落于主体腔室111的底部,空气穿过下端分离板42的通孔421并最终经由排气管122而排出;其中,嵌卡于排气管122内的过滤器2能够对所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进而进一步地将空气中未被分离的油雾过滤掉。
[0032]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器主体11、分离器盖板12、油雾分离板4、冷凝组件3采用独立式结构设计,该结构设计能够起到拆装维护方便的优点。
[0033]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拆装维护方便且能够有效地保证油雾分离效果的优点。
[00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排气管122的中心孔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朝内凸出延伸的挡肩1221,排气管122的上端面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抵压卡持片51,抵压卡持片51的一端部通过锁紧螺丝52螺装于排气管122的上端面,过滤器2卡装于抵压卡持片51的另一端部与挡肩1221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2采用嵌卡的方式安装于排气管122的中心孔内,且过滤器2通过抵压卡持片51与挡肩1221相配合来实现安装固定;当需要更换过滤器2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抵压卡持片51的锁紧螺丝52旋松并转动抵压卡持片51以使得抵压卡持片51偏离过滤器2即可;故而,上述结构设计具有拆装维护方便的优点。
[0035]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真空栗的冷凝式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离器壳体(I ),分离器壳体(I)包括有分离器主体(11),分离器主体(11)的内部开设有朝上开口的主体腔室(111),分离器主体(11)的上端部于主体腔室(111)的上端开口处螺装有分离器盖板(12 ),分离器盖板(12)装设有分别呈中空状的进气管(121)、排气管(122),进气管(121)、排气管(122)的中心孔分别与主体腔室(111)连通,排气管(122)的中心孔内嵌卡有过滤器(2); 分离器主体(11)于进气管(121)的正下方装设有冷凝组件(3 ),冷凝组件(3 )包括有螺装于分离器主体(11)的半导体制冷片(31),半导体制冷片(31)的热面侧装设有热端散热器(32 ),半导体制冷片(31)的冷面侧装设有嵌装于主体腔室(111)内的冷端散热器(33 ),热端散热器(32)与半导体制冷片(31)的热面触接,热端散热器(32)于背离半导体制冷片(31)侧设置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热端散热鳍片(321),冷端散热器(33)包括有冷端散热基片(331),冷端散热基片(331)与半导体制冷片(31)的冷面触接,冷端散热基片(331)于背离半导体制冷片(31)侧设置有延伸至进气管(121)的正下方且呈竖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冷端散热鳍片(332),各冷端散热鳍片(332)与冷端散热基片(331) —体成型; 主体腔室(111)内于冷端散热器(33)的旁侧装设有呈“Z”形状的油雾分离板(4),油雾分离板(4)包括有分别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上端固定板(41)、下端分离板(42),上端固定板(41)螺装于分离器盖板(12)的下表面,下端分离板(4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均匀间隔分布的通孔(421),上端固定板(41)与下端分离板(42)之间连设有呈倾斜布置的中间引导板(43 ),中间引导板(43 )的上端部与上端固定板(41)连接,中间引导板(43 )的下端部与下端分离板(42)连接,上端固定板(41)、中间引导板(43)以及下端分离板(42)—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真空栗的冷凝式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22)的中心孔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朝内凸出延伸的挡肩(1221 ),排气管(122)的上端面可相对活动地装设有抵压卡持片(51),抵压卡持片(51)的一端部通过锁紧螺丝(52)螺装于排气管(122)的上端面,所述过滤器(2)卡装于抵压卡持片(51)的另一端部与挡肩(1221)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冷凝式油雾分离器,其分离器壳体包括分离器主体、分离器盖板,分离器主体内部开设主体腔室,分离器盖板装设进气管、排气管,排气管的中心孔内嵌卡过滤器;分离器主体装设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热端散热器、冷端散热器,热端散热器设置热端散热鳍片,冷端散热器包括冷端散热基片及延伸至进气管正下方且呈竖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冷端散热鳍片;主体腔室内于冷端散热器旁侧装设呈“Z”形状的油雾分离板,油雾分离板包括上端固定板、中间引导板、下端分离板,下端分离板开设均匀间隔分布的通孔。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拆装维护方便且能够有效地保证油雾分离效果的优点。
【IPC分类】F04B39/16
【公开号】CN204755257
【申请号】CN201520437238
【发明人】何文财
【申请人】东莞市雅之雷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